《濟陽綱目》~ 卷一百零一·上 (3)
卷一百零一·上 (3)
1. 點洗方
上件各研細,將蜜慢火煎,初沸下黃丹,二沸下爐甘石,三沸下諸藥,不黏手為度,用瓷盞內熱水泡開,熱點。
夜光丸,治赤眼,翳目,昏花。
宣黃連,訶子(去核,各二兩),當歸(一兩),銅綠(一錢)
上㕮咀,用河水三升同浸兩晝夜,入銀瓷器熬取汁,再用文武火熬,槐柳枝攪,滴水成珠為度。
豭豬胰子(二個,先去脂,以水洗,換水無度令淨,入黃連膏內煮黑色,取出用之),青鹽(六兩,研細),爐甘石(一兩,童便一碗,燒紅淬盡為度),黃連(四兩,河水浸,去渣,焙乾,研細用),蜜(一斤,澄去渣蠟),梨(十枚,去皮核,絞去汁)
上將梨、甘石入膏內,熬五七沸,次入青鹽,用槐柳枝攪褐色,傾入磁甕,冷水內拔去火毒,臘月合為妙,正月、十一月次之,余月皆不可。
蟾光丸,治遠年目病,不通道路,去翳膜,須用臘月成開日合。
白砂蜜(四兩,取隔年蔥一枝,去須皮,短切,與砂蜜同熬出,去白膜,以蔥軟熟為度,以綿濾渣放定,用紙收取蠟面),黃丹(三錢,水飛,生用),密陀僧(三錢,水飛,生用),爐甘石(煅過,五分,淨水飛)
以上三味研極細,傾入前蜜中,用桃柳枝各一莖攪勻,放下。
當歸,赤芍藥,杏仁(湯泡,去皮尖),秦皮,訶子皮,防風,石膏,無名異,元精石,井泉水,元參,代赭石,石決明(各三錢),黃連(淨一兩),川芎(半兩)
以上十五味各㕮咀,或雪水或長流河水五升銀磁器內熬至三升,濾去渣淨,再熬至一升,傾入前藥蜜,一同慢火熬,藥紫金色時再添入後藥,勿令火急。
乳香,沒藥,琥珀,硃砂,蕤仁(紙槌,去油,各三錢)
上將前四味先研爛,後入蕤仁,水飛,一同研細,澄,有渣再水飛,澄清,再水飛,方傾入前紫金藥內,一同復熬一二沸,用桃柳枝攪,以藥滴於水中不散為度,大抵勿令過與不及,取下,土中埋七日,取出銀器中,如法收貯,再添入後細藥。
南硼砂,珍珠,龍腦,珊瑚枝(各一錢),麝香(五分)
上五味研極細,以桃柳枝攪勻,傾入前藥中,復攪勻後,以紙封器盒口,旋取用,如有取不盡藥,用淨水斟酌洗碗,卻將碗藥水熬三五沸,另行收拾,或洗眼,或膏子稠了時,傾入些少,調解。
撥翳紫金膏,治諸般赤眼,血膜內障等眼。
蕤仁(一兩,研,去皮油),石蟹,珍珠,琥珀,麝香,片腦,硼砂,青鹽,石燕子,金精石,銀精石,白丁香,紅珊瑚,乳香(各五分,另研),辰砂(二錢,另研),爐甘石(一兩,火煅,連湯淬七次)
上十六味俱研極細,和勻調用。
當歸,生地黃,陳皮,赤芍藥,防風,羌活,黃連,黃芩,薄荷,菊花(各五分)
白話文:
點洗方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以小火慢煎,沸騰一次後加入黃丹,第二次沸騰後加入爐甘石,第三次沸騰後加入其餘藥材,煎至不黏手為止。用瓷碗盛熱水泡開,趁熱點眼。
夜光丸,治赤眼、翳目、昏花。
將黃連、訶子(去核)、當歸、銅綠依方劑比例研磨成粉末。用河水浸泡兩天兩夜,再以銀瓷器熬取藥汁,文武火熬製,用槐柳枝攪拌,至滴水成珠為止。
豭豬胰子(先去脂,用水反覆清洗至乾淨,放入黃連膏中煮至黑色),青鹽(研細)、爐甘石(用童便燒紅淬煉)、黃連(河水浸泡去渣,焙乾研細)、蜂蜜(澄清去渣蠟)、梨(去皮核,取汁)依方劑比例混合。將梨汁、爐甘石加入黃連膏中,熬煮五到七次沸騰,再加入青鹽,用槐柳枝攪拌至褐色,倒入瓷甕,冷水降溫去除火毒。臘月製作最佳,正月、十一月次之,其他月份皆不宜。
蟾光丸,治多年眼疾,經絡不通,去翳膜,須在臘月開日合藥。
將隔年蔥去皮切段,與白砂蜜一同熬製,至蔥軟熟,濾去渣滓,收集蠟面部分。將黃丹(水飛)、密陀僧(水飛)、爐甘石(煅燒後水飛)研磨成極細粉末,加入白砂蜜中,用桃柳枝攪拌均勻。
將當歸、赤芍藥、杏仁(湯泡去皮尖)、秦皮、訶子皮、防風、石膏、無名異、元精石、元參、代赭石、石決明、黃連、川芎依方劑比例研磨成粉末,用雪水或長流河水熬製,濾去渣滓,再熬至規定量,加入之前的蜂蜜藥液,慢火熬製,至藥液呈現紫金色時加入後藥,避免火候過猛。
將乳香、沒藥、琥珀、硃砂、蕤仁(紙槌去油)研磨成細粉,水飛澄清,加入紫金藥液中,再熬煮一二沸,用桃柳枝攪拌,至藥液滴入水中不散為止。取出,埋入土中七日,再取出收貯,加入後藥。
將南硼砂、珍珠、龍腦、珊瑚枝、麝香研磨成細粉,用桃柳枝攪拌均勻,加入前藥中,攪拌均勻後封存。若藥液不足,用清水洗淨藥碗,將碗中藥水熬煮三五沸,另行收存,可洗眼或加入膏藥中調解濃稠度。
撥翳紫金膏,治各種赤眼、血膜內障等眼疾。
將蕤仁(研磨去皮油)、石蟹、珍珠、琥珀、麝香、片腦、硼砂、青鹽、石燕子、金精石、銀精石、白丁香、紅珊瑚、乳香、辰砂、爐甘石(火煅,連湯淬煉七次)研磨成極細粉末,混合均勻即可使用。
將當歸、生地黃、陳皮、赤芍藥、防風、羌活、黃連、黃芩、薄荷、菊花依方劑比例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