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卷一百零一·上

2. 目病上

3.

袖珍論,曰:人之有兩眼,猶天地之有兩曜,視萬物察細毫,何所不至。日月有一時之晦者,風雷雲雨之所致也;眼之失明者,四氣七情之為害也。大抵眼目為五臟之精華,一身之至要,故五臟分五輪,八卦分八廓。五輪者,肝屬目,曰風輪,在眼為烏睛;心屬火,曰血輪,在目為二眥;脾屬土,曰肉輪,在眼為上下胞;肺屬金,曰氣輪,在眼為白睛;腎屬水,曰水輪,在眼為瞳子。至若八廓,無位有名,膽之腑為天廓,膀胱之腑為地廓,命門之腑為水廓,小腸之腑為火廓,腎之腑為風廓,脾胃之腑為雷廓,太陽之腑為山廓,三焦之腑為澤廓。此雖為眼目之根本,而又藉血為之包絡。五臟或蘊積風熱,或七情之氣鬱結不散,上攻眼目,各隨五臟所屬而見,或腫赤而痛,羞澀多淚,或生障膜,昏暗失明。其證七十有二,治之須究其所因,風則驅散之,熱則清涼之,氣結則調順之。切不可輕用針刀點割,偶得其愈,出乎僥倖,倘或不然,為終身之害。又且不可過用寒涼之劑,或冰其血脈,凝而不流,亦成痼疾,當量人老少氣體虛實用藥。又有腎虛者,亦能令人眼目無光,或生冷翳,止當補暖下元,以益腎水。雖然北方之人患眼最多,皆是日冒風沙,夜臥熱炕,二氣交蒸使然,治之多用涼藥,北方稟受與南方不同故也。(八廓意義無據)

龍木論,曰:夫眼者,乃天地之日月也。天地清淨,日月光明,天地昏暝,日月薄蝕。經云:眼應於肝,旺在春三月,作魂神寶。眼為戶牖所通,萬物無不睹之,好惡是非,自然分別。自少及長,疾病多般,背時調養有乖,致使眼目生患。凡人多食熱物,或食五辛、喜怒不時,淫欲不節,沖寒冒暑,坐濕當風,恣意喧呼,狂情啼叫,長夜不寐,天日無閒,極目視高,凝神遠望,或久處煙火,或博戲經時,拈掇多年,雕鏤畫繡,燈下細書,月中讀書,皆能耗散精神,大能損目;更有馳騁田獵,冒涉雪霜,向日迎風,晝夜不息,皆是損目之因。恣一時之快意,為目病之根源,所以疾生眼目。凡有損性之事,必須慎之,終身保惜,自然無憂,永無眼目之患也。

陳無擇,曰:病者喜怒不節,憂思兼併,致臟氣不平,鬱而生涎,隨氣上厥,逢腦之虛,浸淫眼系,蔭注於目,輕則昏澀,重則障翳,眵淚胬肉,白膜遮睛,皆內所因;或數冒風寒,不避暑濕,邪中於項,乘虛循系,以入於腦,故生外翳,醫論中所謂青風、綠風、紫風、黑風、赤風、白風、白翳、黃翳等,隨八風所致,變生諸證,皆外所因;或嗜欲不節,飲食無時,生食五辛,熱啖炙煿,馳騁田獵,冒涉煙霧,勞動外睛,乃喪明之本,所謂恣一時之遊佚,為百歲之痼愆,皆不內外因。治之有方。

白話文:

[論]

袖珍論 記載:人有兩隻眼睛,如同天地有日月,能觀察萬物,細察毫釐,沒有到不了的地方。日月有時會黯淡無光,這是風雷雨雲造成的;眼睛失明,則是因為四時氣候和七情(喜怒哀樂憂思恐驚)的傷害。總之,眼目是五臟精華的匯聚,也是全身最重要的部位,所以五臟對應五輪,八卦對應八廓。五輪是指:肝屬目,稱為風輪,在眼睛裡是黑眼珠(烏睛);心屬火,稱為血輪,在眼睛裡是眼角(二眥);脾屬土,稱為肉輪,在眼睛裡是上下眼瞼(上下胞);肺屬金,稱為氣輪,在眼睛裡是白眼珠(白睛);腎屬水,稱為水輪,在眼睛裡是瞳孔(瞳子)。至於八廓,雖然沒有明確的位置,但有其名稱:膽的腑為天廓,膀胱的腑為地廓,命門的腑為水廓,小腸的腑為火廓,腎的腑為風廓,脾胃的腑為雷廓,太陽的腑為山廓,三焦的腑為澤廓。這些雖然是眼目的根本,但也依靠血液的滋養。五臟如果積聚風熱,或七情之氣鬱結不散,上攻眼目,就會根據五臟所屬出現不同的症狀,例如腫脹發紅疼痛、眼睛澀痛流淚、或長出障礙物、視力模糊甚至失明。眼疾的症狀有七十二種,治療必須找出病因,如果是風則驅散它,如果是熱則清涼它,如果是氣結則調順它。絕對不可以輕易使用針刀點割,即使偶然治癒,也是僥倖,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終身傷害。而且也不可過度使用寒涼的藥物,或使血液凝固,也會變成慢性疾病,用藥必須根據個人的年齡、體質、虛實情況而定。腎虛也會導致眼睛無光,或長出翳膜,這時就應該溫補下元,滋養腎水。北方人患眼疾較多,都是因為白天風沙侵襲,晚上睡在溫暖的炕上,兩種氣候交蒸所致,治療多用涼藥,這是因為北方的環境和南方不同。(八廓的意義不可靠)

龍木論 記載:眼睛是天地的日月。天地清淨,日月光明;天地昏暗,日月就黯淡。經書上說:眼睛與肝臟相應,在春季最旺盛,是人的精氣神所在。眼睛是人體與外界溝通的窗口,萬物都看得見,人的好惡是非,都能自然分辨。從小到大,人會經歷各種疾病,如果不注意保養,就會導致眼疾。很多人喜歡吃熱的食物,或者吃辛辣食物,喜怒無常,房事不節制,受寒受熱,坐在潮濕的地方又吹風,大聲喧譁,哭喊叫鬧,晚上不睡覺,白天沒空閒,長時間看高處的景物,凝神遠望,或長時間處於煙火之中,或長時間賭博,多年從事雕刻、繪畫、刺繡,在燈下看書,在月光下讀書,都會耗損精神,損傷眼睛;還有騎馬打獵,冒雪涉霜,迎風向日,晝夜不息,這些都是損傷眼睛的原因。一時的享樂,是眼疾的根源,所以疾病才會產生。凡是損傷身體的事,都必須謹慎,終身愛惜身體,自然不會有憂慮,永遠不會有眼疾。

陳無擇 記載:病人喜怒不節,憂思過度,就會導致臟腑氣血不調,鬱結生痰,隨著氣往上衝,遇到腦部虛弱,就會浸淫眼系,影響到眼睛,輕則視力模糊,重則出現障礙物,眼瞼腫脹、眼白充血、白膜遮蓋瞳孔,這些都是內因;或者經常受風寒侵襲,不避暑濕,邪氣從頸項入侵,循經絡入腦,就會產生外翳,醫書上說的青風、綠風、紫風、黑風、赤風、白風、白翳、黃翳等,都是由於八風所致,變化出各種症狀,這些都是外因;或者嗜欲不節,飲食無度,生吃辛辣食物,吃熱食,騎馬打獵,冒煙吸霧,過度用眼,這些都是導致失明的根本原因,所謂「一時的放縱,造成終生的疾病」,這些都是內外因。治療眼疾是有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