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九十五 (6)
卷九十五 (6)
1. 治痔漏初起濕熱方
牽牛酒(一名豬腎丸),治通行漏瘡中惡水自大腸出。
用黑牽牛碾細末二錢半,入豬腰子內,以線扎箬葉包裹,慢火煨熟,空心細嚼,溫酒送下。
豚胃丸,治痔漏皆效。
蝟皮(七錢),牡丹皮,黃連(各一兩),槐花(二兩),羌活(六錢)
上銼碎,入豬肚內縫定,煮爛,去藥食肚,如硬再服,以患處軟方止,或同藥為丸服亦可。
淨固丸,治痔漏下血癢痛。
槐花(炒),枳殼(去穰,各二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飲下。
豬蹄散,治諸痔。
豬懸蹄甲(不以多少)
上為細末,米湯調二錢,空心服。
一方,治諸痔瘡。
槐花(四兩),皂角刺(槌碎,一兩),胡椒(十粒),川椒(一兩)
上用豶豬肚一個入藥在內,扎定口,煮熟去藥,空心食肚子。
一方,治腸痔,每大便常下血。
蒲黃
上研細,每服方寸匕,米飲調下,日三頓瘥。
一方,治痔。
用雞冠花不拘多少,濃煎湯,每服一盞,空心服。本草云:雞冠花性涼,治瀉血。
一方,治野雞痔,下血腸風,明目。
嫩槐葉一升蒸如茶法,取葉碾作末,亦如茶法煎呷之。
一方,治腸痔每大便下血。
取槐樹上木耳為末,飲服方寸匕,日三服良。
一方,治腸風痔漏如神。
取大樹上寄生葉,干為末,酒水茶米飲任下或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亦得。
一方,治五痔。
蒼耳莖葉以五月五日採,干為末,水服方寸匕或丸桐子大,服之立效。
一方,治腸痔多年不瘥,下血不止。
木賊,枳殼(各二兩),乾薑(一兩),大黃(二錢)
上四味共銼一處,入銚子內炒黑色存三分性,搗羅為末,溫粟米飲調,食前服二錢匕甚妙。
一方,治五痔下血不止。
杏仁去皮尖及雙仁,水一升研濾取汁,煎減半,投米煮粥,停冷,空心食之。
一方,治腸痔大便常有血。
鯽魚煮羹食之,及隨意飽食。
三神丸,治無酒色,但飽食久坐成痔,初起經久皆效。
枳殼,皂角(煅),五倍子(炒,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溫水下。
一方,治痔漏臥床,策杖方能移步者。
旱蓮草一小把連須,水洗淨,用粗碗搗極爛如泥,極熱酒衝入飲之,剩渣再搗爛,敷患處,重者不過三服即愈。
白話文:
治痔漏初起濕熱方
牽牛酒(豬腎丸): 治療因大腸濕熱導致的痔漏,膿水自大腸流出。取黑牽牛子碾成細末2.5克,放入豬腰子內,用線扎好並用箬葉包裹,小火煨熟,空腹細嚼,溫酒送服。
豚胃丸: 治療痔漏皆有效。取蝟皮7克、牡丹皮10克、黃連10克、槐花20克、羌活6克,切碎後放入豬肚內縫好,煮爛,取出藥物及豬肚食用。若藥物太硬,可再服用,直至患處軟化為止。也可將藥物製成丸劑服用。
淨固丸: 治療痔漏下血、瘙癢疼痛。取炒槐花20克、去瓤枳殼20克,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20丸,空腹溫米湯送服。
豬蹄散: 治療各種痔瘡。取豬蹄甲適量,研磨成細末,用米湯調服2克,空腹服用。
一方: 治療各種痔瘡。取槐花40克、打碎的皂角刺10克、胡椒10粒、川椒10克,放入一個豬肚內,扎緊煮熟,空腹食用豬肚。
一方: 治療腸痔,大便經常出血。取蒲黃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約一湯匙,用米湯送服,一日三次,直至痊癒。
一方: 治療痔瘡。取雞冠花適量,濃煎取汁,每次服用一碗,空腹服用。(本草記載:雞冠花性涼,能治療出血。)
一方: 治療野雞痔(一種痔瘡)、便血、腸風,並有明目功效。取嫩槐葉一升,像製作茶一樣蒸煮,取葉碾成粉末,像泡茶一樣煎煮服用。
一方: 治療腸痔,大便經常出血。取槐樹上生長的木耳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約一湯匙,一日三次,療效良好。
一方: 治療腸風痔漏,療效神奇。取大樹上生長的寄生植物的葉子,曬乾研磨成粉末,用酒、水、茶或米湯送服,或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30丸。
一方: 治療五痔。取蒼耳莖葉(五月五日採摘),曬乾研磨成粉末,用水送服約一湯匙,或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服用,療效迅速。
一方: 治療多年不愈的腸痔,出血不止。取木賊20克、枳殼20克、乾薑10克、大黃2克,共研磨成粉末,炒至黑色,保留三分之一的藥性,研磨成細粉,用溫熱的米湯調服2克,飯前服用,療效甚佳。
一方: 治療五痔出血不止。取杏仁,去除皮尖和雙仁,用一升水研磨,過濾取汁,煎至一半,加米煮粥,放涼後空腹食用。
一方: 治療腸痔,大便經常帶血。食用鯽魚羹,並可隨意飽食。
三神丸: 治療因飲食過量、久坐少動引起的痔瘡,初期和久病皆有效。取枳殼、煅皂角、炒五倍子等量,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20-30丸,溫水送服。
一方: 治療痔漏嚴重,臥床不起,需拄杖才能行走的患者。取旱蓮草一把,洗淨,用粗碗搗爛如泥,用熱酒沖服,剩下的渣滓再次搗爛,敷於患處,病情嚴重者,三次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