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九十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九十五 (5)

1. 治痔漏初起濕熱方

上共作一服,加烏梅一個、竹葉七片,用水一大鐘、無灰酒半鍾煎至八分,空心溫服,用干煎精豬肉壓之。服至八服,筋桶出蟲,後去皂角刺、蟬退不用,外用生肌藥白龍骨、赤石脂各五分,二味加雞肶胵皮包入豬蹄甲內,火煅過,去胵甲不用,將二味為末,入前湯藥內,每帖加二味藥一錢,再服四帖除根。忌酸辣雞魚麵筋發毒動風之物,其餘不忌,酒亦少用。

一方,治痔有鼠結核作渴疼痛。

皂角(酥炙),黃耆,荊芥,槐子,川山甲,木香,蝟皮,桔梗,鱉甲(醋炒),露蜂房(炒焦),芍藥(各一兩),大黃(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食前,日三服。未知,加至四五十丸。

清心丸,《素問》云: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此藥主之。

黃連(一兩),茯神,微赤茯苓(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前米湯下。

寬腸丸,治內外痔。

枳殼,黃連,百藥煎(各等分)

上為細末,水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湯下。

平臟丸,治漏瘡,旬日見效。

黃連(酒炒),枳殼(麩炒),地榆,槐角(各一兩),當歸,蓮蕊(各三錢),側柏葉(一錢),京墨(五錢),乳香,沒藥(各二錢)

上為末,水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白湯下,漸減至六十丸止,若加黑醜頭末五錢尤效。

三八全應丸,治痔漏有驗。

刺蝟皮(一個,酒浸曬乾),當歸(酒洗),槐角(酒浸,炒),黃連(酒炒),地骨皮(酒炒),甘草(蜜炙,各二兩),乳香(二錢),核桃(十八個)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五丸,白湯或酒下,早晚二服,一月後平復。

蝟皮丸,治五種痔漏。

豬左懸蹄甲,黃牛角䚡,蝟皮(一個以上,俱燒存性),防風,貫眾,槐角子(炒),鱉甲(醋炙),枳殼(去白,生用),雞冠花,槐花,黃耆,雷丸,黃連,當歸,香白芷,油發灰,元參(各半兩),麝香(另研,五分)

上為末,米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米湯下。年高虛弱者不宜服也。

榼藤子丸,治腸澼下血,痔漏結核疼痛。

榼藤子(一個重七錢者,酥炙,和皮用),皂角刺(燒存性),茴香(炒),白礬(枯),枳殼(去白,麩炒),樗白皮(焙乾),白附子(炮),蝟皮(燒存性,各半兩),乳香(二錢半)

上為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如痔瘡痛,醋研五七丸,塗患處。

槐膽丸,不問遠年近日痔瘡,服之如神,久服黑髮固齒。

十月上巳日揀肥實槐子,用瓦盆如法固濟埋背陰牆下,約二三尺深,預先取黑牛膽五六個,臘月八日取前槐子裝在膽內高懸陰乾,至次年清明日取出,瓷器收貯,每空心白湯下一粒,二日二粒,漸加至十五粒止,以後一日遞減一粒,周而復始。

白話文:

治痔漏初起濕熱方:

將藥材煎成一劑,加入一個烏梅、七片竹葉,用一大碗水、半碗米酒煎至八分滿,空腹溫服,服藥後用烤乾的精豬肉壓住患處。服用八劑後,膿液排出蟲體,之後便可停止使用皂角刺和蟬蛻。外用生肌藥白龍骨、赤石脂各五分,將兩種藥材用雞腿皮包在豬蹄甲內,火烤後去除蹄甲,研磨成粉末,加入之前的藥方中,每劑加一錢,再服用四劑即可根治。忌食酸辣、雞肉、魚肉、麵筋等易引起發炎、動風的食物,其他食物不忌,酒也少喝。

一方:治療痔瘡有鼠結核,口渴疼痛的方子。

將皂角(酥炙)、黃耆、荊芥、槐子、川山甲、木香、蝟皮、桔梗、鱉甲(醋炒)、露蜂房(炒焦)、芍藥(各一兩)、大黃(五錢)研磨成粉,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溫酒送服,飯前服用,一天三次。效果不顯著,可增加至四五十丸。

清心丸:《素問》中說:所有疼痛、瘙癢、瘡瘍都屬於心火過盛。此藥方主治此症。

將黃連(一兩)、茯神、微赤茯苓(各半兩)研磨成粉,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百丸,飯前用米湯送服。

寬腸丸:治療內外痔瘡。

將枳殼、黃連、百藥煎(各等分)研磨成細粉,用水調和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米湯送服。

平臟丸:治療漏瘡,十天內見效。

將黃連(酒炒)、枳殼(麩炒)、地榆、槐角(各一兩)、當歸、蓮蕊(各三錢)、側柏葉(一錢)、京墨(五錢)、乳香、沒藥(各二錢)研磨成粉,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用白開水送服,逐漸減量至六十丸。如果加入黑醜頭末五錢效果更佳。

三八全應丸:治療痔漏,療效顯著。

將刺蝟皮(一個,酒浸曬乾)、當歸(酒洗)、槐角(酒浸,炒)、黃連(酒炒)、地骨皮(酒炒)、甘草(蜜炙,各二兩)、乳香(二錢)、核桃(十八個)研磨成粉,用醋調和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五丸,用白開水或酒送服,早晚各服一次,一個月後即可痊癒。

蝟皮丸:治療五種痔漏。

將豬左懸蹄甲、黃牛角䚡、蝟皮(一個以上,都燒成灰)、防風、貫眾、槐角子(炒)、鱉甲(醋炙)、枳殼(去白,生用)、雞冠花、槐花、黃耆、雷丸、黃連、當歸、香白芷、油發灰、元參(各半兩)、麝香(另研,五分)研磨成粉,用米糊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用米湯送服。老年體弱者不宜服用。

榼藤子丸:治療腸道潰爛下血,痔漏結核疼痛。

將榼藤子(一個重七錢者,酥炙,帶皮使用)、皂角刺(燒成灰)、茴香(炒)、白礬(枯)、枳殼(去白,麩炒)、樗白皮(焙乾)、白附子(炮製)、蝟皮(燒成灰,各半兩)、乳香(二錢半)研磨成粉,用醋調和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溫酒送服。如果痔瘡疼痛,可取藥丸五到七丸,用醋研磨後塗抹患處。

槐膽丸:無論是久治不愈還是新發的痔瘡,服用此藥效果神奇,長期服用還能使頭髮變黑,牙齒堅固。

十月上巳日選擇飽滿肥大的槐子,用瓦盆按照方法固定,埋在背陰的牆下約二三尺深。提前準備好五到六個黑牛膽,臘月八日將槐子裝入牛膽內,懸掛在陰涼處風乾,到次年清明日取出,用瓷器保存。每次空腹用白開水送服一粒,兩天後服用兩粒,逐漸增加到十五粒,之後每天減少一粒,如此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