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九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九十五 (2)

1. 治痔漏初起濕熱方

上銼作一服,除皂角仁為末,水三盞煎一盞,去渣,入皂角仁末調,空心食前服之。忌如前。

紅花桃仁湯,治痔漏經年,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治法當補北方瀉中央。

黃柏(一錢半),生地黃(一錢),澤瀉(八分),蒼朮(六分),當歸梢,漢防己,防風梢,豬苓(五分),麻黃(二分),紅花(半分),桃仁(十個)

上銼一服,水三盞煎一盞,稍熱食前服。忌如前。

加味四物湯,治內熱痔漏下血。

當歸,芍藥,川芎,生地(酒洗),黃芩(酒洗),黃柏(酒洗),槐花(炒,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

地榆散,治痔瘡腫痛。

地榆,黃耆,枳實,檳榔,川芎,黃芩,槐花,赤芍藥,羌活(各一錢),白斂,蜂房(焦炒),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作一服,水煎服,食前。

秦艽白朮丸,治痔疾並痔漏有膿血,大便燥硬而作疼痛不可忍。

秦艽(去蘆),桃仁(湯浸,去皮尖),皂角仁(燒存性,各一兩),當歸梢(酒浸),澤瀉,枳實,白朮(各五錢),地榆(三錢)

上為細末,和桃仁泥研勻,麵糊丸如雞頭實大,令藥光滑,焙乾,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空心服,待少時以美食壓之。忌生冷硬物冷水冷菜之類,並濕面酒及辛辣熱大料物之類,犯之則藥無驗也。

七聖丸,治大腸疼痛不可忍。叔和云:積氣生於脾臟旁,大腸疼痛陣難當,但令稍瀉三焦火,莫慢多方立紀綱。

羌活(一兩),郁李仁(湯浸,去皮,一兩五錢),大黃(煨,八錢),檳榔,桂(去皮),木香,川芎(各五錢)

上除郁李仁另研細入外,其餘共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湯下,食前。取大便微利,一服而愈,切禁不得多利大便,其痛滋甚。

橘皮湯,治氣痔。

橘皮,枳殼,川芎,槐花(炒,各一錢半),檳榔,木香,桃仁(炒,去皮),紫蘇莖,香附,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食前服。

乾葛湯,治酒痔,每遇飲酒便發腫痛而流血。

乾葛,枳殼(炒),半夏,茯苓,生地黃(酒洗),杏仁(各一錢半),黃芩,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作一服,加黑豆一百粒、姜三片、白梅一個,水煎服。

逐瘀湯,凡痔漏熱證有瘀血作痛,用此通利大小腸,取下惡物見效。

川芎,白芷,枳殼(炒),赤芍藥,阿膠(炒成珠),茯苓,莪朮(煨),生地黃,茯神,木通,甘草,五靈脂(各一錢),桃仁(炒,去皮尖),大黃(各一錢半)

上作一服,加生薑三片、蜜三匙,水煎,食前服,以和為度。

黃耆葛花丸,治腸中久積熱毒,痔瘻下血疼痛。

黃耆,葛花,生地黃(焙),黃赤小豆花(各一兩),大黃,赤芍藥,黃芩,當歸(各三錢),檳榔,白蒺藜,皂角仁(炒,各五錢),蝟皮(一錢)

白話文:

治痔漏初起濕熱方: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取適量,用水煎煮,藥汁煎至原量的三分之一後,過濾掉藥渣,再加入研磨好的皂角仁粉末調勻,空腹飯前服用。忌口如前。

紅花桃仁湯:治療多年痔漏,因飽食導致筋脈受損,腸道濕熱而致痔瘡。治療方法應補益腎陽,瀉除濕熱。藥方包含黃柏、生地黃、澤瀉、蒼朮、當歸梢、漢防己、防風梢、豬苓、麻黃、紅花、桃仁。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取適量,用水煎煮,藥汁煎至原量的三分之一後,稍溫服,飯前服用。忌口如前。

加味四物湯:治療內熱型痔漏下血。藥方包含當歸、芍藥、川芎、生地黃(酒洗)、黃芩(酒洗)、黃柏(酒洗)、槐花(炒)。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煎煮服用。

地榆散:治療痔瘡腫痛。藥方包含地榆、黃耆、枳實、檳榔、川芎、黃芩、槐花、赤芍藥、羌活、白斂、蜂房(焦炒)、甘草(炙)。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取適量,用水煎煮,飯前服用。

秦艽白朮丸:治療痔疾及痔漏伴有膿血,大便乾燥堅硬且疼痛難忍。藥方包含秦艽(去蘆)、桃仁(湯浸,去皮尖)、皂角仁(燒存性)、當歸梢(酒浸)、澤瀉、枳實、白朮、地榆。將藥材研磨成細末,與桃仁泥混合研磨均勻,製成如雞頭大小的藥丸,烘乾。每次服用五七十丸,溫水送服,空腹服用,服用後稍待片刻再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忌食生冷堅硬的食物、冷水、冷菜,以及濕面、酒和辛辣刺激的食物,若違犯則藥效失效。

七聖丸:治療大腸疼痛難忍。叔和曰:積氣生於脾臟旁,大腸疼痛陣發難忍,應稍瀉三焦之火,切勿延誤,速用此方。藥方包含羌活、郁李仁(湯浸,去皮)、大黃(煨)、檳榔、桂枝(去皮)、木香、川芎。除郁李仁另研磨外,其餘藥材研磨成細末,煉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五十丸,溫水送服,飯前服用。使大便略微通暢,一般一劑即可痊癒,切忌大便過度通暢,否則疼痛加劇。

橘皮湯:治療氣滯型痔瘡。藥方包含橘皮、枳殼、川芎、槐花(炒)、檳榔、木香、桃仁(炒,去皮)、紫蘇莖、香附、甘草(炙)。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取適量,加入生薑三片、大棗二枚,用水煎煮,飯前服用。

乾葛湯:治療酒後發作的痔瘡,每逢飲酒便會腫痛出血。藥方包含乾葛、枳殼(炒)、半夏、茯苓、生地黃(酒洗)、杏仁、黃芩、甘草(炙)。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取適量,加入黑豆一百粒、生薑三片、白梅一個,用水煎煮服用。

逐瘀湯:凡痔漏熱證伴有瘀血疼痛,用此方通利大小腸,排出瘀血,見效迅速。藥方包含川芎、白芷、枳殼(炒)、赤芍藥、阿膠(炒成珠)、茯苓、莪朮(煨)、生地黃、茯神、木通、甘草、五靈脂、桃仁(炒,去皮尖)、大黃。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取適量,加入生薑三片、蜂蜜三匙,用水煎煮,飯前服用,以和緩為度。

黃耆葛花丸:治療腸道久積熱毒,痔漏下血疼痛。藥方包含黃耆、葛花、生地黃(焙)、黃赤小豆花、大黃、赤芍藥、黃芩、當歸、檳榔、白蒺藜、皂角仁(炒)、蝟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