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九十四 (2)
卷九十四 (2)
1. 治大便熱秘方
潤腸湯,治虛老人大便閉結。
蜂蜜(一兩),香油(五錢),朴硝(一撮)
上合一處,水一鍾煎數沸,溫服。
白話文:
治大便熱秘方:潤腸湯,適用於虛弱老年人便秘。
材料:蜂蜜一兩,香油五錢,朴硝少許。
做法:將所有材料混合,加一碗水煎煮幾沸,溫服。
2. 治大便風秘方
疏風散,治風毒秘結。
枳殼(麩炒,半兩),防風,羌活,獨活,檳榔,白芷,威靈仙,蒺藜(炒,去刺),麻仁(去殼),杏仁(去皮尖),甘草(炙,各一兩)
上銼,每服二錢半,加生薑五片、蜜一匙,慢火煎服。
活血潤燥丸,治大便風秘血秘,時常結燥。
當歸梢(五錢),防風(三錢),大黃(濕紙裹煨),羌活(各一兩),桃仁(二兩,研如泥),皂角仁(燒存性,一兩半),麻仁(二兩半,研如泥)
上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三兩。服後須以麻子仁煮粥,每日早晚食之,大便日久,不能結燥也。此藥以瓷罐盛之,紙包封,毋令見風。
潤腸湯,治大便秘澀,連日不通。
麻子仁(一盞半,細研,用水浸,濾去皮,取濃汁),荊芥穗(為末,四兩),芝麻(微炒,半盞研,水浸取濃汁),桃仁(湯浸,去皮,麩炒黃,研如泥)
上入鹽少許同煎,可以代茶飲之,以利為度,食前服。
枳殼丸,治腸胃風氣壅盛,大便秘實。
大黃(炒,二兩),枳殼(炒),木香(不見火),皂角(去黑皮,炒),香白芷,橘紅,桑白皮(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薑湯下。
又皂角丸,治大腸有風,大便秘結,年高人宜服。
皂角(炙,去子),枳殼(去穰,麩炒,各等分)
上為細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飲下。
大麻仁丸,治婦人腸胃風結,大便常秘。
火麻子(去殼,研膏),大黃,檳榔,木香,枳殼(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白湯下。
參仁丸,治氣壅風盛,便秘後重,疼痛煩悶。
麻仁,大黃(各三兩),人參(七錢半),當歸(一兩)
上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
白話文:
【治療大便困難的古方】
1.疏風散:用於治療因風邪引起的便祕。
- 材料包括:炒過的枳殼半兩,防風,羌活,獨活,檳榔,白芷,炒過且去刺的蒺藜,去殼的麻仁,去皮尖的杏仁,炙甘草,各一兩。
- 將以上材料磨碎,每次服用二錢半,加入五片薑和一匙蜂蜜,以慢火煎煮後服用。
2.活血潤燥丸:適用於大便困難,血滯祕結,常時結燥的情況。
- 材料包括:當歸梢五錢,防風三錢,濕紙包裹煨製的大黃,羌活各一兩,研磨成泥的桃仁二兩,燒至半炭化的皁角仁一兩半,研磨成泥的麻仁二兩半。
- 除了桃仁和麻仁需單獨研磨成泥,其餘材料磨成細粉,再用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粒,以溫開水送服。服藥後應食用以麻子仁煮的粥,每日早晚一次,可防止大便長時間乾燥。此藥應保存在瓷罐內,並以紙密封,避免接觸空氣。
3.潤腸湯:針對大便硬結,多日未解的問題。
- 材料包括:研磨細緻並用水浸泡,去除皮質後提取濃汁的麻子仁一盞半,荊芥穗四兩,輕微炒過的芝麻半盞,同樣研磨成泥的桃仁。
- 加入少量鹽一同煎煮,可用來代替茶飲,以排便順暢為準則,餐前服用。
4.枳殼丸:適用於腸胃風氣壅塞,大便祕結的情況。
- 材料包括:炒製的大黃二兩,炒過的枳殼,木香,炒過的皁角,香白芷,橘紅,桑白皮各一兩。
- 磨成粉末後,用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空腹服用七十粒,以薑湯或米湯送服。
5.皁角丸:適用於大腸風邪,大便祕結,特別適合老年人服用。
- 材料包括:烤製並去籽的皁角,去瓤炒過的枳殼,份量相等。
- 磨成細粉後,用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空腹服用七十粒。
6.大麻仁丸:專門用於女性腸胃風邪結聚,大便常祕的問題。
- 材料包括:去殼研成膏狀的火麻子,大黃,檳榔,木香,炒過的枳殼各一兩。
- 磨成粉末後,用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餐前服用三十粒。
7.參仁丸:用於治療氣血壅塞,風邪旺盛,便祕後重,伴有疼痛和煩躁。
- 材料包括:麻仁,大黃各三兩,人參七錢半,當歸一兩。
- 磨成粉末後,用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粒,以熱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