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八十七 (1)
卷八十七 (1)
1. 治金刃傷外敷方
熱黏皮,治金瘡出血不止。
龍骨(煅,三錢),五倍子(半生半炒),白礬(半生半枯,各二兩),無名異(一兩),乳香,沒藥(各二錢)
上共為末,干撒患處,不作膿,不怕風,立時止血住痛生肌,如神。
金傷散,治金瘡出血不止,及跌打綻破血出。
白及,白蘞,乳香(各一兩),陳石灰(達年者,半斤),龍骨(五錢),黃丹(三錢)
上為細末,干撒患處,用軟紙或綿或絹重重包之。
沒藥散,治刀箭傷,止血定痛。
定粉,風化石灰(各一錢),枯白礬(三錢,另研),乳香(五分,另研),沒藥(三分,另研)
上為細末,干撒之。
金瘡方,治打跌刀斧破傷。
五倍子(炒存性,半斤),頭髮(一兩,剪碎,燒存性),陳米粉子(一斤,炒黃色),量加馬屁疱(無亦可)
上為細末,濕則干撒,乾用唾調敷,封瘡口,瘡痊自落。一方只用頭髮燒灰、粉子炒黃,二味合為細末,撒之,神效。
勝三七散,治刀斧跌磕,一切傷損,止血定痛,如神。
五倍子(炒枯,用青布包,腳下踩扁),白礬(枯過,各等分)
上研為細末,撒患處,包裹。此方治頭蓄一切破傷亦妙,真仙方也。一方單用五倍子生為末,干貼。
地黃散,治金瘡,止血除疼痛,闢風,續筋骨,生肌肉。
地黃(苗),地松,青蒿,蒼耳(苗),生艾汁,赤芍藥(各五兩,入水煎取汁)
上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午時修合,以前藥汁拌石灰陰乾,入黃丹三兩更杵為細末,凡有金瘡折傷出血,用藥包封不可動,十日瘥,不腫不膿。
刀瘡藥
降香節,白松脂(各一兩),血竭(一錢半),沒藥(五分),文蛤(炒,五錢,即五倍子)
上共為末,掩傷處即愈。
一方,治金瘡血不止。
半夏,石灰,鬱金
上為末,撒傷處即止。
石灰散,治金瘡。
風化石灰,嫩韭葉
上二味同搗,入鵝血調和成餅,乘風陰乾,為末,敷上,無鵝血亦得。一方用石灰一升、石榴花半斤搗取末少許,擦少時,血斷便瘥。一方石灰同生晚蠶蛾搗成餅,陰乾為末,敷之。一方五月端午日採一去草花蕊嫩者,或嫩蒿頭搗爛,量入舊石灰搗極勻,或丸或餅,陰乾碾細,乾用清油或唾津調擦,濕則干撒。狗咬、湯火所傷,並治有效。
一方用石灰四兩,五月五日備下烏魚骨一兩,於本日平旦令人不語采地上青薊、萵苣菜各一握,同煎藥搗,於日未出時摶作餅子,曬乾,用時旋刮敷之,早用並不作膿。《千金簡易方》云:治金瘡者,無大小冬夏,及始出傷血出,便以石灰厚敷裹之,既止痛又速愈。無石灰,柴灰亦可。
若瘡甚深,未宜速合者,少入滑石,令瘡不時合也。一方陳石灰六兩研碎,同大黃切粗塊一兩,鍋內炒灰紫色,去大黃羅過,敷傷處,立效。一方用臘月牛膽入風化石灰,懸當風候乾,撒之。
白話文:
治金刃傷外敷方
**熱黏皮方:**治療金屬利器造成的傷口出血不止。將煅龍骨三錢、半生半炒五倍子、半生半枯白礬各二兩、無名異一兩、乳香、沒藥各二錢研磨成粉,撒在傷口處,不用擔心化膿或受風,能立即止血止痛,促進傷口癒合,效果神奇。
**金傷散:**治療金屬利器造成的傷口出血不止,以及跌打損傷導致的皮膚破裂出血。將白及、白蘞、乳香各一兩,陳年石灰半斤,龍骨五錢,黃丹三錢研磨成細粉,撒在傷口處,用柔軟的紙、棉花或絹布重重包紮。
**沒藥散:**治療刀箭傷,止血止痛。將定粉、風化石灰各一錢,研磨好的枯白礬三錢,研磨好的乳香五分,研磨好的沒藥三分研磨成細粉,撒在傷口處。
**金瘡方:**治療跌打、刀斧造成的傷口。將炒至存性的五倍子半斤,剪碎燒至存性的頭髮一兩,炒至黃色的陳米粉一斤,適量加入馬屁泡(沒有也可),研磨成細粉。傷口潮濕則乾撒,乾燥則用唾液調和後敷在傷口上,封住傷口,傷口痊癒後藥物會自行脫落。另一方只用燒成灰的頭髮和炒黃的米粉兩種藥材研磨成細粉,撒在傷口上,效果神奇。
**勝三七散:**治療刀斧跌打磕碰,一切外傷,止血止痛,效果神奇。將炒枯後用青布包著腳踩扁的五倍子,和枯白礬等量研磨成細粉,撒在傷口處,並包紮。此方治療頭部外傷及一切破損傷口也同樣有效,是真正的仙方。另一方單用生五倍子研磨成粉,直接敷貼在傷口上。
**地黃散:**治療金屬利器造成的傷口,止血止痛,防風,修復筋骨,促進肌肉生長。將地黃苗、地松、青蒿、蒼耳苗、生艾汁、赤芍藥各五兩煎取藥汁,在五月五日或七月七日午時調製,用藥汁拌石灰陰乾,加入黃丹三兩研磨成細粉。凡金屬利器造成的傷口或骨折出血,用藥物包紮固定,十天即可痊癒,不會腫脹化膿。
**刀瘡藥:**將降香節、白松脂各一兩,血竭一錢半,沒藥五分,炒過的文蛤(即五倍子)五錢研磨成粉,敷在傷口上即可癒合。
**一方:**治療金屬利器造成的傷口出血不止。將半夏、石灰、鬱金研磨成粉,撒在傷口處即可止血。
**石灰散:**治療金屬利器造成的傷口。將風化石灰和嫩韭菜葉搗碎,加入鵝血調和成餅,乘風陰乾,研磨成粉敷在傷口上(沒有鵝血也可)。另一方用石灰一升、石榴花半斤搗碎取少許藥粉,擦在傷口上,很快就能止血癒合。另一方用石灰和生晚蠶蛾搗成餅,陰乾研磨成粉敷用。另一方在五月端午節採摘新鮮的草花蕊或嫩蒿頭搗爛,適量加入陳年石灰搗勻,製成丸劑或餅劑,陰乾研磨成粉,用清油或唾液調和後塗擦(傷口潮濕則乾撒)。狗咬傷、燙火傷也同樣有效。
另一方用石灰四兩,五月五日清晨採摘地上青薊、萵苣菜各一握,與烏魚骨一兩一同煎煮搗碎,在日出前製成餅子,曬乾,用時刮少許敷用,及時使用則不會化膿。《千金簡易方》記載:治療金屬利器造成的傷口,無論大小,春夏秋冬,只要傷口出血,立即用石灰厚敷包紮,既能止痛又能快速癒合。沒有石灰,柴灰也可代替。
如果傷口很深,不宜快速癒合,可以加入少許滑石粉,避免傷口過快癒合。另一方用陳年石灰六兩研碎,與切成粗塊的大黃一兩一起炒至灰紫色,去除大黃後,敷在傷口處,效果顯著。另一方用臘月牛膽和風化石灰混合,懸掛在通風處晾乾,然後撒在傷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