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五 (2)
卷五 (2)
1. 論
又,曰:赤白遊風,出面皮頸項,皮肉變色,赤者謂之赤癜,白者謂之白癜,乃風搏於皮膚,血氣不和所生。赤屬血,血熱者,九味羌活湯加金銀花、連翹,或四物湯加柴胡、山梔、牡丹皮;虛者,逍遙散加山梔,或腎氣丸。白屬氣,氣熱者,敗毒散,或小柴胡湯加防風、連翹;虛者,補中益氣湯加羌活,防風;如果系風毒者,胡麻散、單蒼耳丸、單浮萍丸。此疾久者,只宜滋養氣血,則火自息,風自定,癢自止。若用祛風辛苦之劑,則肝血愈燥,風火愈熾,元氣愈虛,變為難治。身上虛癢,血不榮於腠理故也,宜四物湯加黃芩,入紫浮萍末調服,或單凌霄花為末,酒調服;遍身及頭上風屑癢者,單苦參丸,或薄荷、蟬退等分為末,酒調服。以上瘢癮丹疹癜癬,大同小異,諸方通用。
白話文:
論
赤白遊風,會出現在臉部、頸部等處,皮膚顏色會改變。皮膚發紅的稱為赤癜,發白的稱為白癜,都是因為風邪侵犯皮膚,導致氣血不調所致。
皮膚發紅屬血分問題,若血熱,可用九味羌活湯加金銀花、連翹,或四物湯加柴胡、山梔、牡丹皮;若血虛,則用逍遙散加山梔,或腎氣丸。
皮膚發白屬氣分問題,若氣熱,可用敗毒散,或小柴胡湯加防風、連翹;若氣虛,則用補中益氣湯加羌活、防風。
如果是風毒引起的,則可用胡麻散、單蒼耳丸、單浮萍丸。
此病久治不癒,只宜滋養氣血,這樣就能讓火邪自熄,風邪自止,瘙癢也自然消除。如果使用祛風苦寒的藥物,反而會讓肝血更乾燥,風火更盛,元氣更虛弱,導致病情難治。
身上發癢是因為氣血不足,不能滋養皮膚,所以可用四物湯加黃芩,再加入紫浮萍末調服,或者單用凌霄花研末,用酒調服。
全身或頭皮有風屑瘙癢,可用單苦參丸,或將薄荷、蟬蛻等量研末,用酒調服。
以上所述的瘢、癮、丹、疹、癜、癬等皮膚病,其實大同小異,這些處方都可以通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