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七十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七十六 (1)

1. 外治方

五枝湯

用桃柳桑槐楮五般枝濃煎湯,道大缸內,浴洗一日,坐露頸,俟湯如油,安矣。

浮萍湯,治惡疾,遍身生瘡。

濃煎浮萍湯,浴浸半日,大效,此神方也。

如聖散

蔓荊子,苦參,元參,紫參,厚朴,荊芥,陳皮,沙參,麻黃(去節,各一兩),防風,白芷,威靈仙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桃柳枝各一把,水五升煎,臨臥熱洗,忌五辛。

又方,大黃,黃芩,雄黃(各三兩)

上為末,用樟樹葉濃煎湯,入藥蒸洗。

洗藥

地骨皮,荊芥,苦參,細辛(各等分)

上銼片,每用二兩以水煎熏洗,遍身血出為效。如洗,務要湯寬,浸洗良久方佳。

敷藥,治瘡大爛,遍身塗之。

黑狗脊(二兩,如無,以杜仲代之),蛇床子(一兩),寒水石,硫黃,白礬(枯,二兩),朴硝(少許)

上為末,用臘豬油或香油調敷,不爛不必敷。

一方,密陀僧,白附子,蒼耳子,細辛,白芷(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生薑汁調擦患處。

洗藥,渫洗癘瘡。

何首烏,荊芥,防風,馬鞭草,蔓荊子(各等分)

上銼,每用十兩、水一斗煎數沸,無風處洗,出汗。

解毒散,治風瘡,解外毒。

巴豆肉,皮硝(各一兩),黃蜂窩,黑狗脊(各七錢),白芷,雄黃,豬牙皂角,羊蹄根,輕粉,蟬殼(去土),枯礬,寒水石(各五錢)

上為末,臘豬油調擦,外毒既去,卻擦黃連散。蔭按:洗藥雖能疏通腠理,而損元氣。解毒散雖能攻毒,而傷良肉,不宜多用。

黃連散,治癘瘡,清熱解毒。

黃連(五兩),五倍子(一兩)

上為末,唾津調塗之。

一方,蛇床子根,雄黃,硫黃,白礬,草烏(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香油或蜜水調敷患處。

白丁香散,治癘風,眼中生胬肉。

白丁香,貝母(各等分)

上為末,人乳汁調點眼內。

子和生眉散,治癘風,眉毫脫落。

半夏,羊糞(各等分)

上為末,薑汁調塗眉稜上。

一方,治大風後生眉毛。

皂角莢(焙乾),鹿角(燒存性,各等分)

上為細末,生薑汁調塗眉上,一日二次,則生。

灸法,治大風後斷根。

於腳大拇指斤骨縫間約半寸灸三壯,以出毒氣。

白話文:

[外治方法]

五枝湯 使用桃樹、柳樹、桑樹、槐樹、楮樹這五種樹的樹枝煮濃湯,倒入大缸內,整天浸泡沐浴,只露出脖子,等到湯色像油一樣時,就可停止。

浮萍湯,治療嚴重疾病,全身長瘡。 濃煮浮萍湯,浸泡半天,非常有效,這是神奇的配方。

如聖散 蔓荊子、苦參、元參、紫參、厚朴、荊芥、陳皮、沙參、去掉節的麻黃(各一兩)、防風、白芷、威靈仙,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五錢。再取一把桃樹枝和柳樹枝,加入五升水煮,睡前熱洗,避免吃辛辣食物。

另一個方子,大黃、黃芩、雄黃(各三兩) 研磨成粉末,用樟樹葉煮濃湯,加入藥物蒸洗。

洗藥 地骨皮、荊芥、苦參、細辛(各等量),切片,每次使用二兩加水煎煮燻洗,直到全身有血流出纔有效。洗的時候,必須讓水足夠寬,浸泡洗滌一段時間才會更好。

敷藥,治療大面積潰爛,可以塗抹全身。 黑狗脊(二兩,如果沒有,可以用杜仲代替)、蛇牀子(一兩)、寒水石、硫磺、白礬(枯,二兩)、少量的朴硝,磨成末,用臘豬油或香油調和敷在患處,如果沒有潰爛就不必敷。

一個方子,密陀僧、白附子、蒼耳子、細辛、白芷(各等量) 磨成細末,用生薑汁調和擦拭患處。

洗藥,洗滌癩瘡。 何首烏、荊芥、防風、馬鞭草、蔓荊子(各等量),切片,每次使用十兩,加入一斗水煮幾次沸騰,在無風的地方洗,讓汗排出。

解毒散,治療風瘡,解除外部毒素。 巴豆肉、皮硝(各一兩)、黃蜂窩、黑狗脊(各七錢)、白芷、雄黃、豬牙皁角、羊蹄根、輕粉、蟬殼(去土)、枯礬、寒水石(各五錢),研磨成末,用臘豬油調和擦拭,外毒素去除後,再用黃連散擦拭。需要注意的是,洗藥雖然能疏通肌膚毛孔,但會損耗元氣;解毒散雖然能攻毒,但會傷害好的組織,不宜過度使用。

黃連散,治療癩瘡,清熱解毒。 黃連(五兩)、五倍子(一兩),研磨成末,用口水調和塗抹。

一個方子,蛇牀子根、雄黃、硫黃、白礬、草烏(各等量) 研磨成細末,用香油或蜜水調和敷在患處。

白丁香散,治療癩風,眼睛長胬肉。 白丁香、貝母(各等量),研磨成末,用人奶汁調和滴入眼睛。

子和生眉散,治療癩風,眉毛脫落。 半夏、羊糞(各等量),研磨成末,用薑汁調和塗抹在眉毛上。

一個方子,治療大風後眉毛重生。 皁角莢(烘乾)、鹿角(燒至保留性質,各等量),研磨成細末,用生薑汁調和塗抹在眉毛上,每天二次,就可以生長。

灸法,治療大風後根部斷裂。 在腳大拇指和骨縫間約半寸的位置灸三次,以排出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