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沙篆》~ 卷下 (15)
卷下 (15)
1. 七、癇症
然須防其再發,宜十全大補湯加棗仁、遠志、麥冬、硃砂、金銀箔補其心氣,經年不輟,可保不發;而六味丸亦不可少,如脈沉小急實,虛而弦急者,皆不治。
灸法:狂言不避水火,間使三七壯,百會九壯。癲癇瘛瘲,不知所苦,二蹻主之,男陽蹻,女陰蹻。晝發取陽蹻申脈,夜發取陰蹻照海。失志癡呆取神門、鬼眼、百會。凡灸兩蹻各二七壯,必先用藥下之乃灸,否則痰氣壅塞必殺人。小兒急慢驚癇,切不可執持,其發搐又不可混灸,愚謂風癇可灸,驚熱不可灸,風癇之痰,若灸著穴,痰去心清,可漸安矣。每見人無術,輒投艾火,不惟失穴,兒反增悸,且小兒經絡脈道未全,戒之。
小兒驚癇,先怖恐啼叫乃發也,用炷如麥大,灸頂上旋毛中三壯及耳後青絡脈。風癇先出手指,如數物狀,乃發也,灸髮際宛宛中三壯。豬癇病如屍厥,口吐清沫,灸巨闕三壯。羊癇目瞪吐舌,羊鳴,灸第九椎下間三五壯。馬癇張口搖頭,身反折,馬鳴,灸僕參左右各三壯。
牛癇善驚反折,手掣手搖,灸手少陰掌後去腕五分陷中。
白話文:
然而必須預防癲癇再次發作,應該服用十全大補湯,並加入酸棗仁、遠志、麥冬、朱砂、金銀箔來補益心氣,長期不間斷地服用,就可以確保不發病;六味丸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脈象沉細而急促有力,或是虛弱卻又弦而急促的,都屬於無法治癒的狀況。
灸法:對於胡言亂語、不顧水火危險的病人,可以灸間使穴三到七個艾柱,百會穴灸九個艾柱。對於癲癇、抽搐、不知痛苦的病人,可以用二蹻穴來治療,男性取陽蹻穴,女性取陰蹻穴。白天發作的,取陽蹻的申脈穴;晚上發作的,取陰蹻的照海穴。對於意志消沉、痴呆的病人,可以取神門穴、鬼眼穴、百會穴。凡是灸二蹻穴,每個穴位都要灸十四個艾柱,必須先用藥物排除體內的積滯,才能進行灸療,否則痰氣阻塞會導致死亡。小兒急性的或慢性的驚癇,絕對不可以強行按住他,當他抽搐發作時也不可以胡亂施灸。我認為風癇可以灸,驚熱引起的癲癇則不可灸。風癇的痰,如果灸對了穴位,痰液排除後心神清明,就可以逐漸好轉。常常看到有些人沒有醫術,隨意施灸,不僅找不對穴位,反而使孩子更加驚恐,而且小孩子的經絡脈道尚未發育完全,應該避免這種做法。
小孩子驚癇,通常是先有恐懼啼哭然後才發作的,可以用像麥粒大小的艾炷,灸頭頂旋毛中心三個艾柱,以及耳朵後面的青色絡脈。風癇發作前會先出現手指像在數東西一樣的動作,此時灸髮際宛宛中的位置三個艾柱。豬癇發作時如同屍厥,口吐清沫,灸巨闕穴三個艾柱。羊癇發作時眼睛發直、吐舌頭、發出像羊叫的聲音,灸第九椎骨下的間隙三到五個艾柱。馬癇發作時張口搖頭、身體反折、發出像馬叫的聲音,灸僕參穴左右兩邊各三個艾柱。
牛癇發作時容易受驚、身體反折、手抽動搖晃,灸手少陰經的掌後、距離腕部五分處的凹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