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沙篆》~ 卷下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1)

1. 癲證

得睡者,酒力也,醉則神昏而反安矣。一婦人發顛,用心藥不效,投養正丹二服,乳香湯送下,更以三生飲佐之,生川烏、生南星、生附子,加木香,治愈。一人發顛,脈喘且搏,以承氣湯數下之而安。

針法:神門、內關、人中、足三里、陰蹻、陽蹻、鳩尾、心俞、膽俞、勞宮、間使選用。

灸法:小兒驚癇如狂,金門、僕參灸三壯,炷如麥大,用針入一分。又灸崑崙三壯,炷同,用針入三分。

白話文:

癲癇發作時想睡覺,是因為酒的藥力所致,喝醉了就會神智昏亂反而安靜下來。有一個婦人發作癲癇,使用養心藥沒有效果,給她服用兩次養正丹,用乳香湯送服,再用三生飲輔助,成分是生川烏、生南星、生附子,加上木香,就治好了。另一個人發作癲癇,脈搏急促且跳動有力,用承氣湯多次瀉下就痊癒了。

針灸取穴:可以選用神門穴、內關穴、人中穴、足三里穴、陰蹻穴、陽蹻穴、鳩尾穴、心俞穴、膽俞穴、勞宮穴、間使穴。

灸法:小孩子驚嚇引起的癲癇像發狂一樣,可以灸金門穴、僕參穴各三壯,艾炷像麥子一樣大,灸後用針刺入一分深。還可以灸崑崙穴三壯,艾炷大小一樣,灸後用針刺入三分深。

2. 狂症

狂之為症,皆因陽邪過極,故猖狂剛暴。若有邪附,殺人不避水火,罵詈不避親疏,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逾牆上屋,非力所能。或言未嘗見之事,少臥而不飢,自高貴也,自辨智也,自負倨也。故越人云「重陽者狂」也,《素問》帝曰:有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於陽也……陽氣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名曰陽厥。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而動太疾,此其候也。

奪其食即已。夫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故奪其食即已,使之服生鐵落為飲,以其下氣疾也。陽氣抑鬱而不能疏越,少陽膽木挾三焦相火與太陽陰火而上逆,使人發怒如狂;奪其食者,不使火助邪也,飲以生鐵落者,全以制木也,木平則火降,故曰下氣疾也。

帝曰:陽明……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逾牆上屋,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熱盛於身,故棄衣欲走也。上焦實者,從高抑下,生鐵落飲。

生鐵四十斤,入火燒赤,砧上捶之,有花墜地,是名鐵落,用水二斗,煮取一斗,入後藥:石膏三兩,龍齒、茯苓、防風各一兩五錢,元參、秦艽各一面,入鐵汁中煮取五升,加竹瀝二合,飲之自愈。

在上者越之,瓜蒂散見前。陽明實則脈伏,大承氣下之。虛者補之,寧志膏,人參、棗仁、辰砂、乳香,白蜜丸,薄荷湯下。或一醉散,硃砂五錢,曼陀羅花二錢五分,末服二錢,酒送下。若醉便臥,勿驚之。

經云: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不精,不精則不正。當以喜勝之,以溫藥補魂之陽,驚氣丸主之。附子、木香、殭蠶、花蛇、天麻、麻黃、橘紅、乾葛各五錢,蘇葉一兩,南星五錢,硃砂為衣,入冰、麝少許,蜜丸圓眼大,一丸金箔薄荷湯下,又防己地黃湯,防己一錢,桂枝、防風各三錢,甘草二錢,酒浸一宿絞取汁,生地二斤,酒浸亦取汁,和勻服,以補魂之三陽。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

當以恐勝之,以涼藥補魄之陰,辰砂丸主之,辰砂、白礬、鬱金為末蜜丸;或以苦參一味為末蜜丸,薄荷湯下十丸,補魄之三陰。婦人熱入血室,發狂不認人者,牛黃丸。牛黃二錢五分,硃砂、丹參、丹皮、鬱金各三錢,冰片、甘草各一錢,為末蜜丸,新汲水化服。又方:一味大黃為末,童便調服。

凡症類癲狂,脈候乍大乍小,乍有乍無,忽如常脈,忽如鵲啄、屋漏、魚戲,皆祟脈也。秦承祖先以蘇合香丸湯調灌之,稍蘇,用木香、烏藥、白蔻、檀香、砂仁、藿香、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生薑煎服。又取東向桃柳枝各七寸,煎湯灌之,可蘇。虛人蘇後,以歸脾湯調理之。

凡中鬼祟,卒然仆地,切勿移動其屍,宜令人圍繞,打鼓,焚燒諸品名香,香氣不斷,候蘇,方可移動。

白話文:

狂症這類病症,都是因為體內的陽邪過剩,導致行為失控,表現出激烈暴躁的狀態。有些患者會出現精神異常,做出殺人的行為,不顧危險,不管是親人還是陌生人,都會罵詈。他們可能突然攀爬到高處唱歌,拋棄衣物奔跑,跨越牆壁爬上屋頂,這些行為往往超出正常力量範疇。有的會描述一些從未經歷過的事情,睡眠減少但不感到飢餓,自視甚高,自認為聰明且頑固。因此,古代醫學家越人說“陽氣過盛的人容易出現狂症”。《素問》中提到,對於有憤怒和狂躁症狀的患者,這種病是如何產生的?岐伯回答,這種病是由陽氣過盛引起的…陽氣過剩時,情緒容易暴躁,這就是所謂的陽厥。陽明經絡經常處於活躍狀態,而少陽和巨陽經絡不活躍,如果活動過快,就是該病的徵兆。

解決方法是限制他們的食物攝入。食物進入人體後,會在陽性部位產生能量,所以控制食物攝入可以減輕病情。讓患者服用生鐵汁作為飲料,因為它具有快速降低氣質的效果。當陽氣被抑制無法正常流動,加上肝膽系統和三焦系統的火氣上衝,會導致患者發怒如狂。限制食物攝入是為了避免火氣助長邪氣,服用生鐵汁則是為了抑制肝膽系統的亢奮。當肝氣平穩,火氣就會下降,因此才會有“快速降低氣質”的效果。

對於陽明經絡的疾病,嚴重時患者會脫衣奔跑,攀爬高處唱歌,甚至幾天不吃飯,跨越牆壁爬上屋頂,這些行為都不是他們平時能做到的,但在病態下卻能完成。這是因為四肢是所有陽性部位的根本,陽氣旺盛時四肢力量也會增強,因此能攀爬高處。身體過熱時,患者會想要脫掉衣服奔跑。對於上焦實的患者,應該從高處向下施治,使用生鐵汁治療。

生鐵四十斤,放入火中燒紅,然後在砧板上敲打,使其散落,這就叫做鐵汁。取兩鬥水,煮至剩下一斗,加入以下藥材:石膏三兩,龍齒、茯苓、防風各一兩五錢,元參、秦艽各一兩,再加入鐵汁中煮至剩下五升,最後加入竹瀝二合,飲用即可自愈。

對於位於上方的病變,應該使用瓜蒂散來治療,具體用法見前文。陽明經絡實證時,脈搏會變得隱蔽,應使用大承氣湯來下泄。對於虛證,應進行補充治療,可以使用寧志膏,由人參、酸棗仁、辰砂、乳香等組成,再加入白蜜製成藥丸,用薄荷湯送服。或者使用一醉散,由硃砂五錢,曼陀羅花二錢五分組成,每次服用二錢,用酒送服。患者喝醉後應讓他躺下休息,不要驚擾他。

經典醫書提到:過度悲傷會傷害靈魂,靈魂受傷後會出現狂躁和妄想,缺乏理智,無法保持正常思維。這種情況下,應該用快樂的情緒來對抗悲傷,使用溫和的藥物來補充靈魂的陽氣,驚氣丸是主要的治療方法。由附子、木香、殭蠶、花蛇、天麻、麻黃、橘紅、乾葛各五錢,蘇葉一兩,南星五錢,硃砂作為外衣,再加入少量冰片和麝香,製成藥丸,大小如眼珠,每次服用一丸,用金箔和薄荷湯送服。另一種治療方法是使用防己地黃湯,防己一錢,桂枝、防風各三錢,甘草二錢,先將藥材浸泡在酒中一夜,然後搾取汁液,再將生地二斤浸泡在酒中,同樣取汁,將兩種汁液混合均勻服用,以補充靈魂的三陽。過度的喜悅也會傷害魄,魄受傷後會出現狂躁。

應該用恐懼的情緒來對抗過度的喜悅,使用冷涼的藥物來補充魄的陰氣,辰砂丸是主要的治療方法,由辰砂、白礬、鬱金製成粉末,再加入蜂蜜製成藥丸;或者使用單一的苦參製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薄荷湯送服,以補充魄的三陰。對於婦女因熱氣進入血室而出現的狂躁和認不清人的症狀,可以使用牛黃丸。由牛黃二錢五分,硃砂、丹參、丹皮、鬱金各三錢,冰片、甘草各一錢製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藥丸,用新鮮的井水溶解後服用。另一種治療方法是使用單一大黃製成粉末,用兒童尿液調和後服用。

對於類似癲狂的症狀,脈搏時大時小,時有時無,忽如常脈,忽如鵲啄、屋漏、魚戲,這些都是祟脈。秦承祖先使用蘇合香丸湯來調理,患者稍微恢復後,使用木香、烏藥、白蔻、檀香、砂仁、藿香、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生薑煎煮後服用。還可以取東向的桃樹和柳樹枝條各七寸,煎煮後灌入患者口中,可以幫助恢復。對於虛弱的患者,恢復後可以使用歸脾湯進行調理。

對於突然倒地的鬼祟症狀,切勿移動患者的身體,應讓人圍繞著患者,打鼓並燃燒各種名貴香料,確保香氣持續不斷,等到患者恢復意識後才能移動。

對於癲狂、哭泣、笑聲、悲歌、胡言亂語、攀爬高處、拋棄衣物等行為,以及經常談論鬼神的患者,可以使用灸療在百會穴進行三次,針刺人中穴三分深,心俞、間使、神門。

對於屍厥祕法,使用繩子圍繞患者,男性左側,女性右側,截斷手臂和手腕,將繩子從大椎骨上度下,脊椎上繩子的終點處進行七次灸療,患者可以立即恢復。

扁鵲使用三陽五會的方法,在兩側肋骨下進行熨燙,虢太子立刻恢復。

對於屍厥突然死亡,失去意識的患者,可以在百會穴、人中穴、啞門穴、合谷穴進行灸療或針刺。 希望以上翻譯能幫到你理解古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