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2)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2)
1. 附法
凡治瘧疾,已施汗、吐、下三法,表裡已清,邪不即解者,宜用和解之法,主以清脾飲,隨症加味(見和解門)。
凡瘧已按前汗、吐、下、和施治,表裡已清,其邪不解,又發過三五次,法當截之,用柴胡截瘧飲、密陀僧散、常山飲(均見和解門)。
凡用截藥,最要及時,如表裡未清而早截之,則邪必復發,反留連而難治;若表裡已清,瘧久而不截之,則正衰而日憊矣。
凡久瘧,脾胃俱虛,常服四獸飲;氣血兩虛,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均加煨研草果、烏梅(見補養門);血虛,服地骨皮飲(見理血門);氣虛,用補中益氣湯、升陽益胃湯(均見理氣門)。
凡瘧正發作之時,勿遂服湯藥、飲食,恐其助寒助熱,壅閉瘧邪也。當於將發未發之時,服藥則效。至若食飲須後,寒熱退後,方可與之,否則中脘多蓄黃水,久則成癖。口渴忌飲冷湯,生薑、陳茶煎湯,少少溫服最妙。陳米炒黃煮粥,瘧後溫飲食最妙。
白話文:
[使用方法]
凡是治療瘧疾,已經使用了出汗、催吐、瀉下的三種療法,體內外的病狀已經清除,但病情仍未好轉的,應該使用調和身體的療法,主要使用清脾飲,根據具體病情加入其他藥材(詳見調和療法部分)。
凡是瘧疾已經按照前述的出汗、催吐、瀉下、調和等方法治療,體內外病狀已經清除,但是病情仍然沒有改善,且再次發作三到五次,按照療法應該進行阻斷,使用柴胡阻斷瘧疾飲、密陀僧散、常山飲(詳見調和療法部分)。
使用阻斷療法的藥物,最重要的是要把握時間,如果體內外的病狀尚未清除就提前使用,病情必定會再次出現,反而會導致病情纏綿難愈;如果體內外的病狀已經清除,但是瘧疾持續發作不進行阻斷,則會導致身體機能衰退,每天疲憊不堪。
對於長期患有瘧疾,脾胃都虛弱的患者,可以經常服用四獸飲;如果氣血雙虛,可以使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同時加入煨熟研磨的草果、烏梅(詳見滋補養生部分);如果血虛,可以服用地骨皮飲(詳見調理血液部分);如果氣虛,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升陽益胃湯(詳見調理氣機部分)。
在瘧疾正在發作的時候,不要馬上服用藥物或進食,因為這樣可能會助長寒氣或熱氣,使瘧疾的病邪更加壅塞。應在快要發作但還未發作的時候服藥,效果最好。至於飲食,要在寒熱退去之後才能進行,否則中脘部位會積蓄黃色的水,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疾病。口渴時避免喝冷水,用薑和老茶煎湯,少量溫熱飲用最好。用陳年米炒黃煮粥,在瘧疾後溫暖飲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