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略十三篇》~ 卷八 (11)
卷八 (11)
1. 伏邪第八
由是觀之,伏邪所從來遠矣。然人之強弱不同,攻守有異,大法有三,攻邪為上策,輔正祛邪為中策,養陰固守為下策。蓋邪伏於中,猶禍起蕭牆之內,邪正交爭,勢不兩立,正氣無虧,直攻其邪,邪退而正自復也。若正氣有虧,不任攻邪,權宜輔正,且戰且守,勝負未可知也。
若正氣大虧,不能敵邪,惟有養陰一法,悉力固守,冀其邪氛自解,不已危乎。是以正氣不虛,伏邪雖重,治得其宜,可奏全捷。惟正虛可畏。不知者反以攻邪太峻,樂用平穩之方,致使邪氛日進,正氣日虧,正不勝邪,則輕者重,重者危,卒至不起,乃引為天數,豈不謬哉。
略曰:道光壬午,余閤家染疾,長幼相似,祖母氏楊年八十三,其勢尤重,亦用達原飲,繼進承氣湯而愈,壽至九十五而卒。況年少力強者乎。
白話文:
由此看來,潛伏的病邪來源非常久遠。然而,人的體質強弱不同,抵抗和防禦的方式也不同,治療原則有三種:直接攻打病邪是上策,扶助正氣並驅除病邪是中策,滋養陰液固守防禦是下策。
病邪潛伏在體內,就像禍亂發生在自家內部一樣,正氣和邪氣互相爭鬥,勢不兩立。如果正氣沒有虧損,就直接攻打病邪,病邪退去,正氣自然恢復。如果正氣虛弱,無法承受攻邪的藥物,就只能暫時扶助正氣,一邊戰鬥一邊防守,勝負還很難說。
如果正氣嚴重虧虛,無法抵抗病邪,就只有滋養陰液的方法,盡力固守,希望病邪能夠自行消解,這不是很危險嗎?所以,如果正氣不虛弱,即使潛伏的病邪很嚴重,只要治療得當,就可以完全痊癒。只有正氣虛弱才令人擔憂。不明白的人反而認為攻邪的藥物太過猛烈,喜歡使用溫和的藥方,導致病邪一天天加重,正氣一天天虧損,正氣無法戰勝邪氣,那麼病情輕的會變重,重的會變危險,最終無法治癒,就歸咎於天命,這不是很荒謬嗎?
簡單來說:道光壬午年,我全家都得了病,大人小孩症狀都差不多,祖母楊氏八十三歲,病情尤其嚴重,也是使用達原飲,接著服用承氣湯而痊癒,活到九十五歲才過世。更何況是年輕力壯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