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略十三篇》~ 卷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六 (3)

1. 燥證第六

東方春肝木,生南方夏心火,南方夏心火,生中央長夏脾土,中央長夏脾土,生西方秋肺金,西方秋肺金,生北方冬腎水,北方冬腎水,復生東方春肝木,五行方位相生,如環無端,脾土雖無成位,寄旺四季,然主中央長夏,由南方心火所生,而生西方肺金,然則脾土由南而中,由中而西,旺於夏末秋初之際,故曰長夏。金燥不為重病,濕亦秋之正邪,故可伏而後發,故曰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喻嘉言才宏筆肆,好作大言欺人,不知金燥玄微,謬以秋燥傷肺,謂《內經》秋傷於濕,乃誤傳傷燥為濕,妄改經文,不容不辨。)皆未達《內經》金燥固有良能之本體也。夫秋金之氣,雖燥見於外,金能生水,而金水蘊於中,內何枯燥之有。如水旺於冬,而冬水易涸者,蘊蓄於內也。

豈可謂水涸於冬乎。此金燥所以不為重病者,外燥而內不枯也,而病之中外枯燥者,火也。自河間以來,諸賢所論燥證,俱是火證之燥,非金燥之證,不得入於六淫燥門。茲立燥門,以正六淫名目。略曰: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在天為燥,在地成金。金止於燥,燥而不枯,故為病輕。

火不止燥,燥即枯焚,故為病重。故《內經》有火證之燥,無金燥之證,而後世妄意之言,豈足憑哉。

白話文:

東方春季屬肝木,生出南方夏季的心火,南方夏季的心火,又生出中央長夏的脾土,中央長夏的脾土,生出西方秋季的肺金,西方秋季的肺金,生出北方冬季的腎水,北方冬季的腎水,又生出東方春季的肝木,五行方位相生,像環一樣循環不已。脾土雖然沒有固定方位,但寄居在四季,卻主掌中央長夏,是由南方心火所生,又生出西方肺金。所以脾土是由南方到中央,再由中央到西方,在夏末秋初時最旺盛,所以叫做長夏。金的燥邪不是嚴重的疾病,濕邪才是秋季的正邪,所以濕邪可以潛伏起來之後才發作,所以說「秋天受到濕邪侵犯,冬天會產生咳嗽」。

喻嘉言才氣很大,寫文章很奔放,喜歡說大話欺騙人,不懂得金燥的奧妙,錯誤地認為秋燥會傷害肺,說《內經》裡講的「秋傷於濕」,是誤傳把「傷燥」當成「傷濕」,隨便更改經典原文,不能不辨明清楚。他們都沒理解《內經》裡金燥本身就有的良好功能。秋天的金氣,雖然外在表現是乾燥,但金能生水,金和水都蘊藏在體內,內在怎麼會枯燥呢?就像水在冬天最旺盛,但冬天的水容易乾涸,是因為水是蘊藏在體內。

怎麼可以說冬天水就乾涸了呢?這就是金燥為什麼不是嚴重疾病的原因,因為外在乾燥但內在不枯竭,而體內外都枯燥的疾病,是火造成的。從河間以來,各位賢人所討論的燥證,都是屬於火證的燥,不是金燥的病症,不應該被歸類到六淫的燥邪之中。現在建立燥門,是為了端正六淫的名稱。簡略來說,在天上是氣,在地上形成形體。在天上是燥,在地上形成金。金的特性是止於燥,乾燥而不枯竭,所以引起的疾病比較輕微。

火的特性不止於燥,乾燥就會枯萎焚燒,所以引起的疾病比較嚴重。因此《內經》中有提到火證引起的燥,沒有提到金燥引起的燥,而後世那些妄加猜測的言論,怎麼能夠相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