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蘊谷

《雜症會心錄》~ 婦人雜症 (8)

回本書目錄

婦人雜症 (8)

1. 產後大便不通

大便不通,在雜症,有陽明實熱之積,有腸胃瘀血之阻。而在產後,則責在氣血之虛也。夫陰血驟脫,氣亦驟虧,少陰失開闔之令,大腸少津液之潤,是以秘結不解。醫家不窮其原,急用硝黃巴牛等藥,求其暫通,取快一時,因而重虛其虛,元氣更受耗傷,緩則復秘,而變脹滿,速則亡陰而致虛脫,甚可憫也。夫產後空虛,新血未生,元氣未回,幸得後門堅固,旬日未解,亦自無妨。雖有澀滯,當從緩治,宜用生化湯,加人乳肉蓯蓉以潤枯涸。倘氣因血耗,傳化失職,宜用八味湯加人參肉蓯蓉,以助真氣,無不應手取效者也。古人有言,產後大便日久不通,由血少腸燥,參乳湯多服,則血旺氣順,自無便澀之病,真先得我心之同者矣。蓋陰血乾燥,須俟地道升,而天氣降,元氣衰弱,更待真陽復,而真陰生,此自然之道也。不然,徒知推下一法,而漫無變計,不亦為古人所譏謂之矢醫耶。通以治塞,印定庸工眼目,得此可喚醒其夢。

生化湯(見產後血暈門)

八味湯(見審虛實門)

參乳湯(見燥症門)

白話文:

【產後大便不暢】

大便排不出的情況,在一般的疾病中可能是因為腸胃有熱氣聚集,或是腸胃有瘀血堵塞。但對於產後的婦女來說,主要原因是氣血兩虛。由於生產後,體內的陰血大量流失,氣力也隨之大幅下降,導致身體無法正常運作,大腸缺乏足夠的津液來保持濕潤,所以會產生便祕的問題。

有些醫生沒有深入探究病因,就急忙使用如硝石、黃連、巴豆、牛黃等強烈藥物,只求短時間內讓大便排出,雖然一時之間感到舒暢,但這種做法反而加重了原本的虛弱,使體內的元氣進一步受到損傷。如果情況輕微,可能會再度便祕,引發脹氣;如果嚴重,可能會導致陰氣流失,造成極度虛弱。這真是令人同情。

產後的身體本就虛弱,新的血液尚未生成,元氣也未恢復。如果產後十幾天還未排便,其實並無大礙,即使有些排便困難,也應該採取緩和的治療方式。可以服用生化湯,再搭配人乳和肉蓯蓉,來滋潤乾燥的腸道。如果因為血液流失過多,影響到消化系統的運作,可以服用八味湯加上人參和肉蓯蓉,以增強體內的真正氣力。這樣通常都能很快見效。

古書上說,產後如果長時間排便不暢,是因為血液不足,腸道乾燥。多服用參乳湯,可以讓血液充足,氣力順暢,就不會有排便困難的問題。這跟我的想法不謀而合。因為體內的陰血乾燥,必須等到體內的氣血運行順暢,元氣恢復,真正的陰氣和陽氣才能重新生長。這是自然的規律。如果不瞭解這點,只知道一味地使用瀉下藥,而不懂得靈活變化,豈不是會被古人嘲笑為無能的醫生?

「通」是用來治療「塞」的,這句話常常被一些平庸的醫生誤解。但如果他們看到這些,或許就能從睡夢中醒來。

  • 生化湯:可參考產後血暈的治療方法。
  • 八味湯:可參考審查虛實的治療方法。
  • 參乳湯:可參考燥症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