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古方上篇 (1)
古方上篇 (1)
1. 古方上篇
原理如字母,此篇如拼法文法作文。學會字母拼法文法,一切作文,自能尋出辦法。疾病雖多,方藥雖多,只分內傷外感病兩門。本篇引用經方,共十六方。前六方為整個內傷病之法。後十方為整個外感病之法。整個云者,知道具體的,乃能知道抽象的。而抽象的原則,即是具體的原則。
前六方作一整個讀,後十方作一整個讀。讀至爛熟之後,自然發現意想不到之領悟。蓋本篇如電力,以下各篇如電光。到眼皆是熟書。少費多少腦力,便得著整個的成就。如讀不爛熟,以下各篇,便費力多成功少也。因以下各篇的原則系統名辭文法,皆在此篇之故。
著者識
人參(即黨參),白朮,各二錢,乾薑,炙草,各一錢
古法煎服,只煎一次,分作三服。今人煎藥,一煎二煎三煎,其害甚大。只煎一次,藥質所含之成分,配合調勻。煎二次三次,藥質成分,有多有少,便失製方的意義。與病機不符,服之即生他弊。亟宜煎一次,分三服也。
此方名理中湯。以此方作丸,名理中丸。用蜜為丸者,每服三錢至六錢。用水為丸者,每服二錢至四錢,溫開水吞送。此分兩係普通常用分兩。凡古方分兩,用一者,今用一錢便合功效。古方人參即黨參。
治夏月寒霍亂,上吐下瀉、頭痛、行動無力、不渴者。脈象虛大、或微小、右脈較左脈尤微小者、病危。
此人身上下左右俱病。不治上下左右,只治中氣之法也。人身分上下左右中五部。上部之氣,由右下降。下部之氣,由左上升。中氣居中,以旋轉升降。整個的圓運動圓,是為無病之人。上部之氣,不能右降,則頭痛。下部之氣,不能左升,則行動無力。而實由於中氣虛寒,不能運化於中所致。
中氣虛寒,所以胃土之氣上逆,而作吐;脾土之氣下陷,而作瀉也。中軸的旋轉停頓,四維的升降倒作,圓運動成了不運動。故上下左右俱病。不渴,無熱也。
言脾胃必稱脾土胃土者。因脾胃秉造化之土氣而生。脾胃病濕,因土氣為濕也。脾胃病寒,因土氣根於相火,相火少故中土寒也。中土運動,是為升降。脾胃秉土氣,故脾經病則不升,胃經病則不降。如只言脾胃的肉質,則濕寒升降,皆無根由矣。
夏月的大氣,中上燥熱,中下濕寒。體氣偏於燥熱之人,感觸大氣之燥熱,引動了本身的燥熱。於是燥熱偏勝,津液被劫,運動不圓,遂成熱霍亂。體氣偏於濕寒之人,感觸大氣的濕寒,引動了本身的濕寒。於是濕寒偏勝,熱力消減,運動不圓,遂成寒霍亂。
人身之氣,乃升降運動息息皆圓之體。今升降大亂,中氣暴亡,頃刻即死,故曰霍亂。霍者,大也,又散之速也。
此病土氣濕寒,中氣大虛。此方白朮燥中土之濕,乾薑溫中土之寒,參草補中氣之虛。中土溫運,胃經復下降之常則吐止,脾經復上升之常則瀉止。胃氣降則上部氣降,頭自不痛。脾氣升則下部氣升,自能行動。中氣運而整個升降復,是以諸病皆愈也。此土氣濕寒之下瀉,小便必不利也。中土濕寒,運動停頓,木氣不能疏泄,故小便不利。
白話文:
古方上篇
這篇古方如同學習字母、拼寫和文法,學會這些就能寫出任何文章。同樣的,雖然疾病和藥方很多,但都可分為內傷和外感兩大類。本篇介紹十六個經方,前六方治療所有內傷疾病,後十方治療所有外感疾病。理解具體的案例,才能理解抽象的原則,而抽象的原則,也體現於具體的案例中。
前六方需完整研讀,後十方也需完整研讀。熟讀後,自然會有意想不到的領悟。本篇如同電力,後續各篇如同電光,到時所有內容都如同熟書,只需付出少量腦力就能取得整體的成就。如果沒有熟讀本篇,後續各篇就會事倍功半,因為後續各篇的原則、系統、名詞、文法,都建立在本篇的基礎之上。
作者說明
人參(即黨參)、白朮各二錢,乾薑、炙甘草各一錢。
古法煎藥只煎一次,分三次服用。現代人煎藥一煎二煎三煎,危害很大。只煎一次,藥材成分才能充分混合均勻;煎二次三次,藥材成分比例不均,就會失去方劑的意義,與病症不符,服用後反而有害。因此,應只煎一次,分三次服用。
此方名為理中湯,製成丸劑則名為理中丸。用蜂蜜製丸,每次服用三到六錢;用水製丸,每次服用二到四錢,溫開水送服。(此處劑量為常用劑量。古方中劑量為「一」,現在可用一錢代替。)古方中的人參,現在可用黨參代替。
此方治療夏季寒霍亂,症狀包括嘔吐、腹瀉、頭痛、乏力、不渴,脈象虛大或微小,右脈比左脈更微小者,病情危急。
此病症遍及全身。治療方法並非治療全身,而是著重於調理中氣。人體可分為上、下、左、右、中五個部位。上部之氣由右下降,下部之氣由左上升,中氣居中,旋轉升降。健康的人體氣機運行如同圓周運動。上部之氣不能下降,則頭痛;下部之氣不能上升,則乏力;這些都是因為中氣虛寒,無法正常運化所致。
中氣虛寒,導致胃氣上逆而嘔吐,脾氣下陷而腹瀉。中軸的旋轉停止,四維的升降紊亂,圓周運動變成靜止不動,所以全身皆病。不渴,表示沒有發熱。
提到脾胃,必稱脾土胃土,因為脾胃依靠天地之土氣而生。脾胃濕病,是因土氣受濕;脾胃寒病,是因土氣根於相火,相火不足,故中土寒。中土的運動即為升降,脾胃秉承土氣,所以脾經病則不升,胃經病則不降。如果只談脾胃的物質本身,則濕寒升降就沒有根源了。
夏季氣候中上部乾燥炎熱,中下部潮濕寒冷。體質偏燥熱者,接觸到燥熱之氣,會加重體內燥熱,導致燥熱過盛,津液受損,氣機運行失調,形成熱霍亂;體質偏濕寒者,接觸到濕寒之氣,會加重體內濕寒,導致寒邪過盛,陽氣不足,氣機運行失調,形成寒霍亂。
人體之氣,應當是升降運行圓融的。如今升降紊亂,中氣衰竭,頃刻便會死亡,所以稱之為霍亂。「霍」意指迅速廣泛蔓延。
此病是因土氣濕寒,中氣大虛。此方中,白朮燥濕中土,乾薑溫中寒,人參、甘草補益中氣。中土溫運之後,胃氣下降,則嘔吐止;脾氣上升,則腹瀉止。胃氣下降,上部之氣也下降,頭痛自然消失;脾氣上升,下部之氣也上升,就能行動自如。中氣運化,全身升降恢復正常,所以諸病皆愈。由於土氣濕寒導致下瀉,小便必然不利;中土濕寒,氣機停滯,木氣不能疏泄,所以小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