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良方》~ 卷六 (35)
卷六 (35)
1. 各種補遺
夏月古塚及深井中,皆有伏氣。若入則令人冒悶奄忽而死。即取井水喚其面,捉住手足,艾灸臍左邊離二寸,十四壯。又用生薑一兩銼,酒一盞,濃煎服。又醋煮衣服,令熱濕裹轉筋處。又濃煎鹽湯,浸手足,洗胸腹,即蘇。此方載《醫學入門》。
不染楊梅瘡方
雄黃,川椒(各五錢),杏仁(一百粒,去皮尖)
共研末,燒酒打飛羅麵糊為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白滾湯送下。
廣瘡傳染,最為慘毒,此方從《醫宗金鑑》錄出,名護從丸。生此瘡之婦子家人,均宜及早照方制服,以免無故受害。
鵝膝風
槐枝,松枝,芫花根
共搗煎汁,小深盆盛,熏膝被蓋,候汗揉之。再以草烏、細辛、防風等分,末,縫靴襪護膝內,久而自愈。遠行腳腫,搽鞋底,或水濕草鞋,糝之甘草,菊花,陳艾葉,作護膝帶之。
手足雁瘋方
側柏葉,敗舡灰
先將敗舡灰研末,桐油調擦。再將柏葉燒煙燻之,一、二次全愈。
治腳氣神效方
金銀藤,鬧洋花,二蠶花(各四兩),垂楊柳枝七寸長,取(二十一枝)
熬水熏洗。
腳軟病乃腎虛
淨杜仲一兩,寸斷去絲,半酒半水一大盞,煎服數劑,調理保中,即愈。
腿腫腹內成塊
用桃樹根(半斤),牛蒡子根,牛膝(各二斤)
慢火煎膏如飴,熱酒服,每服一匙,食前服。
脾傷冷積,凡脾家冷積,每食已輒胸滿不下,百藥不效者,兼治一切痰氣時驗。
真橘皮(一斤,柑橙勿用,去穰),甘草(四兩),鹽花(四兩)
水五碗,慢火煮三味令乾,焙為末。每服二、三錢,白滾水沖服,以解下穢物為度。
咯血吐血虛勞嗽神方
烏梅汁,梨汁,柿霜,白砂糖,白蜜,蘿蔔汁(各四兩),生薑(一兩),赤苓末(八兩),款冬花(乳汁浸干,二兩),紫菀末(二兩)
十味共入砂鍋內,熬成膏,丸如彈子大。每一丸,臨臥含化嚥下。
治吐血方,凡吐血切不可服藥,只自己小便一味,可以除根。
朝晨起身,將隔夜小便溺去,稍米食、點心,靜坐一室,不可說話,亦不可起立,惟閉目靜心。用藕二、三片,微搗,泡湯置壺內,隨斟隨飲,俟湯漸完,即欲小便。用潔淨大碗盛受,其色白如泉,味極淡,乘熱吃下。以南棗三枚咀嚼,自不噁心,吃後便可照常辦事,忌蔥姜椒蒜辛辣之物。飲之半月,即可除根矣。每逢節氣,照前飲幾日更妙。
勞虛病神效方,此方專治氣血兩虛,骨蒸勞熱,身體羸瘦,四肢痠軟,精神倦怠,腰痛脊疼,飲食不進,以及陰虛吐血、咳逆,一切不足弱症,服之屢效。症輕者,二、三料全愈,症重者,四、五料除根;即無病常服,可保身強神旺。此方極易極應,見者廣傳,功德無量。
枇杷葉(五十六片,新鮮者如無,乾者亦可,盛者多加,不咳嗽者不必用多。洗刷淨葉上毛),大梨(二個,深臍者佳,去皮切片用),白蜜半鍾(先熬滴水成珠,大便乾燥者多加,大便溏滑者不用),大棗(半斤,或黑圓徽棗皆可),建蓮肉(四兩,不必去皮)
白話文:
各種補遺
夏天時,古老的墳墓和深井中,都潛藏著一種陰寒之氣。如果進入這些地方,會讓人感到頭暈胸悶、突然昏倒甚至死亡。這時,應立即用井水潑灑患者的臉部,並抓住他的手腳,然後在肚臍左邊約兩寸的地方,用艾草灸十四壯。另外,將一兩生薑切碎,用一杯酒濃煎後服用。也可以用醋煮熱衣服,趁熱濕敷在抽筋的地方。再用濃鹽水浸泡手腳,並清洗胸腹,患者就能甦醒。這個方法記錄在《醫學入門》中。
不染楊梅瘡方
雄黃、川椒(各五錢)、杏仁(一百粒,去皮尖)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用燒酒調和麵粉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丸,用白開水送服。
廣瘡的傳染性極強,危害非常大。這個方子出自《醫宗金鑑》,叫做「護從丸」。凡是患有廣瘡的婦女和家屬,都應及早按照這個方子製作服用,以避免無辜受害。
鵝膝風
槐樹枝、松樹枝、芫花根
將以上藥材搗碎煎煮成藥汁,倒入一個較深的小盆中,讓膝蓋放在盆上熏蒸,再用被子蓋住,等到出汗後再按摩膝蓋。另外,將草烏、細辛、防風等藥材研磨成粉末,縫在護膝的布襪內,長期使用就能痊癒。如果遠行導致腳腫,可以把藥粉擦在鞋底,或者在濕草鞋上撒上甘草、菊花、陳艾葉,作為護膝穿戴。
手足雁瘋方
側柏葉、破船灰
先將破船灰研磨成粉末,用桐油調和後塗抹在患處。然後用燃燒的柏葉煙燻患處,一兩次就能痊癒。
治腳氣神效方
金銀花藤、鬧洋花、二蠶花(各四兩)、垂楊柳枝(七寸長,共二十一枝)
將以上藥材熬水熏洗。
腳軟病乃腎虛
淨杜仲一兩,切成一寸長的段,去除絲狀物,用半酒半水煎煮一大碗,服用數劑,調理保養身體,就能痊癒。
腿腫腹內成塊
桃樹根(半斤)、牛蒡子根、牛膝(各二斤)
將以上藥材用慢火熬煮成膏狀,像麥芽糖一樣。用熱酒送服,每次一湯匙,飯前服用。
脾傷冷積
凡是脾胃虛寒,導致食物積滯,每次吃飯後都覺得胸悶難消,吃很多藥都沒效果的人,可以嘗試這個方法,同時也能治療各種痰氣。
真橘皮(一斤,柑橘和橙子不要用,需去除白色的絲絡)、甘草(四兩)、鹽花(四兩)
用水五碗,用慢火煮這三味藥,煮到快乾時,將藥材烘乾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三錢,用白開水沖服,以排出穢物為度。
咯血吐血虛勞嗽神方
烏梅汁、梨汁、柿霜、白砂糖、白蜜、蘿蔔汁(各四兩)、生薑(一兩)、赤苓末(八兩)、款冬花(用乳汁浸泡後曬乾,二兩)、紫菀末(二兩)
將以上十味藥材一起放入砂鍋中,熬製成膏狀,捏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臨睡前含服一丸,慢慢嚥下。
治吐血方
凡是吐血的人,切記不要亂吃藥,只喝自己的小便,就能徹底治好。
早晨起床後,先將隔夜的小便排掉。然後吃些米飯或點心,在一個安靜的房間內靜坐,不要說話,也不要站立,只要閉目養神。將兩三片藕稍微搗碎,用熱水浸泡,放在壺中,隨時倒出來喝。等藕湯快喝完時,就會想小便。用乾淨的大碗接住小便,這時的小便顏色像泉水一樣清白,味道也很淡,趁熱喝下。然後吃三顆南棗,咀嚼吞下,這樣就不會感到噁心,吃完後就可以正常做事。忌吃蔥、薑、辣椒、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喝半個月就能痊癒。每逢節氣時,按之前的方法再喝幾天效果更好。
勞虛病神效方
這個方子專門治療氣血兩虛、骨蒸勞熱、身體消瘦、四肢痠軟、精神疲憊、腰痛背痛、食慾不振,以及陰虛吐血、咳嗽等各種虛弱不足的症狀,服用後效果很好。症狀輕的,服用二、三劑就能痊癒,症狀重的,服用四、五劑也能根治。即使沒有生病,經常服用也能保證身體強壯、精神旺盛。這個方子非常容易製作,效果也很好,希望看到的人能廣為傳播,功德無量。
枇杷葉(五十六片,新鮮的最好,沒有新鮮的也可以用乾的,如果病情嚴重可以多加,不咳嗽的人可以少用。將葉子上的絨毛洗刷乾淨)、大梨(兩個,選深蒂的比較好,去皮切片使用)、白蜜半碗(先熬煮到滴在水中成珠,大便乾燥的人可以多加,大便稀溏的人不用)、大棗(半斤,或用黑圓徽棗都可以)、建蓮肉(四兩,不用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