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雜症要義》~ 產後心腹諸痛

回本書目錄

產後心腹諸痛

1. 產後心腹諸痛

「產後心腹諸病,若非風冷客之,飲食停之,則為瘀血凝積。然產後中氣虛寒,多致暴痛,直各審其因而藥之。大法:風寒者,口鼻氣冷。停食者,吞酸滿悶。俱用二香散主之。瘀血者,轉側若刀錐之刺,手不可按,痛而不移,失笑丸主之。中氣虛寒者,腹中冷痛,按之稍止,熱物熨之,稍松,理中湯加桂心主之。

若小腹痛,氣自臍下逆沖而上,忽聚忽散者,此瘕氣也,橘核丸主之。若小腹痛處有塊,不可手按,此瘀血壅滯,有曰兒枕痛,並用前失笑丸。瘀血行而痛止矣。」

白話文:

產後女性若出現心腹各類病症,若非風寒入侵,飲食停滯,則多半是瘀血積聚所致。然而產婦體質虛弱,中氣不足,容易感受寒氣而造成腹部劇烈疼痛。因此,需根據不同病因進行治療。

主要治療方法:

  • 風寒者: 口鼻吹冷氣,可用二香散治療。
  • 停食者: 吞酸、腹脹,可用二香散治療。
  • 瘀血者: 翻身時如同刀刺般疼痛,按壓時疼痛加劇,且疼痛部位固定,可用失笑丸治療。
  • 中氣虛寒者: 腹部冷痛,按壓後稍緩解,熱敷後也稍有緩解,可用理中湯加桂心治療。

其他病症:

  • 瘕氣: 小腹疼痛,氣逆衝向上,時聚時散,可用橘核丸治療。
  • 瘀血壅滯: 小腹痛處摸到硬塊,不可按壓,俗稱「兒枕痛」,也可用失笑丸治療。

結論: 只要針對病因,運用合適的藥物,瘀血消除,疼痛自然會消失。

風寒、停食兩症,辨之極明,所列二香散方,縮為小劑湯藥,用之屢效。慈按風寒、停食二者,隨症加藥,注於方下。

二香散,散寒消食。

砂仁,木香,黑姜,除皮,炙甘草(各一兩),香附(薑汁炒,三兩)

共為末,每服二錢、生薑湯調下。

兼風者必有外感,加炒過荊芥穗;兼寒者加紅豆蔻二三粒;兼食者加神麯、麥芽。

白話文:

風寒和停食這兩種病症,辨別起來非常清楚。這裡列出的二香散方,已經縮小成小劑量的湯藥,使用起來屢試不爽。慈按:風寒和停食這兩種病症,可以根據症狀加藥,藥物註明在下方。

二香散,具有散寒消食的功效。

砂仁、木香、黑姜去皮,甘草炙烤,各取一兩。香附用薑汁炒,取三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生薑湯調服。

如果患者兼有風寒症狀,就需要加用炒過的荊芥穗;如果兼有寒症,就需要加用紅豆蔻二三粒;如果兼有食積症狀,就需要加用神麴和麥芽。

瘀血一段,若在心坎骨上,危症也,生化湯加薑黃;在心之下、臍之上者,加延胡索;在臍之下者,加橘核、小茴香、砂仁。

中氣虛寒一段,重者用理中湯,輕者用白朮、神麯、蒸過良薑二三分。

小腹痛一段,即用橘核丸加熟地、小茴香、桂枝。

兒枕痛一段,不必用失笑丸,即用生化湯加小茴香、桂枝可也。

以上各症,十中九虛,若在二三日後,可酌加人參或代以熟地。

白話文:

瘀血如果在心臟附近,屬於危急狀況,可以服用生化湯加上薑黃。如果瘀血在心臟下方、肚臍上方,可以加延胡索;如果瘀血在肚臍下方,可以加橘核、小茴香和砂仁。

中氣虛寒,嚴重者使用理中湯,輕微者用白朮、神麴、蒸過的良薑,大約二到三分。

小腹疼痛,直接服用橘核丸加上熟地、小茴香、桂枝。

小孩枕頭痛,不用服用失笑丸,直接服用生化湯加上小茴香、桂枝即可。

以上各種情況,十次有九次都是虛症,如果兩三天後症狀沒有改善,可以酌量添加人參,或者用熟地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