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雜症要義》~ 大便不通(大小腸交 遺屎 脫肛) (2)
大便不通(大小腸交 遺屎 脫肛) (2)
1. 大便不通(大小腸交 遺屎 脫肛)
「遺屎有二症,一因脾胃虛弱,倉廩不固,腸滑而遺者;一因火性急速,逼迫而遺者,宜分別治之。脾虛,理中湯。火盛,芍藥甘草湯加黃連。」
此症屬虛者多,屬熱者少,屬熟者後列之方加槐花、澤瀉可也。屬虛者急當澀腸固氣,歸脾湯加肉豆蔻、慄殼、澤瀉,甚者加赤石脂、糯米,萬論是虛是熱,澤瀉必不可少,蓋小便利大便方實也。
「脫肛亦有二症,一因氣盛下陷而脫者,補中益氣湯;一因腸胃有火,腫脹下脫者,四物加升麻黃芩荷葉之屬。」
脫肛一症,各家所論,紛紜不一,有主氣陷者,有主濕熱者,其實虛者居多,二者相兼之症更多也。初起或當用清,若清之三五服不愈者,仍以固氣為主,所謂陷者舉之也。應用升麻、秦艽、荷葉等藥,加入補入益氣湯內,《景岳全書》立有專門,一以補氣為主,《臨症指南》亦然,即治濕熱方內,必加人參,更有補脾溫腎這法,可知此症,斷不一味清涼也。《本草綱目》附方,鱉頭焙焦為末,黃酒沖服,每獲奇效,可與補中益氣湯輪流間服。
此症大便滑順者易治,用藥收攝之後,大便不甚努力,則收者不復則脫矣。若大便乾燥者,必努力而後出,則肛門隨收隨脫,多成敗症。故只可固氣,不可澀腸,赤石指、龍骨、訶黎勒、肉豆蔻、粟殼、連蕊皆不可用也。
白話文:
大便不通(大小腸交錯、遺屎、脫肛)
遺屎
遺屎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脾胃虛弱,導致消化功能不佳,腸道鬆弛而無法控制排便;另一種是因為體內火氣太旺盛,迫使大便快速排出而導致遺屎。針對這兩種情況要分別治療。如果是脾虛引起的,可以用理中湯來調理。如果是火氣旺盛引起的,可以用芍藥甘草湯加上黃連來治療。
這種遺屎的情況,大多屬於虛證,屬於熱證的比較少,對於熱證,後面會列出的藥方可以加上槐花、澤瀉。如果是屬於虛證,要趕緊收斂腸道、固澀氣機,可以用歸脾湯加上肉豆蔻、慄殼、澤瀉,如果情況嚴重,可以再加赤石脂、糯米。無論是虛證還是熱證,澤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可以幫助小便順暢,間接幫助大便成形。
脫肛
脫肛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氣虛下陷導致脫肛,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另一種是因為腸胃有火,導致腫脹而下脫,可以用四物湯加上升麻、黃芩、荷葉等藥來治療。
對於脫肛這個問題,各家醫學理論說法不一,有的認為是氣虛下陷導致,有的認為是濕熱導致,其實大多數情況是虛證,也有很多是虛實夾雜的情況。剛開始發病的時候或許可以用清熱的藥,但如果清熱藥用了三五帖都沒效,還是要以固氣為主,所謂的下陷要用提升的方法來治療。可以使用升麻、秦艽、荷葉等藥,加入補中益氣湯中。《景岳全書》有針對脫肛的專門論述,主要以補氣為主,《臨症指南》也是這樣認為,即使是治療濕熱的藥方,也一定要加入人參,甚至還有補脾溫腎的方法,可見這個病不能單純用清涼的藥物來治療。《本草綱目》中記載一個偏方,將鱉頭烤焦磨成粉,用黃酒沖服,常常能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和補中益氣湯交替服用。
脫肛的病人,如果大便排得順暢比較容易治療,用藥收斂之後,大便不需太用力就能排出,這樣肛門收縮的功能才不會再度失效而導致脫肛。如果大便乾燥,必須用力才能排出,肛門就會隨著用力而脫出,這樣的情況大多會變成難治的病症。所以對於這種情況,只能用固氣的方法,不能用收澀腸道的方法,像赤石脂、龍骨、訶黎勒、肉豆蔻、粟殼、連蕊這些藥都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