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雜症要義》~ 積聚

回本書目錄

積聚

1. 積聚

「積者,推之不移,成於五臟,多屬血病;聚者,推之則移,成於六腑,多屬氣病。」

既曰積聚,必有物焉,斷非虛氣,若只虛氣。仍是氣鼓也;但當認氣中有物,不可直指為氣病,一味消耗。

「治積聚者,當按初中末之三法焉。邪氣初客,積聚未堅,宜直消之,而後和之。若積聚日久,邪盛正虛,法從中治,須以補瀉相兼為用。若塊消及半,便以末治,即住攻擊之藥,但和中養胃,導達經脈。俾榮衛流通,而塊自消矣。更有虛人患積者,必先補其虛、理其脾,增其飲食,然後用藥攻其積,斯為善治,此先補後攻之法也。初治,太無神功散主之;中治,和中丸主之;末治,理中湯主之。

予嘗以此三法,互相為用,往往有功。」

篇中所分初中末三法,至精至當,導達經脈、調理脾胃二法,深合經旨,但後列之方,尚未全備。此門各書議論不一,景岳主補,斷不有遵,惟《東垣十書》內巴豆法最善,巴豆雖有大毒,削堅之力甚猛,用後即飲黑豆湯速解其毒,使無傷脾胃。仍應詢問病人,得病之初,因食某物而得,即用某物燒灰,加入丸內,每有奇效。

《本草綱目》中古方甚多,皆可擇用。

和中丸

白朮(陳土炒,四兩),扁豆(炒,三兩),伏苓(一兩五錢),枳實(麵炒,二兩),陳皮(三兩),神麯(炒黑),麥穿(炒),山楂(炒),香附(薑汁炒,二兩),砂仁(一兩五錢),半夏(薑汁炒,一兩),丹參(酒蒸,二兩),五穀蟲(酒拌炒焦黃色,三兩。)

荷葉一枚,煎水疊為丸。每日上午下午開水下二錢。此方不寒不熱,和平之治法也。

書云:肝之積,在左肋下,名曰肥氣。加柴胡、龜甲、青皮、莪朮;肺之積,在右肋下。名曰息賁。加自蔻仁、桑白皮、鬱金;心之積。起臍上,上至心下,大如臂,名曰伏梁。加石菖蒲、厚朴、紅花、莪朮;脾之積,在胃脘,腹大如盤,名曰痞氣。加厚朴;腎之積,在臍下,發於小腹,上衝心而痛,名曰奔豚。

另用奔豚丸主之;熱積,加黃連、黃芩;寒積,加肉桂,乾薑,附子;酒積,加葛根;痰積,加半夏;水積,加桑白皮,赤小豆;血積,加桃仁,紅花,乾漆;肉積,加阿魏,山楂。

按部認痛,按經用藥之法甚善,不但積聚氣鼓一門,一切疝氣癥瘕等症,無不當遵。宜細細問明部位為要。如系男子之病,用手親揣,更無錯誤。

奔豚丸

川楝子(煨、去肉,一兩),茯苓,桔子(鹽酒炒,各一兩五錢),肉桂(三錢),附子(炮),吳茱萸(湯泡七次,各五錢),荔枝子(煨,八錢),小茴香,木香(各七錢)

熬砂糖為丸。每服二錢,淡鹽湯下。若有熱者,去附桂。

此方用藥簡淨,不止專治奔豚,凡疝氣癥瘕一切下元寒冷之症,皆宜。惟非極寒,不可輕用附子。方內少沉香、牛膝二味,不能達會陰穴,但非中氣極虛之人,可酌加之。又方內少陰分藥,初服恐其發燒及便結煩渴,雖不宜用熟地,枸杞、沙苑子、巴戟天可酌加之。

奔豚者,即寒瘕上衝之症,皆屬肝腎虛寒而滯者,非奇病大病,暖而宣之即開。

白話文:

標題:[積聚]

內容翻譯如下:

「積」是指推不動的硬塊,通常與五臟有關,多數是血液方面的問題。「聚」則是可以推動的腫塊,與六腑相關,多爲氣的問題。

既然提到積聚,必定有所實體存在,並非只是虛氣。如果僅是虛氣,那就是氣鼓了;但是應該認識到氣中帶有實體,不可直接斷定爲氣病,一味消耗。

「治療積聚的方法,應遵循初期、中期和末期三個階段。當邪氣剛侵入,積聚尚未堅固時,應直接消散,而後調和。如果積聚時間長,邪氣盛而正氣虛,治療方法應從中進行,需補瀉並用。如果腫塊消減了一半,就進入末期治療,停用攻擊性的藥物,改爲調和中氣、養胃,疏通經脈。使氣血流通,腫塊自然會消失。對於體質虛弱的人患有積聚,必須先補虛,調理脾胃,增加飲食,然後用藥來攻積,這是先補後攻的療法。初期治療,使用太無神功散;中期治療,使用和中丸;末期治療,使用理中湯。

我曾以此三種方法交替使用,往往有良好的效果。」

文章中分爲初期、中期和末期三個階段的療法非常精準,疏通經脈和調理脾胃的兩個方法,非常符合中醫原理,但後列的藥方尚未完全完備。這門學科的各書籍觀點不一,張景嶽主張補法,但不一定都遵循,只有《東垣十書》中的巴豆法最好,巴豆雖然有毒性,但其消堅的能力非常強,使用後立即喝黑豆湯迅速解毒,以免傷害脾胃。同時,應詢問患者在患病初期,是因爲食用什麼導致的,就用那種食物燒成灰,加入藥丸內,常有奇效。

《本草綱目》中有很多古方,都可以選擇使用。

和中丸

包含白朮(陳土炒,四兩)、扁豆(炒,三兩)、伏苓(一兩五錢)、枳實(面炒,二兩)、陳皮(三兩)、神曲(炒黑)、麥芽(炒)、山楂(炒)、香附(薑汁炒,二兩)、砂仁(一兩五錢)、半夏(薑汁炒,一兩)、丹參(酒蒸,二兩)、五穀蟲(酒拌炒至焦黃色,三兩)。

荷葉一枚,煎水製成丸。每天早晚開水送服二錢。這個藥方不寒不熱,是平和的治療方法。

書中說:肝臟的積聚在左肋下,名爲「肥氣」。可加柴胡、龜甲、青皮、莪術;肺部的積聚在右肋下,名爲「息賁」。可加白蔻仁、桑白皮、鬱金;心臟的積聚,從臍上到心下,大如手臂,名爲「伏梁」。可加石菖蒲、厚朴、紅花、莪術;脾臟的積聚在胃脘,腹部膨大如盤,名爲「痞氣」。可加厚朴;腎臟的積聚在臍下,從小腹發出,上衝心而痛,名爲「奔豚」。

另外使用奔豚丸;熱積,加黃連、黃芩;寒積,加肉桂,乾薑,附子;酒積,加葛根;痰積,加半夏;水積,加桑白皮,赤小豆;血積,加桃仁,紅花,乾漆;肉積,加阿魏,山楂。

按壓疼痛部位,按照經絡用藥,這種方法非常好,不僅適用於積聚氣鼓,所有疝氣、癥瘕等疾病,都應該遵循。應詳細詢問清楚疼痛的部位,這是關鍵。如果是男性的疾病,可以用手親自觸摸,更不會出錯。

奔豚丸

川楝子(煨、去肉,一兩)、茯苓、桔梗(鹽酒炒,各一兩五錢)、肉桂(三錢)、附子(炮)、吳茱萸(湯泡七次,各五錢)、荔枝子(煨,八錢)、小茴香、木香(各七錢)

熬砂糖製成丸。每次服用二錢,淡鹽水送服。如果有熱象,去掉附子和肉桂。

此方用藥簡潔,不僅專治奔豚,所有疝氣、癥瘕以及所有下元寒冷的病症,都適合。除非極寒,否則不要輕易使用附子。方中缺少沉香、牛膝兩種藥材,無法到達會陰穴,但如果不是中氣極度虛弱的人,可以適量添加。此外,方中缺少陰分的藥物,初次服用可能會引起發燒或便祕口渴,雖然不宜使用熟地,但枸杞、沙苑子、巴戟天可以適量添加。

所謂奔豚,就是寒瘕上衝的症狀,都屬於肝腎虛寒導致的滯留,並非奇異或嚴重的疾病,只要溫暖並宣導,就會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