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雜症要義》~ 瘧疾
瘧疾
1. 瘧疾
「瘧者,暴瘧之狀,因形而得名也。經曰:陰陽相搏而瘧作矣。陰搏陽而為寒;陽搏陰而為熱。如二人交爭,此勝則彼負,彼勝則此負,陰陽互相勝負,故寒熱並作也。善治瘧者,調其陰陽,平其爭勝,察其相兼之症,而用藥得宜,應手可愈。大法:瘧疾初起,香蘇散散之,隨用加減小柴胡湯和之。
二三發後,止瘧丹截之。久瘧脾虛,六君子湯加柴胡補之。中氣下陷,補中益氣湯舉之。元氣既回,瘧症自止。書云:一日一發者,其病淺,兩日一發者。其病深,三日一發者,其病尤深。然而寒熱往來,總在少陽,久而不愈,總不離乎脾胃。蓋胃虛亦惡寒,脾虛亦發熱也,疏理少陽,扶助脾胃,治瘧無餘蘊矣。
白話文:
瘧疾,因其發作時症狀突然猛烈而得名。古籍記載:「陰陽相搏而瘧作矣。」陰氣侵襲陽氣導致發寒,陽氣反擊陰氣則發熱。就像兩個人爭鬥,一方勝出則另一方失敗,陰陽互相消長,所以瘧疾表現為寒熱交替。
治療瘧疾的關鍵在於調節陰陽平衡,使陰陽不再互相爭鬥,並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用藥。常用的方法是:瘧疾初期,服用香蘇散,再搭配加減小柴胡湯治療。
瘧疾發作兩三次後,用止瘧丹截斷病程。如果長期患病導致脾虛,則用六君子湯加柴胡補益脾氣。若中氣下陷,則用補中益氣湯扶正。元氣恢復後,瘧疾自然消失。
古書記載:一日發作一次的瘧疾較輕,兩日發作一次的較重,三日發作一次的則更嚴重。雖然寒熱交替,但病根都在少陽經,久治不愈則往往與脾胃虛弱有關。因為胃虛也會怕冷,脾虛也會發熱,所以疏通少陽經,補益脾胃,就能徹底治癒瘧疾。
」
瘧症寒熱往來,不離少陽,《醫門法律》論之甚詳。邵新甫注《臨症指南》乃神而明之之言,初學者其可舍有定之津梁而望海茫茫也。惟此篇名目未分,須遵各書表而出之:熱而無寒者,癉瘧也。主以知母、花粉、竹葉、麥冬;重者加石膏,更遵《本草綱目》用豌豆苗,古方稱為翹搖者也,立見神效。
心煩溺赤、熱多寒少、多暈目昏、六月以前得者,溫瘧也;主以連翹、竹葉、桑葉、花粉、黃芩、女貞;盛暑而發者,暴瘧也。照溫瘧法,多用竹葉、荷葉、香薷,加西瓜水同煎更效。舌白身重、四肢寒者,濕瘧也。主以草果、厚朴,甚者用蒼朮。
白話文:
瘧疾的寒熱交替,總是與少陽經有關,這點《醫門法律》已經詳細論述了。邵新甫在《臨症指南》上的注解實在是精妙透徹,初學者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沒有固定航線指引,而這篇文章就如同固定的航道,讓初學者可以順利航行。不過,這篇文章的內容沒有明確區分,需要依照其他書籍的分類標示才能了解。
熱症發作但沒有寒症的,叫做癉瘧。主要用知母、花粉、竹葉、麥冬治療;病情嚴重者,要加石膏,並遵照《本草綱目》使用豌豆苗,古方稱為翹搖,效果立竿見影。
心煩意亂、口渴、熱症發作多於寒症、容易頭暈目眩、在六月之前發病的,叫做溫瘧。主要用連翹、竹葉、桑葉、花粉、黃芩、女貞治療。在盛夏發病的,叫做暴瘧。治療方法和溫瘧相似,但要多用竹葉、荷葉、香薷,再加上西瓜水一起煎煮效果更佳。舌苔白、身體沉重、四肢冰冷的,叫做濕瘧。主要用草果、厚朴治療,病情嚴重者用蒼朮。
肝脾肺腎不和,皆能為瘧,雖不離手少陽,而有某經之症,須加某經之藥,無論燥濕寒熱,必佐利痰,熱痰用竹瀝,濕痰用半夏;補虛用參、術而不用黃耆,驅寒用薑、桂而不用附子,消積用山楂而不用大黃;總不可輕用常山截止,使邪氣內攻也。
止瘧丹
治瘧症二三發後、以此止之、應手取效。
白話文:
肝、脾、肺、腎功能失調,都可能導致瘧疾。雖然瘧疾主要由少陽經引起,但也會出現其他經絡的症狀,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經絡,加入相應的藥物。無論是燥熱、濕寒,都要輔助化痰,熱痰用竹瀝,濕痰用半夏;補虛用人參、白術,不用黃芪;驅寒用生薑、桂枝,不用附子;消積用山楂,不用大黃;總之,不可輕易使用常山,以免邪氣內攻。
這個藥方叫做瘧丹,適用於瘧疾發作兩三次後,可以迅速止住病症,效果顯著。
常山(火酒炒),草果仁(去殼),半夏曲(薑汁炒),香附米(酒炒),青皮(去穰醋炒,各四兩)
真六神麯十二兩為末、用米飲煮糊為丸、如彈子大、硃砂為衣、輕者一丸、重者二丸、紅棗五六枚、煎湯化下。
清晨面東空腹服。
此法非十餘發後,斷斷不可輕用,嘗見邪氣內攻,壞在頃刻也。
白話文:
將常山用火酒炒過,草果仁去殼,半夏曲用薑汁炒,香附米用酒炒,青皮去瓤用醋炒,每樣藥材各取四兩。真六神麯磨成粉,用米湯煮成糊狀,捏成彈子大小的丸子,外面裹上一層硃砂,輕症患者服用一丸,重症患者服用兩丸,再配紅棗五六枚,煎湯服用。每天清晨面向東方,空腹服用。此法不可輕易使用,最好在連續服用十多次後才使用,否則容易被邪氣入侵,造成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