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 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 五 (5)

1. 卷 五

脈常浮,二臟俱有相火,動於腎者猶龍火出於海,動於肝者猶雷火出於澤,

龍起而火隨,風發而水隨,今水從風,是以腎與肝並浮,猶言腎脈本沉,

因從肝化而與之俱浮也,所以水腫又未有不由於肝盛。經又曰三焦為決瀆之官,

水道出焉者,氣化也,氣即是火,三焦病,氣滿,小腹光堅,不得小便,

溢則水流作脹,以火衰則水勝也,所以水腫又未有不由於三焦病。

夫既明其水之所由來,當必稔乎水之所由治,其一為水腫之常法,腫在腰以上者,

宜發汗,即經所謂開鬼門也(鬼門,即腠理,宜麻黃、羌活、防風、柴胡、牛蒡子、

蔥白、忍冬藤以開之,或用柳枝煎湯洗;)腫在腰以下者,宜利小便,

即經所謂潔淨府也(淨府,即膀胱,宜澤瀉、木通、香茹、甘草、燈心、冬葵子、

蜀葵子、葶藶、防己、崑布、海藻、海金沙、赤小豆、茯苓、豬苓、青蛙、海蛤、

白螺、鯉魚,鯽魚、白魚、鱸魚、綠頭鴨,秋石代鹽,以潔清之;)上下分消,

使陰陽平治,水氣可去,即經所謂去菀陳莝是也(菀者積也,陳者久也,莝者腐也,

宜甘遂、芫花、大戟、牽牛子、續隨子,同大麥麵作麵食,或商陸同赤粳米作飯,

日食大效,或郁李仁酒服七七粒,或末之和麵作餌食,或老絲瓜巴豆拌炒,

又同陳粳米炒,去巴豆丸服。)然皆治其標而已,尤當理氣養脾,

以治其本(治本宜參朮健脾丸,)使脾氣實而健運,則水自行,故宜以參朮為君,

更視水之所屬,或為陰,或為陽,加減治之。說病水者,脾必虛故必健脾為主也,

其一治水腫太甚者,權宜之法,大抵水腫,多由肝盛脾弱之人,

肝盛則觸怒益脹而干於脾,脾弱則食傷不化而生濕,濕鬱甚則化為水,上至頭,

下至足,中滿身之前後,浮腫如匏,寒冷如石,行坐臥起不安,

本宜專利小水以除其腫,但腫勢太甚,內而膀胱,外而陰囊,相連緊急,道路阻塞,

即欲利小便,苦無一線之通,惟宜權開大便以逐水,隨下而隨補(逐水宜硝黃等,

補救宜參朮等,)漸漸調理可痊。若腫不極甚,只宜利小水以治標,養脾胃以治本。

而水有陰陽之別,陽水多外因,或涉水冒雨,或感風寒暑濕,其腫先現上體,

其脈沉數,其症兼發熱煩渴,溲赤便秘(輕則四磨湯、五苓散,重則疏鑿飲子;

)陰水多內因,因飲水及茶酒,飢飽勞役房勞,其腫先現下體,其脈沉遲,

其症兼身涼不渴,溲清便利或溏(宜實脾飲,)或小便照常,時赤時不赤,

晚則微赤卻不澀,亦屬陰也(宜先用木香、香附、烏藥、茯苓、豬苓等,次進復元丹,

)未可驟補,宜分次第治之。有一身惟面與足腫,早則面甚,晚則足甚,

面腫為風(宜白蒺藜、益母草、杏仁、葶藶、防風、崑布、甘遂、鬱李仁,

白話文:

脈象常常呈現浮脈,代表兩個臟腑都有相火存在。相火在腎臟發動時,就像龍火從海中竄出;在肝臟發動時,就像雷火從沼澤中爆發。

龍一動,火就跟著起來;風一颳起,水就跟著湧動。現在的情況是水隨著風而動,因此腎脈和肝脈都呈現浮脈,這就好比腎脈本來是沉脈,但因為受到肝的影響而一起浮起來。所以水腫的問題,很少不是因為肝氣過盛造成的。另外,經書又說三焦是疏通水道的官員,水液由此排出,這是氣化的作用,而氣就是火。三焦如果生病,氣就會脹滿,導致小腹緊繃發亮,小便排不出來。如果水液溢出,就會形成水腫。這是因為火氣衰弱,導致水氣旺盛的緣故。所以水腫的問題,也很少不是因為三焦功能失常造成的。

既然已經明白水腫的來源,就應該熟悉如何治療水腫。治療水腫,一般的方法是:腫脹在腰部以上的人,應該使用發汗的方法,也就是經書上說的「打開鬼門」。(鬼門指的是皮膚的毛孔。可以使用麻黃、羌活、防風、柴胡、牛蒡子、蔥白、忍冬藤來疏通毛孔,也可以用柳枝煎湯來清洗。)腫脹在腰部以下的人,應該使用利小便的方法,也就是經書上說的「清潔淨府」。(淨府指的是膀胱。可以使用澤瀉、木通、香茹、甘草、燈心、冬葵子、蜀葵子、葶藶、防己、昆布、海藻、海金沙、赤小豆、茯苓、豬苓、青蛙、海蛤、白螺、鯉魚、鯽魚、白魚、鱸魚、綠頭鴨,以及秋石代替鹽來清潔膀胱。)將水氣從上下兩個方向分開消除,使陰陽平衡,水腫就能消退,這就是經書上說的「去除積累的、陳舊的、腐敗的東西」。(積累是指水液堆積,陳舊是指水腫時間長久,腐敗是指水腫造成的組織損壞。可以使用甘遂、芫花、大戟、牽牛子、續隨子,和大麥麵做成麵食,或是用商陸和赤粳米煮飯,每天食用效果顯著。也可以用鬱李仁泡酒服用七七粒,或是磨成粉和麵做成點心,或是用老絲瓜和巴豆一起拌炒,再和陳粳米一起炒過,去除巴豆後製成藥丸服用。)然而這些都只是治療表面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理氣養脾,才能治本。(治療根本的方法可以使用參朮健脾丸。)要使脾氣強壯、運化功能正常,水液自然就能正常代謝,所以應該以人參和白朮作為主要藥物,再根據水腫的陰陽屬性來加減藥物。凡是提到水腫,一定是脾氣虛弱的緣故,所以一定要以健脾為主。

另一種情況是治療水腫非常嚴重的人,這是一種權宜之計。一般來說,水腫多半發生在肝氣旺盛、脾氣虛弱的人身上。肝氣旺盛就會容易發怒,導致水腫加劇並影響脾臟;脾氣虛弱就會因為飲食不消化而產生濕氣,濕氣鬱積嚴重就會化為水。水腫的範圍從頭到腳,身體前後都腫脹得像匏瓜一樣,而且感覺寒冷如石頭,讓人坐立難安。本來應該專門利小便來消除水腫,但由於水腫太過嚴重,內部膀胱,外部陰囊都緊繃連成一片,水液通道完全阻塞,就算想要利小便,也找不到一絲通暢的道路。這時只能權宜之計,先用瀉藥來排出大便,藉此來排除水液,在排水的同時也要補氣。(排水時可以使用硝石和黃等瀉藥,補氣時可以使用人參和白朮等補藥。)慢慢調理,就可以痊癒。如果水腫不是很嚴重,只需要用利小便的方法來治標,用養脾胃的方法來治本。

水腫有陰陽之分。陽水多半是外在因素引起的,像是涉水淋雨,或是感受風寒暑濕等,水腫通常先從上半身出現,脈象是沉而數,症狀兼有發熱煩渴、小便赤紅和大便秘結。(輕微的可以使用四磨湯或五苓散,嚴重的可以使用疏鑿飲子。)陰水多半是內在因素引起的,像是飲水過多、喝茶喝酒、過飢過飽、勞累過度或房事不節等。水腫通常先從下半身出現,脈象是沉而遲,症狀兼有身體發涼不渴,小便清澈且次數多,或是有腹瀉。(可以使用實脾飲。)有時候小便正常,有時又呈現赤紅,晚上稍微赤紅但不澀滯,這也屬於陰水。(應先使用木香、香附、烏藥、茯苓、豬苓等藥物,之後再服用復元丹。)不能馬上就使用補藥,應該按照順序治療。還有一種情況是只有臉部和腳部腫脹,早上臉腫得很嚴重,晚上腳腫得很嚴重,臉腫多半是因為風引起的。(可以使用白蒺藜、益母草、杏仁、葶藶、防風、昆布、甘遂、鬱李仁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