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六 (20)
卷二十六 (20)
1. 卷二十六
山藥膏〔又〕生山藥一塊 萆麻子三個 各去皮,研勻攤貼,如神。
加味小胃丹〔又〕南星 半夏各二兩半俱用白礬皂角薑汁水煮十五次 桃仁杏仁俱
用白礬皂角水泡 紅花 陳皮 白朮白芥子 枳實礬水泡半日炒 蒼朮米泔白礬皂角水
浸一宿炒各二兩 薑汁、竹瀝煮神麯丸。
此方兼治中風痰痞積,眩暈,喉痹,淡薑湯下。癱瘓不語,濃薑湯下。痞塊、頭風、
頭痛,臨臥、食後服,神效。
竹瀝達痰丸〔又〕大黃 黃芩各八兩 沉香五錢 人參 白朮 茯苓 陳皮甘草
半夏各三兩 礞石焰硝煅過一兩 以竹瀝、薑汁和如稀糊,磁器內曬乾,又研細,
又以竹瀝、薑汁和曬,共三次,再研,仍以竹瀝、薑汁和丸,每服百丸,米湯下。
此方治有痰而氣弱者,能搜逐積痰從大便出,不損元氣,孕婦忌用。
梔子清肝湯〔瘰癧〕 山梔 柴胡丹皮各一錢 茯苓 川芎 白芍 當歸 牛蒡
子各七分 甘草五分
此方專治三焦及膽經血虛,肝火風熱,耳內瘡或癢,或頸項胸乳等處作痛,
或寒熱晡甚,自汗口苦,或目唇搐動等症。
東垣連翹散堅湯〔又〕柴胡錢二分 龍膽草酒炒四次 土瓜根酒炒各一錢黃芩酒炒
七次七分 生黃芩 歸尾 廣皮三棱酒炒 連翹 白芍各五分 炙草三分黃連酒炒二
次 製蒼朮各二分 水煎,食後臥下,足高頭低乘熱每含一口,作十數次咽下,
務使藥氣上留,仍以十倍煉蜜作丸服。此方治凡耳下至缺盆肩上生瘡,堅硬如石,
動之無根,名曰馬刀,屬少陽經,已破未破,並皆治之,及頸項瘰癧。
小犀角丸〔又〕犀角 黑牽牛半生半炒 青皮 陳皮各一兩 連翹五錢 用皂角二條,
去皮弦子泡捶,以布絞汁一碗,又用鮮薄荷二斤,打汁同熬膏為丸,每食後,
連翹煎湯服三十丸,間以薄荷湯服。
此方常服能除根,諸癧並治,應效如神。
內消丸〔又〕青皮 陳皮各二兩牽牛八兩取頭末二兩 皂角去粗皮搗碎,
薄荷葉各八兩,二味共用水一斗煮揉汁,去渣,慢火熬膏為丸,每三十丸,
食後荊芥湯下。此方治瘡腫初生,及瘰癧結核,熱毒鬱滯,服之內消,大有神效。
琥珀散〔又〕 白丑頭末 滑石僵蠶 黃芩各一兩 木通 連翹各七錢 枳殼 赤
芍 柴胡各五分 斑貓去足翅炒三錢甘草三錢 琥珀二錢 銼作六帖,水煎服。
化氣調經湯〔又〕廣皮二兩 酒香附 羌活 白芷各一兩 牡蠣 花粉 角刺 甘
草各五錢 每末二錢,酒下,日二服。
此方兼治流注。
夏活B草散〔又〕夏活B草末六錢甘草末一錢 每二錢,茶清下。又方,
取一兩煎服,虛者多服益妙,兼服十全大補湯加香附、遠志、貝母。
此方治瘰癧馬刀,退寒熱之聖藥也。
消毒化堅湯〔又〕炙草 龍膽草薄荷各四分 黃芩五分 花粉 白芍 元參各六分
白話文:
山藥膏 取新鮮山藥一塊和去皮的蓖麻子三個,分別研磨成粉,混合均勻後敷貼於患處,效果神奇。
加味小胃丹 將製南星和製半夏各二兩半,都用白礬、皂角和薑汁水煮過十五次;桃仁和杏仁都用白礬皂角水浸泡;紅花、陳皮、白朮、白芥子、枳實用礬水浸泡半日後炒過;蒼朮用米泔水、白礬皂角水浸泡一夜後炒過,以上各藥材都取二兩。然後用薑汁、竹瀝煮神麯製成藥丸。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中風引起的痰多、胸悶積滯、眩暈、喉嚨腫痛等症狀,用淡薑湯送服。對於癱瘓失語的患者,用濃薑湯送服。此外,對於痞塊、頭風、頭痛等症狀,在睡前或飯後服用,效果極佳。
竹瀝達痰丸 取大黃、黃芩各八兩,沉香五錢,人參、白朮、茯苓、陳皮、甘草、半夏各三兩,礞石、焰硝煅燒後取一兩。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用竹瀝和薑汁調和成稀糊狀,放入磁器中曬乾,再研磨成細粉,再用竹瀝和薑汁調和曬乾,如此重複三次。最後將粉末用竹瀝和薑汁調和成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用米湯送服。 此方適用於痰多且氣虛的患者,可以將體內積痰從大便排出,且不損傷元氣。孕婦忌用。
梔子清肝湯 取山梔子、柴胡、丹皮各一錢,茯苓、川芎、白芍、當歸、牛蒡子各七分,甘草五分。 此方專門治療三焦和膽經血虛、肝火風熱引起的耳內生瘡或發癢、頸項胸部或乳房等處疼痛、或寒熱潮熱、自汗口苦、或眼皮嘴唇抽搐等症狀。
東垣連翹散堅湯 取柴胡二分,用酒炒過的龍膽草四次和酒炒過的土瓜根各一錢,酒炒過的黃芩七次七分,生黃芩、歸尾、廣陳皮三棱(酒炒)各五分,連翹、白芍各五分,炙甘草三分,酒炒過的黃連二次,製蒼朮各二分。用水煎煮,在飯後臥床時,將頭放低,趁熱含一口藥液,分多次緩慢咽下,務必使藥氣停留在上部,然後再以十倍的煉製蜂蜜做成藥丸服用。此方治療耳朵下方至鎖骨上方、肩膀上長的瘡,質地堅硬如石,移動時感覺沒有根,稱為「馬刀」,屬於少陽經的病症。無論瘡是否破潰,都可以用此方治療,也適用於頸部淋巴結腫大。
小犀角丸 取犀角、黑牽牛(一半生用,一半炒過)各一兩,青皮、陳皮各一兩,連翹五錢。用皂角二條,去皮及筋,浸泡後搗碎,用布絞出汁一碗。再取新鮮薄荷二斤,打出汁,與皂角汁一同熬製成膏,做成藥丸。每次飯後,用連翹煎湯送服三十丸,並間隔服用薄荷湯。 此方經常服用可以根除病症,各種淋巴結腫大都可以治療,效果非常神奇。
內消丸 取青皮、陳皮各二兩,牽牛子八兩,取頭部磨成的細末二兩。皂角去除粗皮搗碎,薄荷葉各八兩。將皂角、薄荷兩味藥加水一斗煮,揉搓取汁,去除藥渣,用小火熬製成膏,做成藥丸。每次三十丸,飯後用荊芥湯送服。此方治療瘡腫初起、淋巴結腫大、熱毒鬱結等症狀,服用後能使腫塊消散,效果顯著。
琥珀散 取白牽牛子頭部磨成的細末、滑石、僵蠶、黃芩各一兩,木通、連翹各七錢,枳殼、赤芍、柴胡各五分,斑貓(去除足和翅膀後炒過)三錢,甘草三錢,琥珀二錢。將藥材切碎分為六份,用水煎服。
化氣調經湯 取廣陳皮二兩,酒製香附、羌活、白芷各一兩,牡蠣、花粉、角刺、甘草各五錢。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送服,每日兩次。 此方還能治療流注病症。
夏活B草散 將夏活B草磨成細末六錢,甘草磨成細末一錢,每次服用二錢,用茶水送服。另外,也可以取一兩煎服,身體虛弱的人可以多服用,效果更佳。同時還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並加入香附、遠志、貝母。 此方是治療淋巴結腫大(馬刀瘡)的良藥,也是退寒熱的聖藥。
消毒化堅湯 取炙甘草、龍膽草、薄荷各四分,黃芩五分,花粉、白芍、元參各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