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五 身形門 (20)
卷二十五 身形門 (20)
1. 卷二十五 身形門
青皮 豬苓
乳香落盞散〔過散〕粟殼 陳皮甘草 桔梗 柴胡 乳香
麻黃吳萸湯〔寒冷〕麻黃 吳萸升麻 蒼朮 羌活 藁本 柴胡 黃芩 黃連
黃柏 半夏 川芎 細辛 紅花 蔓荊子治眩暈方八
玉壺丸 〔風熱〕南星 半夏各一兩 天麻五錢 白面三兩 蜜丸,每三十丸,
先將水一碗煎滾下藥,浮即熱,輕輕撈起,薑湯下。
茶調散〔又〕方詳上。
導痰湯〔寒濕〕半夏四兩 南星枳實 赤苓 橘紅各一兩 炙草五錢 每末四錢,
加薑十片,食後煎服。
十全大補湯〔元虛〕人參 黃芪當歸 白朮 肉桂 白芍 熟地 茯苓 川芎 炙
草 薑 棗
補中益氣湯〔氣虛〕人參 黃芪當歸 白朮 柴胡 升麻 甘草 陳皮
四物湯〔血虛〕川芎 當歸 白芍 熟地
六君子湯〔挾痰〕人參 茯苓白朮 炙草 半夏 陳皮
二陳湯〔又〕茯苓 半夏 陳皮甘草治頭風方十九
茶調散〔偏正風〕方詳上。
透頂散〔搐鼻〕細辛二莖 瓜蒂七個 丁香三粒 糯米七粒 冰片 麝香各分半
先研藥細,後入冰麝研勻,每用豆部B,隨病人左右搐之,良久,出涎碗部B乃愈。
芎犀丸〔臭涕〕川芎 朱砂 石膏 片腦 人參 茯苓 炙草 細辛 犀角山梔
麥冬 阿膠
沈氏頭風丸〔兩邊痛〕煨天麻麩枳殼 酒白芍 炒黑瓜蔞仁 於朮炭各一兩 薑炒
半夏麯 煅蛤粉 炒焦棗仁各兩半黃連吳萸五錢同炒去萸 砂仁 甘菊 炙草各五錢
酒歸身四兩 沉香屑四錢 檀香屑三錢 金石斛三兩,黑棗肉二十枚,煎湯代水泛丸,
空心,大棗湯下二錢。
此餘自製方也,用之屢效。
全蠍散〔氣攻〕 全蠍二十一個地龍六條 土狗二個 五倍子五錢 為末,
酒調,攤貼太陽穴上。龍香散 〔痛極〕 地龍去土焙 乳香等分 為末,
每以一字作紙捻,燈上燒煙,以鼻㗜之。牛腦丹〔頭風〕 白芷、川芎各三錢,
為末,抹黃牛腦子上,磁器內加酒頓熟,乘熱食之,盡量一醉,醒則其病如失,
甚驗。乩仙方〔半邊痛〕詩曰︰辛本羌蠶荷半夏,防荊芎芷附天麻,
三分蘇草麻黃共,水酒煎時加細茶。
蓖麻子紙卷〔又〕蓖麻子去殼五錢 大棗去核十五個 共搗如泥,塗紙上,
用箸一只卷之,去箸納鼻中,良久取下,清涕即止。
沈氏荷葉湯〔雷頭風〕落帚子三錢 升麻 川芎 製茅朮各一錢 先將鮮荷葉一張
摺疊,不得扯碎,水二碗半,煎至二碗,再入藥,加生薑三片,煎七分服。
此餘自製方也,每用一二帖即愈。
清震湯〔又〕升麻 蒼朮 荷葉各四錢 食後服。
祛痰丸〔又〕薑製皂角 半夏各一兩 大黃酒浸紙包煨再浸煨三次二兩 橘紅 桔
梗 天麻各五錢 片芩七錢 薄荷三錢 青礞石 白芷 甘草各一錢 蒸餅丸,
白話文:
卷二十五 身形門
青皮 豬苓
乳香落盞散(藥粉)使用乳香、粟殼、陳皮、甘草、桔梗、柴胡和乳香。
麻黃吳萸湯 (針對寒冷症狀)使用麻黃、吳茱萸、升麻、蒼朮、羌活、藁本、柴胡、黃芩和黃連。
黃柏 半夏 川芎 細辛 紅花 蔓荊子治眩暈方八(治療眩暈的八種配方)使用黃柏、半夏、川芎、細辛、紅花和蔓荊子。
玉壺丸(針對風熱症狀)使用製過的南星和半夏各一兩,天麻五錢,白麵三兩,用蜂蜜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先將水煮滾,放入藥丸,藥丸浮起後立刻撈起,用薑湯送服。
茶調散 (另一種配方)詳細配方內容請參考之前。
導痰湯(針對寒濕症狀)使用半夏四兩,製過的南星、枳實、赤茯苓、橘紅各一兩,炙甘草五錢。每次用藥粉四錢,加入十片薑,飯後煎服。
十全大補湯(針對元氣虛弱)使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肉桂、白芍、熟地、茯苓、川芎、炙甘草,以及薑和紅棗。
補中益氣湯(針對氣虛)使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柴胡、升麻、甘草和陳皮。
四物湯(針對血虛)使用川芎、當歸、白芍和熟地。
六君子湯(針對兼有痰症狀)使用人參、茯苓、白朮、炙甘草、半夏和陳皮。
二陳湯(另一種配方)使用茯苓、半夏、陳皮和甘草,治療頭風病(頭痛)。
茶調散(針對偏頭痛和正頭痛)詳細配方內容請參考之前。
透頂散(用於吹入鼻孔)使用細辛二莖、瓜蒂七個、丁香三粒、糯米七粒,冰片和麝香各少許。先將藥磨成細末,再加入冰片和麝香混合均勻。每次用一點點藥粉,根據病人左右鼻孔輪流吹入,過一會兒,流出痰涎,病就痊癒。
芎犀丸(針對鼻涕有異味)使用川芎、朱砂、石膏、冰片、人參、茯苓、炙甘草、細辛、犀角、山梔子、麥門冬和阿膠。
沈氏頭風丸(針對兩側頭痛)使用煨過的天麻、麩炒過的枳殼、酒炒過的白芍、炒黑的瓜蔞仁、於朮炭各一兩,薑炒的半夏曲、煅蛤粉、炒焦的棗仁各兩半,黃連和吳茱萸五錢(一起炒過後去除吳茱萸),砂仁、甘菊和炙甘草各五錢。用酒浸過的當歸身四兩,沉香屑四錢,檀香屑三錢,金石斛三兩,黑棗肉二十枚。煎湯代替水來製作藥丸。空腹時,用大棗湯送服二錢藥丸。這是我(沈氏)自己製作的藥方,使用多次都有效。
全蠍散(針對氣攻導致的頭痛)使用全蠍二十一個、地龍六條、土狗二個、五倍子五錢,磨成藥粉,用酒調勻,塗抹在太陽穴上。
龍香散(針對劇烈疼痛)使用去除泥土並烘乾的地龍、乳香等份量磨成藥粉,每次取少量藥粉做成紙捻,點火燃燒產生煙霧,用鼻子吸入。
牛腦丹(針對頭風)使用白芷、川芎各三錢,磨成藥粉,塗抹在黃牛腦上,放在瓷器中加入酒燉熟,趁熱吃下,盡量喝醉,醒來後病痛就會消失,非常有效。
乩仙方(針對半邊頭痛)詩中說:使用辛夷、羌活、蠶砂、荷葉、半夏、防風、荊芥、川芎、白芷、附子、天麻,再加上少許蘇葉、甘草、麻黃,用水和酒一起煎煮,再加入少許茶。
蓖麻子紙卷(另一種方法)使用去除外殼的蓖麻子五錢,紅棗去核十五個,一起搗成泥狀,塗在紙上,用一根筷子捲起,取下筷子後,放入鼻孔中,過一會兒取出,清鼻涕就會停止。
沈氏荷葉湯(針對雷頭風,即劇烈頭痛)使用落帚子三錢、升麻、川芎、製過的茅朮各一錢。先將新鮮荷葉一張摺疊好(不要撕破),加兩碗半水煎煮至剩兩碗,再加入其他藥材,加三片生薑,煎煮至七分時服用。這是我自己製作的藥方,通常用一到兩帖就可痊癒。
清震湯(另一種配方)使用升麻、蒼朮、荷葉各四錢,飯後服用。
祛痰丸(另一種配方)使用薑製的皂角和半夏各一兩,大黃用酒浸泡後用紙包起來煨,反覆浸泡和煨三次,共二兩,橘紅、桔梗、天麻各五錢,片芩七錢,薄荷三錢,青礞石、白芷、甘草各一錢,將藥材磨成粉,用蒸餅做成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