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二十三 (20)
卷二十三 (20)
1. 卷二十三
舌卷而短,若唇青卵縮者必死,肝絕故也。《得效》曰:舌本爛,熱不止者逆。
《入門》曰:舌胎白而滑,以生薑蘸蜜擦之。若黃赤燥澀,以新青布蘸水頻擦之,
輕者易脫,重者難脫,必須大下之,津液還而苔自退矣。〔補斷舌法〕《回春》曰:
舌頭被人咬去,先以乳香、沒藥煎水噙口中,止痛後,即將水銀、寒水石、黑鉛、
輕粉、硼砂研細抹上,即長全,有效。《入門》曰:跌撲穿斷舌心,血出不止,
以鵝翎蘸米醋頻拭斷處,其血即止,仍用蒲黃、杏仁、硼砂噙化而安。
《醫林》曰︰大人小兒,偶含刀在口,割斷舌頭,已垂幸而未脫,
急用雞子白軟皮袋好,用破血丹,即花粉三兩,赤芍二兩,薑黃、白芷各一兩,
研極細,蜜調,塗舌根斷處。卻以蜜調蠟,稀稠得所,敷在雞子皮上,
說B性軟能透藥性故也,當勤添敷,三日舌接住,方去雞子皮,只用蜜蠟勤敷,
七日全安。
治口病方三十三
冰柏丸〔內熱〕冰片一錢 川黃柏 薄荷葉 硼砂各五分 蜜丸,含化。
赴筵散〔臭爛〕銅綠 白礬各一錢為末,摻舌上,溫醋漱之。
赴筵散〔多膿〕黃芩 黃柏 黃連 山梔 乾薑 細辛 等分。
四物湯〔虛火〕川芎 當歸 白芍 生地
龍腦雞蘇丸〔口臭〕
消風散〔又〕荊芥 甘草各一錢人參 茯苓 川芎 薑蠶 防風 藿香 羌活 蟬
殼各五分 陳皮 厚朴各三分 加細茶 或為末,每二錢,茶下亦可。
涼膈散〔實火〕防風 荊芥 桔梗 黃芩 山楂 花粉 枳殼 赤芍 甘草
小柴胡湯〔口酸〕柴胡 黃芩人參 半夏 甘草
當歸龍薈丸〔又〕當歸 龍膽草蘆薈 甘草 黃芩 荊芥 生地 赤芍 甘菊
瀉心湯〔口苦〕黃連不拘多少,為極細末,每服二分半,或五分或一錢,溫水下。
龍膽瀉肝湯〔又〕柴胡一錢 黃芩七分 甘草 人參 黃連 天冬 龍膽草山梔
麥冬 知母各五分 五味子七粒 忌辛熱物。
瀉黃散〔口甘〕山梔一錢半 藿香 甘草各一錢 石膏八分 防風六分
三黃湯 〔又〕黃芩 黃連 山梔石膏 赤芍 桔梗 陳皮 茯苓各八分 白朮
甘草各三分 烏梅一個
清胃湯 〔又〕
養胃進食湯 〔口淡〕
甘桔湯 〔口辛〕 甘草 桔梗
瀉白散〔又〕地骨皮 桑皮各一錢 甘草一錢 或加知母、貝母、桔梗、山梔、
麥冬、生地亦可。
滋腎丸〔口咸〕酒黃柏 酒知母各一兩 肉桂心五分 水泛丸,湯下百丸。
加減瀉白散〔口腥〕桑皮二錢桔梗錢半 地骨皮 炙甘草各一錢 黃芩麥冬各五分
五味子十五粒 知母七分 日二服,忌酒面辛熱物。
加減甘露飲 〔口臭〕 熟地 生地天冬 黃芩 枳殼 枇杷葉 茵陳草 金石斛
甘草各一兩 犀角三錢 每取末二錢,水煎服。此方內犀角一味,甚有道理,有奇效。
白話文:
舌頭相關:
如果舌頭捲曲而且短縮,嘴唇發青,陰囊也縮成一團,這一定是死症,因為這是肝臟功能衰竭的表現。《得效》這本書說:舌頭根部潰爛,發熱不止的情況,是病情惡化的徵兆。《入門》這本書說:如果舌苔是白色的而且濕滑,可以用生薑沾蜂蜜擦拭。如果舌苔是黃色或紅色的而且乾燥粗糙,可以用新的青色布沾水頻繁擦拭,輕微的容易脫落,嚴重的難以脫落,必須要用瀉藥才能將它排除,讓津液恢復,舌苔自然就會消退。
接斷舌的方法:
《回春》這本書說:如果舌頭被人咬斷了,先用乳香、沒藥煎水含在嘴裡,止痛後,將水銀、寒水石、黑鉛、輕粉、硼砂研磨成細末塗在傷口上,舌頭很快就能長好,非常有效。《入門》這本書說:如果跌倒撞擊導致舌頭中間斷裂,血流不止,可以用鵝毛沾米醋頻繁擦拭斷裂處,血很快就會止住,然後用蒲黃、杏仁、硼砂含化在嘴裡,傷口就會痊癒。
《醫林》這本書說:大人小孩,有時候不小心含著刀在嘴裡,割斷了舌頭,幸運的是舌頭還連著沒有完全脫落,要趕緊用雞蛋清的軟膜包裹好斷裂的舌頭,然後用破血丹(由花粉三兩,赤芍二兩,薑黃、白芷各一兩組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蜂蜜調和)塗抹在舌根斷裂的地方。再用蜂蜜調和蠟,弄到稀稠適中的程度,敷在雞蛋膜上,據說雞蛋膜的性質柔軟,可以幫助藥性滲透。要勤加敷藥,三天後舌頭就會重新接合,才能去掉雞蛋膜,之後只要勤敷蜂蜜蠟,七天就能完全康復。
治療口腔疾病的藥方三十三種:
**冰柏丸(針對內熱):**冰片一錢,川黃柏、薄荷葉、硼砂各五分,用蜂蜜製成藥丸,含在嘴裡慢慢融化。
**赴筵散(針對口臭腐爛):**銅綠、白礬各一錢,磨成粉末,灑在舌頭上,然後用溫醋漱口。
**赴筵散(針對口內多膿):**黃芩、黃柏、黃連、山梔、乾薑、細辛等量混合。
**四物湯(針對虛火):**川芎、當歸、白芍、生地。
龍腦雞蘇丸(針對口臭): (未列出組成,應為另一處方)
**消風散(又一配方,針對口臭):**荊芥、甘草各一錢,人參、茯苓、川芎、僵蠶、防風、藿香、羌活、蟬蛻各五分,陳皮、厚朴各三分,可以加少量細茶,或磨成粉末,每次兩錢,用茶送服。
**涼膈散(針對實火):**防風、荊芥、桔梗、黃芩、山楂、花粉、枳殼、赤芍、甘草。
**小柴胡湯(針對口酸):**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
**當歸龍薈丸(又一配方,針對口臭):**當歸、龍膽草、蘆薈、甘草、黃芩、荊芥、生地、赤芍、甘菊。
**瀉心湯(針對口苦):**黃連不拘多少,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二分半,或五分,或一錢,用溫水送服。
**龍膽瀉肝湯(又一配方,針對口苦):**柴胡一錢,黃芩七分,甘草、人參、黃連、天冬、龍膽草、山梔、麥冬、知母各五分,五味子七粒。忌吃辛辣燥熱的食物。
**瀉黃散(針對口甘):**山梔一錢半,藿香、甘草各一錢,石膏八分,防風六分。
**三黃湯(又一配方,針對口甘):**黃芩、黃連、山梔、石膏、赤芍、桔梗、陳皮、茯苓各八分,白朮、甘草各三分,烏梅一個。
清胃湯(又一配方,未列出組成)
養胃進食湯(針對口淡): (未列出組成,應為另一處方)
**甘桔湯(針對口辛):**甘草、桔梗。
**瀉白散(又一配方,針對口辛):**地骨皮、桑皮各一錢,甘草一錢,或加知母、貝母、桔梗、山梔、麥冬、生地也可以。
**滋腎丸(針對口咸):**酒黃柏、酒知母各一兩,肉桂心五分,用水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用湯藥送服。
**加減瀉白散(針對口腥):**桑皮二錢,桔梗一錢半,地骨皮、炙甘草各一錢,黃芩、麥冬各五分,五味子十五粒,知母七分。每天服用兩次,忌飲酒、吃麵食和辛辣燥熱的食物。
**加減甘露飲(針對口臭):**熟地、生地、天冬、黃芩、枳殼、枇杷葉、茵陳草、金石斛、甘草各一兩,犀角三錢。每次取藥末二錢,用水煎服。這個方子裡的犀角這味藥非常重要,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