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沈氏尊生書》~ 卷十五 (28)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28)

1. 卷十五

,,露風湯,,〔又〕,,杏仁七粒,樗根皮掌大一塊,烏梅一個,草果一個,石榴皮半

個,青皮二個,甘草一寸,薑三片,煎好去渣,露一宿,次早空心溫服。

,,黃連補腸湯,,〔寒痢〕,,黃連四錢赤苓,川芎各三錢,石榴皮,地榆各五錢伏龍

肝二錢,銼作末,每服八錢,煎服自效。

,,加味除濕湯,,〔濕痢〕,,半夏,厚朴蒼朮各一錢二分,廣藿香,陳皮,赤苓各七

分,木香,肉桂,甘草各五分,加薑三、棗二。

,,芩連芍藥湯,,〔熱痢〕白芍二錢黃芩,黃連,廣木香,枳殼各一錢半,陳皮一錢,

炙甘草三分

,,氣痢丸,,〔氣痢〕,,訶子皮,陳皮厚朴各五錢,蜜丸,火湯下三十丸。

,,羚羊角丸,,〔蠱疰痢〕黃連二兩羚羊角,黃柏各一兩五錢,茯苓一兩,蜜丸,

茶下。

,,茜根丸,,〔又〕,,茜根,犀角,丹皮當歸,黑地榆,黃連,枳殼,白芍,等分,

醋糊丸。

,,秘方養臟湯,,〔五色痢〕,,栗殼一錢半,陳皮,枳殼,黃連,木香,烏梅,厚朴

杏仁,炙草,棗二枚,黑豆三十粒附載倪涵初治痢三方

,,初起第一方,川連一錢二分,黃芩,白芍,查肉各一錢二分,枳殼,厚朴,檳榔青

皮各八分,當歸,地榆,甘草各五分,紅花酒炒三分,桃仁一錢去皮尖研如粉,木

香二分,水二碗,煎一碗,空心服,渣再煎服。

,,此方不拘紅白噤口,裡急後重,身熱頭痛皆可服。如單白者,去地榆、桃仁,

加橘紅四分,木香三分。滯澀甚者,加灑炒大黃二錢,服一二劑,仍去之。

若用一劑滯澀已去,不必用第二劑。用大黃於壯盛之人,亦不可拘二錢之數。

此方用之於痢起三五日,神效,用之於旬亦效,惟十日半月外,則當加減矣,

另詳於左。

,,加減第二方,川連酒炒六分生用四分黃芩酒炒六分生用四分,白芍酒炒六分生用四

分,山楂一錢,桃仁六分,當歸五分,廣橘紅,青皮,檳榔,地榆各四分,甘草炙

三分生用二分,紅花三分,木香二分,煎服法照前。如延至月餘,

脾胃弱而虛滑者,法當補理,其方另具於下。,

補理第三方,川連,黃芩各酒炒六分白芍酒炒四分,廣皮六分,白朮土炒,當歸人

參,炙甘草各五分,煎服法照前。以上三方,如婦人有孕,去桃仁、紅花、檳榔。

以上三方,隨用隨效,其有不效者,必初時服參朮補劑太早,補塞邪氣在內,

久而正氣已虛,邪氣益盛,纏延不止,欲補而澀之則助邪,欲清而疏之則愈滑,

遂至不可救藥,雖有奇方,無如之何,則初起即投溫補殺之也。

附載繆仲淳治痢諸法及諸藥要品腹痛宜和(黃連四錢,白芍三錢炙甘草一錢半黃柏一錢

升麻七分煎服)。

胃弱宜和(前方去黃柏,加人參三錢,橘紅二錢,蓮子四十粒)裡急宜解(前方加當歸二

白話文:

露風湯

杏仁七粒,樗樹根皮約一個手掌大,烏梅一個,草果一個,石榴皮半個,青皮兩個,甘草一寸,薑三片,將這些藥材煎好後去除藥渣,放置一夜,隔天早上空腹時溫服。

黃連補腸湯(用於寒性痢疾)

黃連四錢,赤茯苓、川芎各三錢,石榴皮、地榆各五錢,伏龍肝二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八錢,煎煮後服用,效果顯著。

加味除濕湯(用於濕性痢疾)

半夏、厚朴、蒼朮各一錢二分,廣藿香、陳皮、赤茯苓各七分,木香、肉桂、甘草各五分,加入薑三片、紅棗兩顆。

芩連芍藥湯(用於熱性痢疾)

白芍二錢,黃芩、黃連、廣木香、枳殼各一錢半,陳皮一錢,炙甘草三分。

氣痢丸(用於氣滯型痢疾)

訶子皮、陳皮、厚朴各五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後用蜂蜜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熱的開水送服。

羚羊角丸(用於蠱毒引起的痢疾)

黃連二兩,羚羊角、黃柏各一兩五錢,茯苓一兩,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後用蜂蜜製成藥丸,用茶水送服。

茜根丸(也用於蠱毒引起的痢疾)

茜草根、犀角、牡丹皮、當歸、黑地榆、黃連、枳殼、白芍等量,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後用醋糊製成藥丸。

秘方養臟湯(用於五色痢疾)

栗殼一錢半,陳皮、枳殼、黃連、木香、烏梅、厚朴、杏仁、炙甘草各適量,加入紅棗兩顆、黑豆三十粒。

附載倪涵初治痢三方

  • 初起第一方

川黃連一錢二分,黃芩、白芍、山楂肉各一錢二分,枳殼、厚朴、檳榔、青皮各八分,當歸、地榆、甘草各五分,紅花用酒炒三分,桃仁一錢(去皮尖磨成粉末),木香二分,用水兩碗煎成一碗,空腹服用,藥渣可再煎一次服用。此方不論是紅色或白色痢疾,以及出現裡急後重、發熱頭痛等症狀都可服用。如果是單純的白色痢疾,則去除地榆、桃仁,加入橘紅四分、木香三分。如果腹瀉嚴重,可以加入酒炒大黃二錢,服用一、兩劑後即可停用,若用一劑腹瀉即止,則無需再用第二劑。體格健壯者使用大黃也不必拘泥於二錢。此方在痢疾發作三、五天內使用效果最好,即使拖到十天左右也有效,但超過半個月則需要加減藥材,具體情況在後文詳述。

  • 加減第二方

川黃連酒炒六分、生用四分,黃芩酒炒六分、生用四分,白芍酒炒六分、生用四分,山楂一錢,桃仁六分,當歸五分,廣橘紅、青皮、檳榔、地榆各四分,甘草炙用三分、生用二分,紅花三分,木香二分。煎煮和服用方法同前。若痢疾拖延超過一個月,導致脾胃虛弱,則應以補養調理為主,藥方在後文。

  • 補理第三方

川黃連、黃芩各酒炒六分,白芍酒炒四分,廣陳皮六分,白朮用土炒,當歸、人參、炙甘草各五分,煎煮和服用方法同前。以上三方,若孕婦使用,需去除桃仁、紅花、檳榔。

以上三方效果迅速,若效果不佳,必定是初期過早服用人參、白朮等補藥,導致邪氣被阻滯於體內,久而久之正氣虛弱,邪氣更盛,以致纏綿不癒,此時想用補藥會助長邪氣,想用清熱藥又會加重滑脫,最終導致不可救治。因此,痢疾初期就應避免溫補。

附載繆仲淳治痢諸法及諸藥要品

  • 腹痛宜和:黃連四錢,白芍三錢,炙甘草一錢半,黃柏一錢,升麻七分,煎煮後服用。

  • 胃弱宜和:在前方的基礎上去掉黃柏,加入人參三錢,橘紅二錢,蓮子四十粒。

  • 裡急後重宜解:在前方的基礎上加入當歸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