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十三 (10)
卷十三 (10)
1. 卷十三
開目則不麻,四肢痿厥,目昏頭眩者(宜衝和補氣湯)。
有濕痰死血相並作麻木者(宜雙合湯)。有自頭麻至心窩而死,
或自足心麻至膝說而死者(宜麻骨方)。有婦人七情六鬱氣滯經絡,
手足麻痺者(宜開結舒筋湯)。種種形症,既各不同,而治之之法,
總須以補助氣血為培本之要,不可專用消散,切記切記。至人有大指、
次指麻木不仁者,三年內須防中風,宜一切預防,常服十全大補湯,加羌活、秦艽。
若如古法服愈風湯、天麻丸等,開其玄府,漏其真液,適以招風取中耳,預防云乎哉。
,,〔脈法〕,《正傳》曰:脈浮而濡屬氣虛,關前得之,麻在上體;關後得之,
麻在下體。又曰:脈浮而緩屬濕,為麻痹;脈緊而浮屬寒,為痛痹;脈澀而芤屬死血,
為木,不知痛癢。,〔麻木原由症治〕,,,《靈樞》曰:衛氣不行,則為麻且木。
《正傳》曰:河間云著痹者,留著不去,四肢麻木拘攣也。《內經》曰:病久入深,
榮衛之氣澀,經絡時疏,故不痛。皮膚不榮,故為不仁。夫所謂不仁者,
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麻木,不知痛癢,如繩紮縛初解之狀,古方名為麻痹者是也。
丹溪曰:麻是氣虛,木是濕痰死血,然則曰麻、曰木,以不仁中而分為二也。
《綱目》曰:如肌肉麻,必待瀉榮氣而愈。《醫鑑》曰:手十指麻,
是胃中有濕痰死血,痰用二陳湯加二朮、桃仁、紅花,少加附子行經,
血用四物湯加二朮、陳皮、茯苓、羌活、蘇木、紅花。《入門》曰:麻,氣虛也。木,
濕痰死血也。說麻猶之痹,雖不知痛癢,尚覺氣微流行,在手多兼風濕,
在足多兼寒濕,木則非惟不知痛癢,氣亦不覺流行也。繆仲淳曰:手足冷麻,
風冷氣血閉。手足身體疼痛冷麻者,宜用五靈脂二兩,沒藥一兩,乳香五錢,
川烏頭兩半,炮去皮,為末水丸,彈子大,每以生薑溫酒磨服一丸。如腹皮麻痹不仁,
多煮蔥白食之,即自愈。如風淫濕痹,手足麻木不舉,筋節攣疼者,先與通關,
次以全蠍七個瓦炒,入麝香一字研勻,酒三盞,空心調服,如覺已透則止,未透再服。
如病未盡除,此後專以婆蒿根酒煎二日服。如面上麻木,牛皮膠化和桂末,
厚塗一二分自愈。如年久麻痹,或歷節走氣疼痛不仁者,不拘男女,用草烏頭半斤,
去皮為末,以袋盛豆腐半袋,入烏末在內,再將豆腐填滿壓乾,煮一夜,
其藥即堅如石,取出曬乾為末,每服五分,冷風濕氣薑湯下,麻木不仁蔥白湯下。
,,〔導引法〕,,,《保生秘要》曰:將左足搭右膝上,以有手扳左腳尖,
左手托腳跟扳向右,頭即轉左,右亦如之,兼法運動,氣脈自朝。
,,〔運央〕,,,《保生秘要》曰:氣血兩虛之症,起於歸元,會意運法,漸行患處,
白話文:
眼睛睜開時就不會麻木,四肢無力癱軟,眼睛昏花頭暈的,應該用衝和補氣湯。
有濕痰和瘀血同時造成麻木的,應該用雙合湯。有從頭麻到心口就死的,或從腳底麻到膝蓋就死的,應該用麻骨方。有婦人因為七情六慾導致氣血阻滯經絡,手腳麻痺的,應該用開結舒筋湯。各種麻木的症狀,既然各自不同,但治療的方法,總要以補助氣血為根本,不可以只用消散的方式,切記切記。如果有人大拇指、第二指麻木不仁,三年內要小心預防中風,應該做好一切預防措施,經常服用十全大補湯,加上羌活、秦艽。
如果像古法服用愈風湯、天麻丸等,打開皮膚的孔竅,洩漏身體的精液,反而會招致風邪,導致中風,還談什麼預防呢?
[脈法],《正傳》說:脈象浮而且柔軟是氣虛,在寸口之前摸到,麻木發生在上半身;在寸口之後摸到,麻木發生在下半身。又說:脈象浮而且和緩是濕氣,導致麻痺;脈象緊而且浮是寒氣,導致疼痛性麻痺;脈象澀而且空虛是瘀血,導致麻木,不知痛癢。
[麻木的原因和治療],,《靈樞》說:衛氣運行不暢,就會麻木。《正傳》說:河間說的「著痹」,是指病邪停留在身體不去,導致四肢麻木拘攣。《內經》說:病久了就會深入體內,導致營衛之氣阻塞,經絡時而暢通時而阻塞,所以不痛。皮膚得不到滋養,所以會麻木不仁。所謂不仁,是指全身或四肢感到麻木,不知痛癢,像繩子綁住後剛解開的感覺,古方稱之為麻痺。
丹溪說:麻是氣虛,木是濕痰瘀血,那麼說「麻」說「木」,是根據麻木不仁的程度來區分的。《綱目》說:如果肌肉麻木,一定要瀉掉過多的營氣才能痊癒。《醫鑑》說:手指十指麻木,是胃中有濕痰瘀血,痰要用二陳湯加上白朮、桃仁、紅花,少量加入附子來疏通經絡;血要用四物湯加上白朮、陳皮、茯苓、羌活、蘇木、紅花。《入門》說:麻是氣虛,木是濕痰瘀血。說麻就像痹病一樣,雖然不知痛癢,但還能感覺到氣的微弱運行,發生在手上多半兼有風濕,發生在腳上多半兼有寒濕;而木不僅不知痛癢,也感覺不到氣的運行。繆仲淳說:手腳冰冷麻木,是風寒之氣阻礙了氣血運行。手腳身體疼痛冰冷麻木的,應該用五靈脂二兩,沒藥一兩,乳香五錢,川烏頭兩半(炮製後去皮),磨成粉末用水做成藥丸,像彈子大小,每次用生薑溫酒磨服一丸。如果腹部皮膚麻木不仁,多煮蔥白吃就會好。如果風濕導致的痹病,手腳麻木不能舉起,筋骨關節攣縮疼痛,先用藥物疏通經絡,然後用全蠍七個瓦片炒過,加入麝香少許研磨均勻,用三盞酒,空腹調服,如果感覺已經通暢就停止,沒通暢就再服。如果病情沒有完全消除,之後專門用婆蒿根煎酒服用兩天。如果臉上麻木,用牛皮膠融化後加上桂末,厚厚塗上一兩分就會好。如果年久麻痹,或是關節疼痛麻木不仁,不論男女,用草烏頭半斤,去皮磨成粉末,用袋子裝半袋豆腐,把烏頭粉末放進去,再把豆腐填滿壓乾,煮一夜,藥就會變得像石頭一樣堅硬,取出曬乾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冷風濕氣用生薑湯送服,麻木不仁用蔥白湯送服。
[導引法],,《保生秘要》說:將左腳放在右膝蓋上,用右手扳住左腳尖,左手托住腳跟向右邊扳,頭也向左轉,右邊也這樣做,配合運動,氣脈自然暢通。
[運央],,《保生秘要》說:氣血兩虛的症狀,從丹田開始,意念引導,逐漸運行到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