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九 (8)
卷九 (8)
1. 卷九
蒲黃,桃膠,滑石各七分,甘草五分,紫貝二個煅,江魚牙四個煅,分二帖,
加薑三片、燈心二十莖煎服。或為末,木通湯下二錢。
治濁病方十六
,,地骨皮湯,,〔心虛熱〕,生地,麥冬,黃耆,山藥,五味子,地骨皮,淡竹葉,
,,四苓散,,〔伏暑〕,茯苓,豬苓,白朮,澤瀉
,,金蓮丸,,〔思慮〕,石蓮肉,茯苓,龍骨,天冬,柏子仁,麥冬,當歸,棗仁,
遠志,紫石英,乳香,龍齒等分,蜜丸,朱砂為衣。
,,辰砂妙香散,,〔又〕,山藥,茯苓,茯神,黃耆,薑遠志各一兩,人參,桔梗,
甘草各五錢,朱砂三錢,木香二錢半,麝香一錢,每末二錢,蓮肉湯下。
,,蒼朮難名丹,,〔脾不斂〕,製蒼朮四兩,金鈴子,茴香各七錢半,破故紙,川烏
茯苓,龍骨各一兩,酒糊丸,朱砂為衣。
,, 東垣酒煮當歸丸,,〔小腹痛〕
,, 清心蓮子飲,,〔腎虛寒〕,黃耆,麥冬,甘草,車前子,地骨皮,蓮肉,茯苓
,人參,黃岑,遠志,菖蒲
,, 蒼朮二陳湯,,〔濕痰〕,蒼朮,白朮, 茯苓,陳皮,甘草,半夏
,,補中益氣湯,,〔腎虛陷〕,人參,黃耆,歸身,白朮,陳皮,甘草,升麻,柴胡
,,萆薢分清飲,,〔泔濁〕,革薢,烏藥,菖蒲,益智仁,入鹽少部。一方加茯苓、
甘草,,
加味清心飲,,〔竅塞〕,石蓮,茯苓,菖蒲,人參,遠志,車前子,麥冬,白朮
益智仁,澤瀉,甘草,有熱加薄荷少部。
,,鹿茸補澀丸,,〔下虛冷〕,人參,黃耆,菟絲子,桑螵蛸,蓮肉,茯苓,肉桂,
山藥,附子,鹿茸,桑皮,龍骨,補骨脂,五味子
,,二苓清利飲,,〔莖痛〕,生地,麥冬,茯苓,牡蠣,澤瀉,甘草,豬苓,黃岑,
黃柏,車前子
,,內補鹿茸丸,,〔挾寒〕,鹿茸,刺蒺藜,肉蓯蓉,菟絲子,蛇床子,桑螵蛸,陽
起石,肉桂心,嫩黃耆,炮附子,紫菀
,,香苓散,,〔挾熱〕,茯苓,茯神,遠志,山藥,人參,黃耆,桔梗,甘草,木香
,白朮,朱砂,麝香,豬苓,澤瀉,肉桂
,,加減珍珠粉丸,,〔通治〕,黃柏半生半炒,蛤粉各三兩,滑石二兩,樗皮一兩,
青黛,乾薑各五錢,炒神麯打糊丸,空心酒下五七十丸。
,,黃柏降陰火除濕熱,蛤粉鹹補腎,滑石利竅,樗皮大燥濕熱,青黛解鬱火,
乾薑斂肺氣下降生陰血,鹽炒微黑用之。
治尿血諸藥要品及方二
,,總治尿血藥(阿膠,茅根,地黃,床子,戎鹽,蒲黃,牛膝,人乳,蓯蓉,胡麻,
杜仲,川斷,天冬,麥冬,五味,山萸,山藥,丹皮,車前,知母,黃柏,鱉甲,
青蒿,白芷,人參,當歸,苧根,鹿茸,荷葉,烏梅,鬱金,香附,地榆,韭子,
澤瀉,棕灰,竹茹,琥珀,山梔,槐花乳香,荊刺,陳墨,側柏葉,延胡索,菟絲
白話文:
卷九
藥方一: 蒲黃、桃膠、滑石各七分,甘草五分,紫貝兩個煅燒過,江魚牙四個煅燒過,分成兩帖。 加入生薑三片、燈心草二十根,用水煎服。或者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木通湯送服二錢。
治療濁病(小便混濁)的十六個藥方:
-
地骨皮湯:(用於心虛有熱) 生地黃、麥門冬、黃耆、山藥、五味子、地骨皮、淡竹葉。
-
四苓散:(用於暑熱內伏) 茯苓、豬苓、白朮、澤瀉。
-
金蓮丸:(用於思慮過多) 石蓮肉、茯苓、龍骨、天門冬、柏子仁、麥門冬、當歸、酸棗仁、遠志、紫石英、乳香、龍齒,各藥等份,用蜂蜜調和製成丸,再用朱砂做外衣。
-
辰砂妙香散:(又一方) 山藥、茯苓、茯神、黃耆、薑汁浸過的遠志各一兩,人參、桔梗、甘草各五錢,朱砂三錢,木香二錢半,麝香一錢。每次服用二錢粉末,用蓮子肉湯送服。
-
蒼朮難名丹:(用於脾氣不固) 製蒼朮四兩,金鈴子、茴香各七錢半,破故紙、川烏、茯苓、龍骨各一兩。用酒糊製成丸,再用朱砂做外衣。
-
東垣酒煮當歸丸:(用於小腹疼痛) (此處僅標示藥方名稱,未列出具體藥材。)
-
清心蓮子飲:(用於腎虛有寒) 黃耆、麥門冬、甘草、車前子、地骨皮、蓮子肉、茯苓、人參、黃芩、遠志、菖蒲。
-
蒼朮二陳湯:(用於濕痰) 蒼朮、白朮、茯苓、陳皮、甘草、半夏。
-
補中益氣湯:(用於腎虛下陷) 人參、黃耆、當歸身、白朮、陳皮、甘草、升麻、柴胡。
-
萆薢分清飲:(用於小便混濁如米泔水) 革薢、烏藥、菖蒲、益智仁,加入少量鹽。另一種配方加入茯苓、甘草。
-
加味清心飲:(用於心竅閉塞) 石蓮、茯苓、菖蒲、人參、遠志、車前子、麥門冬、白朮、益智仁、澤瀉、甘草。有熱者加入少量薄荷。
-
鹿茸補澀丸:(用於下元虛冷) 人參、黃耆、菟絲子、桑螵蛸、蓮子肉、茯苓、肉桂、山藥、附子、鹿茸、桑白皮、龍骨、補骨脂、五味子。
-
二苓清利飲:(用於陰莖疼痛) 生地黃、麥門冬、茯苓、牡蠣、澤瀉、甘草、豬苓、黃芩、黃柏、車前子。
-
內補鹿茸丸:(用於體內挾寒) 鹿茸、刺蒺藜、肉蓯蓉、菟絲子、蛇床子、桑螵蛸、陽起石、肉桂心、嫩黃耆、炮附子、紫菀。
-
香苓散:(用於體內挾熱) 茯苓、茯神、遠志、山藥、人參、黃耆、桔梗、甘草、木香、白朮、朱砂、麝香、豬苓、澤瀉、肉桂。
-
加減珍珠粉丸:(用於各種病症) 黃柏一半生用一半炒用,蛤粉各三兩,滑石二兩,樗樹皮一兩,青黛、乾薑各五錢。將炒過的藥材研成粉末,用炒過的麵糊製成丸。在空腹時用酒送服五到七十丸。 說明: 黃柏可以降低陰火,去除濕熱;蛤粉味鹹可以補腎;滑石有利於通竅;樗樹皮性質燥可以去除濕熱;青黛可以解鬱火;乾薑可以收斂肺氣,使氣下降產生陰血;鹽炒使其微黑後使用。
治療尿血的常用藥物和藥方:
總治尿血藥物: 阿膠、茅根、地黃、蛇床子、戎鹽、蒲黃、牛膝、人乳、肉蓯蓉、胡麻、杜仲、川斷、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山茱萸、山藥、丹皮、車前子、知母、黃柏、鱉甲、青蒿、白芷、人參、當歸、苧麻根、鹿茸、荷葉、烏梅、鬱金、香附、地榆、韭菜籽、澤瀉、棕櫚灰、竹茹、琥珀、山梔子、槐花、乳香、荊棘刺、陳墨、側柏葉、延胡索、菟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