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尊生書》~ 卷六 (23)
卷六 (23)
1. 卷六
,,酸棗仁湯,,〔虛煩〕,石膏二錢半,人參,棗仁各錢半,知母,赤苓,甘草各一
錢,肉桂五分,薑
,,安臥如神湯,,〔通宵〕,茯苓,茯神,白朮,山藥,寒水石煅,棗仁各一錢,遠
志,炙草各七分,朱砂五分,人參四分
,,鱉甲羌活湯,,〔驚醒〕,鱉甲,棗仁,羌活,獨活,川芎,防風,人參,甘草,
黃耆,牛膝,五味,蔓荊子
,,蘇子竹茹湯,,〔喘氣〕,蘇子,竹茹,橘皮,桔梗,甘草
,,六一散,,〔煩躁〕,滑石,甘草,,棗半湯,,〔虛煩〕,棗仁二兩,研極細,
入水二杯取汁,半夏二合,煮爛,入地黃汁一合更煮,時時呷之。
,,四君子湯,,〔肝虛〕,人參,茯苓,白朮,甘草
,,二陳湯,,〔病後〕,茯苓,陳皮,半夏,甘草
,,加味養心湯,,〔心肺火〕,茯苓,茯神,黃耆,半夏,歸身,川芎各二錢半,炙
甘草二錢,柏子仁,遠志,肉桂,人參,五味子,棗仁各一錢二分,薑,棗,加羚
羊角、犀角俱磨沖。
,,和胃湯,,〔胃不和〕,,瀉白散,,〔肺盛〕,桑皮,地骨皮,黃岑,燈心,馬
兜鈴,山梔,黃連,桔梗,竹葉,大青,元參,連翹
,,定志丸,,〔膽冷〕,人參,茯苓,茯神各三兩,菖蒲,薑遠志各二兩,朱砂一兩
內半為衣,蜜丸。
,,辰砂散,,〔癲狂〕,上好辰砂一兩,乳香光瑩者,炒棗仁各五錢,共為細末,
先量病人酒量幾何,置病人靜室中,以藥作一服,溫酒調下,飲至沉醉,但勿令吐。
如不飲,隨量取醉,服訖令臥,說好。病淺者半日至一日,病深者三日熟睡,
令家人潛伺之,勿驚勿喚,待自醒,即神魄定矣。萬一驚覺,不可複治。
,,加味溫膽湯,,〔失志〕,香附二錢四分,橘紅一錢二分,半夏,竹茹,枳實各八
分,人參,茯苓,柴胡,麥冬,桔梗各六分,甘草四分,薑三片,棗二枚
,,加味二陳湯,,〔又〕
,,益氣安神湯,,〔傷脾〕,當歸,茯苓各一錢,生地,麥冬,棗仁,遠志,人參,
黃耆,膽星,竹葉各八分,甘草,黃連各四分,薑三,棗二
,,真珠母丸,,〔離魂〕,真珠母七錢半,熟地,當歸各一兩半,人參,棗仁,柏子
仁,犀角,茯神各一兩,沉香,龍齒各五錢,蜜丸,朱砂為衣,每四五十丸,
薄荷湯下,日二服。此方真珠母為君,龍齒佐之。真珠母入肝經為第一,
龍齒與肝同類。龍齒、虎睛,人皆以為鎮心藥,不知龍齒安魂,虎睛定魄,
龍能變化,故魂游而不定,虎能專靜,故魄止而有守,魄不寧者宜用虎睛,
魄飛揚者宜用龍齒。
,, 獨活湯,,〔又〕,獨活,羌活,人參,前胡,細辛,半夏,沙參,茯苓,棗仁
,甘草,五味子各七分,薑三片,烏梅一個治多寐方十
白話文:
酸棗仁湯:適用於虛煩,藥材包括:石膏二錢半、人參、酸棗仁各一錢半、知母、赤茯苓、甘草各一錢、肉桂五分、生薑。
安臥如神湯:適用於通宵不眠,藥材包括:茯苓、茯神、白朮、山藥、煅寒水石、酸棗仁各一錢、遠志、炙甘草各七分、朱砂五分、人參四分。
鱉甲羌活湯:適用於容易驚醒,藥材包括:鱉甲、酸棗仁、羌活、獨活、川芎、防風、人參、甘草、黃耆、牛膝、五味子、蔓荊子。
蘇子竹茹湯:適用於喘氣,藥材包括:蘇子、竹茹、橘皮、桔梗、甘草。
六一散:適用於煩躁,藥材包括:滑石、甘草。
棗半湯:適用於虛煩,藥材包括:酸棗仁二兩(研磨成極細粉末),加入兩杯水中取汁,半夏二合煮爛,再加入生地黃汁一合一起煮,隨時飲用。
四君子湯:適用於肝虛,藥材包括:人參、茯苓、白朮、甘草。
二陳湯:適用於病後調理,藥材包括:茯苓、陳皮、半夏、甘草。
加味養心湯:適用於心肺火旺,藥材包括:茯苓、茯神、黃耆、半夏、當歸身、川芎各二錢半,炙甘草二錢,柏子仁、遠志、肉桂、人參、五味子、酸棗仁各一錢二分,生薑、大棗。可加入磨粉的羚羊角、犀角沖服。
和胃湯:適用於胃不和。
瀉白散:適用於肺熱盛,藥材包括:桑白皮、地骨皮、黃芩、燈心草、馬兜鈴、山梔子、黃連、桔梗、竹葉、大青葉、元參、連翹。
定志丸:適用於膽氣虛寒,藥材包括:人參、茯苓、茯神各三兩、菖蒲、薑製遠志各二兩、朱砂一兩(一半做外衣),用蜂蜜製成藥丸。
辰砂散:適用於癲狂,藥材包括:上等辰砂一兩、光澤乳香、炒酸棗仁各五錢,一起研磨成細末。先評估病人酒量,將病人安置在安靜房間中,用藥一服,以溫酒調服,飲至沉醉,但不要讓病人吐出來。如果病人不喝酒,則隨病人飲酒量飲至醉,服藥後讓病人躺下休息,病情輕的半天到一天,病情重的三日熟睡,讓家人暗中觀察,不要驚擾呼喚,等到病人自己醒來,精神魂魄就能安定了。萬一驚醒,就不能再用此法治療。
加味溫膽湯:適用於意志消沉,藥材包括:香附二錢四分,橘紅一錢二分,半夏、竹茹、枳實各八分,人參、茯苓、柴胡、麥冬、桔梗各六分,甘草四分,生薑三片、大棗二枚。
加味二陳湯:適用於相同病症。
益氣安神湯:適用於傷脾,藥材包括:當歸、茯苓各一錢,生地、麥冬、酸棗仁、遠志、人參、黃耆、膽星、竹葉各八分,甘草、黃連各四分,生薑三片、大棗二枚。
真珠母丸:適用於魂魄不寧,藥材包括:珍珠母七錢半,熟地、當歸各一兩半,人參、酸棗仁、柏子仁、犀角、茯神各一兩,沉香、龍齒各五錢,用蜂蜜製成藥丸,以朱砂做外衣,每次服用四、五十丸,用薄荷湯送服,每日兩次。此方以珍珠母為主要藥材,龍齒輔助。珍珠母入肝經效果最佳,龍齒與肝屬於同類。龍齒、虎睛,人們都認為是鎮心安神的藥物,但其實龍齒是安魂,虎睛是定魄。龍善於變化,所以魂魄游移不定,虎善於專注安靜,所以魄能安守。魄不寧的人適合用虎睛,魄飛揚的人適合用龍齒。
獨活湯:適用於相同病症,藥材包括:獨活、羌活、人參、前胡、細辛、半夏、沙參、茯苓、酸棗仁、甘草、五味子各七分,生薑三片、烏梅一個。(用於治療嗜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