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沛

《祖劑》~ 卷之一 (2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3)

1. 柴胡三白湯

即小柴胡湯去黃芩加白朮、白芍藥、白茯苓、黃連,治發熱自利或譫語氣滿,加砂仁。

複方

白話文:

將小柴胡湯中的黃芩去除,加入白朮、白芍藥、白茯苓、黃連,用於治療發熱、自覺利尿,或神志昏亂、言語不清、氣息飽滿,可再加入砂仁。

2. 柴苓湯

即本方合五苓散治發熱泄瀉裡虛。

3. 柴平湯

即本方合平胃散治瘧疾。

4. 柴樸湯

即柴平湯去人參加獨活、前胡、茯苓、藿香,治瘧氣弱加人參、白朮;食不化加神麯、麥芽、山楂。

白話文:

只用柴平湯去除人參加獨活、前胡、茯苓、藿香,瘧氣虛弱加入人參、白朮;飲食不化加入神麴、麥芽、山楂。

5. 柴胡四物湯

一名調經湯,即本方合四物湯,治血虛,下午發熱。

白話文:

調經湯,也就是本方的四物湯合用,以治療血虛和下午發熱的症狀。

6. 柴陳湯

即小柴胡湯合二陳湯治瘧,退熱和中理氣。

白話文:

小柴胡湯配合二陳湯治療瘧疾,可以退熱、調和中焦、理氣。

7. 柴胡六君子湯

即小柴胡合六君子湯治虛瘧虛熱,補中退熱。

白話文:

使用小柴胡湯配合六君子湯治療虛弱引起的瘧疾和虛熱,可以補充中氣並退熱。

8. 葛根黃芩黃連湯

治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不止,喘而汗出者

白話文:

治療太陽病,如果醫生誤用下法導致腹瀉不止,並且出現喘息和出汗的情況。

葛根(半斤,甘平) 甘草(二兩,炙,甘平) 黃芩(三兩,苦寒) 黃連(三兩,苦寒)

白話文:

葛根(半斤,味甘、性平) 甘草(二兩,炙後,味甘、性平) 黃芩(三兩,味苦、性寒) 黃連(三兩,味苦、性寒)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按成無己云:內經曰:甘發散為陽,表未解者,散以葛根甘草之甘;苦以堅之,裡氣弱者,堅以芩連之苦。

白話文:

取這四種藥材,用八升的水,先煮葛根至水量減少兩升,然後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至剩餘兩升,濾去藥渣,分成兩次溫服。

根據成無己的說法:《內經》提到,甘味能夠發散屬陽,如果表症尚未解除,就用葛根和甘草的甘味來發散;苦味能堅固體質,若體內氣虛,就用黃芩和黃連的苦味來加固。

9. 升麻葛根湯

用葛根(十五兩)升麻、白芍藥、甘草(各三兩)為末,每服三錢,水煎去滓,熱服,日三服。治大人、小兒傷寒、癍疹、時氣、溫疫,頭痛、發熱、肢體煩疼,及瘡疹發與未發,疑似之際,並宜服之。海藏云:活人言頭痛如破者,連須蔥白湯,次又不已者,葛根升麻湯,恐太陽流入陽明,斷其路,故以此湯主之。不知升麻乃陽明藥,非太陽藥也。

人或初病太陽證,便與葛根升麻湯,是遺太陽,不惟遺,反引太陽邪氣入於陽明,不能解也。其變可勝言哉!

白話文:

使用葛根(15 兩)、升麻、白芍藥、甘草(各 3 兩)研磨成藥粉。每次服用 3 錢,用冷水煎煮去渣,熱服,每天服用 3 次。治療大人和小孩的傷寒、麻疹、流行性感冒、溫疫,頭痛、發燒、四肢痠痛,以及瘡疹發出或未發出的疑似情況時,都適合服用。海藏說:活人書中提到頭痛像裂開一樣,可以用連須蔥白湯治療。如果連續服用此湯仍不見好轉,則可以使用葛根升麻湯治療。因為擔心太陽熱病轉變為陽明熱病,所以用此湯來阻斷其轉變。不知道升麻是陽明藥,不是太陽藥。

10. 升麻荷葉湯

即升麻葛根湯加蒼朮、荷葉治雷頭風如傷寒,寒熱頭面腫痛。

白話文:

即升麻葛根湯加蒼朮、荷葉治療雷頭風,就像治療傷寒一樣,有寒熱頭面腫痛的症狀。

11. 升麻黃連湯

即升麻葛根湯加芩連、白芷、犀角水煎減半,另用水半盞浸川芎(一錢)、荊芥(五分)、薄荷(四分),入前藥同煎至一鍾服之。治手陽明氣盛有餘,身已前皆熱,況素有積熱在胃,致風熱上行,故面獨熱。先以調胃承氣加黃連、犀角(各一錢)疏利兩三行,以徹其熱,次服此湯。氣弱人減黃連一半。

白話文:

即用升麻葛根湯,再添加芩連、白芷、犀角,用清水煎服,減半服用。另用水半杯浸泡川芎(一錢)、荊芥(五分)、薄荷(四分),然後放入前述藥物中一起煎服,直到剩下一杯藥汁即可服用。此方用於治療手陽明經氣盛有餘,全身之前都感到燥熱,加上體內本來就有胃積熱,導致風邪熱氣上升,因此只有臉部發熱。首先服用調胃承氣湯,再添加黃連、犀角(各一錢)一起服用,以疏通腸胃,排出兩三次糞便,以清除體內的熱氣,之後再服用此湯。如果患者體質較弱,則將黃連減半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