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 木部 (19)
木部 (19)
1. 楓脂香
即白膠香
宣,調氣血
苦平。活血解毒,止痛生肌。治血衄咯血,齒痛風疹,癰疽金瘡。外科要藥。色白微黃,能亂乳香,功頗相近。
白話文:
楓脂香,又名白膠香。
它的藥性是發散,可以調和氣血。
味道苦,藥性平和。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止痛、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流鼻血、咳血、牙痛、風疹、癰疽和外傷等疾病。是外科常用的藥物。它的顏色是淡白色帶點微黃,容易和乳香混淆,但藥效和乳香頗為相似。
2. 冰片
一名龍腦香
宣,通竊,散火
辛溫。香竄善走能散,先入肺,傳於心脾而透骨,通諸竅,散鬱火。治驚癇痰迷(東垣曰:風病在骨髓者宜之。若在血脈肌肉,反能引風入骨,如油入面),目赤膚翳(乳調日點數次。王節齋曰:冰片大辛熱,用之點眼,取其拔出火邪。蓋火鬱發之,從治法也。世人誤以為寒,而常用之。
遂致積熱害目,故云眼不點不瞎者,此也),耳聾鼻息(鼻中息肉,點之自入,皆通竅之功),喉痹舌出(散火),骨痛齒痛(治骨),痘陷(豬心血作引,酒服或紫草湯服,引入心經能發之)產難,三蟲五痔(王綸曰:世人誤以為寒,不知辛散性甚,似乎涼耳。諸香皆屬陽,豈有香之至者,而反寒乎?昂幼時曾問家叔建侯公云:姜性何如?叔曰:體熱而用涼。蓋味辛者多熱,然辛熱必借辛以散之,風熱散則涼矣。
此即本草所云冰片性寒之義,向未有發明之者,附記於此)。出南番,云是老杉脂。以白如冰、作梅花片者良(以杉木炭養之則不耗,今人多以樟腦升打亂之)。
白話文:
冰片,又名龍腦香。
有宣散、通竅、散火的功效。
味道辛辣性溫。氣味芳香,竄行性強,能散開,先進入肺部,再傳到心脾,最後深入骨髓,能通達各個孔竅,散開鬱積的火氣。可以治療驚風、癲癇、痰迷(李東垣說:風邪在骨髓的適合用冰片。如果風邪在血脈肌肉,反而會引風進入骨髓,像油滲入麵粉一樣)。能治療眼睛紅腫、角膜翳(用乳汁調和,每天點幾次。王節齋說:冰片大辛大熱,用來點眼睛,是為了拔出火邪。因為火氣鬱積才爆發出來,這是從病因治療的方法。世人誤以為冰片性寒,經常使用,導致積熱傷害眼睛,所以說「眼睛不點冰片不會瞎」,就是這個道理)。能治療耳聾、鼻塞(鼻息肉,點了冰片會自己進入,都是它通竅的功效),喉嚨腫痛、舌頭伸出(散火)。能治療骨頭疼痛、牙齒疼痛(治療骨病)。能治療痘疹陷落(用豬心血做藥引,用酒或紫草湯送服,可以把藥引入心經,使痘疹發出來)。能幫助難產,能治療三蟲病和五痔(王綸說:世人誤以為冰片性寒,不知道它辛散的特性非常強,只是感覺有點涼而已。各種香料都屬陽性,哪有香氣最濃郁的,反而會是寒性的呢?我小時候曾問我的叔叔建侯公,生薑的藥性如何?叔叔說:本質是熱性的,但用起來卻是涼的。大概意思是,味道辛辣的藥大多是熱性的,但是辛熱的藥必須藉由辛味來散發熱邪,風熱散去自然就涼了。這就是本草所說冰片性寒的道理,以前沒有人發明這個說法,在這裡附帶記錄一下)。冰片產於南番,據說是老杉樹的樹脂。以白色如冰,呈梅花片狀的為上品(用杉木炭養護就不會耗損,現在很多人用樟腦升華後摻雜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