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本草備要》~ 禽獸部 (9)

回本書目錄

禽獸部 (9)

1. 熊膽

瀉熱

苦寒。涼心平肝,明目殺蟲。治驚癇五痔(塗之取瘥)。通明者佳。性善闢塵。撲塵水上,投膽少許,則豁然而開。

白話文:

熊膽,藥性苦寒,能瀉除體內熱邪。它能使心火平靜,肝氣調和,具有明亮眼睛、殺滅寄生蟲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驚風、癲癇等病症,外塗於痔瘡患處可以使其痊癒。其中以透明度高的熊膽為佳。熊膽的特性是能驅散塵埃,若在有塵的水面上,投入少許熊膽,水面會立刻變得清澈開闊。

2. 象皮

外用,斂金瘡

象肉壅腫,以刀刺之,半日即合。治金瘡不合者,用其皮灰,亦可以熬膏入散。象膽亦能闢塵,與熊膽同功。

白話文:

外用,可以收斂金瘡傷口。

象肉如果腫起來,用刀刺破,半天就會癒合。治療金瘡傷口不癒合,可以用象皮燒成的灰,也可以熬成膏加入藥散中使用。象膽也能夠避開灰塵,功效和熊膽相同。

3. 獺肝

補肝腎,殺傳屍

甘鹹而溫。益陰補虛,殺蟲止嗽,治傳屍鬼疰有神功(屍疰、鬼疰乃五疰之一,變動有三十三種,乃至九十九種。其症使人寒熱,沉沉默默,不知病之所苦,而無處不惡,死後傳入,乃至滅門。古方有獺肝丸。獺肝烘乾,炙為末。水服二錢,日三次,以瘥為度)。諸肝皆有葉數,惟獺肝一月一葉,其間又有退葉,須於獺身取下,不爾多偽(吳鶴皋曰:獺陰物,晝伏夜出,故治鬼疰。昂謂:不然,緣其肝獨異於他獸也)。

白話文:

獺肝可以補益肝腎,殺滅傳屍之類的病邪。

味道甘甜帶鹹,性質溫和。能滋養陰液、補益虛損,殺滅寄生蟲、止咳,對於治療傳屍鬼疰這類疾病有神奇的功效(屍疰、鬼疰是五疰病中的一種,變化多端,有三十三種甚至九十九種。患者會出現忽冷忽熱、沉默寡言、不清楚自己哪裡不舒服,全身都感到不適的症狀,死後病邪還會傳染給他人,甚至導致滅門。古代有獺肝丸的方子。將獺肝烘乾後,烤過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送服,一天三次,直到病好為止)。各種動物的肝臟都有葉狀結構,只有獺肝一個月才長一片葉子,而且葉子還會脫落,所以必須從獺的身上取下,不然很容易買到假貨(吳鶴皋說:獺是陰性動物,白天躲藏晚上活動,所以能治療鬼疰。陳昂認為:不是因為這樣,而是因為獺的肝臟和其他動物的不同)。

4. 蝟皮

瀉,涼血

苦平。治腸風瀉血,五痔(燒末,油調敷,水服亦佳)陰腫。脂滴耳中治聾。膽點痘後風眼。似鼠而圓大,褐色,攢毛,外刺如慄房。煅黑存性用。

白話文:

蝟皮

瀉下,有涼血的功效。

味道苦,性平和。可以用來治療腸風下血的症狀,以及五痔(把蝟皮燒成末,用油調和塗抹患處,用水服用也可以),還有陰部腫脹。用蝟的脂肪滴入耳中可以治療耳聾。用蝟的膽汁塗抹在痘疹後引起的風眼。這種動物外形像老鼠但較圓大,呈褐色,毛髮叢生,外面的刺像栗子的外殼。將蝟皮煅燒至黑色後保留藥性使用。

5. 兔矢

一名明月砂

宣,明目,殺蟲

殺蟲明目,治癆瘵五疳,痘後生翳。

兔肝瀉肝熱,故能明目。

兔肉治消渴(《海上方》:澄汁冷飲),小兒食之稀痘瘡(陶弘景曰:孕婦食之,令兒缺唇。保壽堂兔血丸,令小兒永不出痘,雖出亦稀。臘八日取生兔刺血,和蕎麥麵,加雄黃四五分,和丸,如綠豆大。初生小兒,乳汁送下二三丸,遍身發出紅點,此其驗也)。

白話文:

兔子的糞便,又名明月砂。

有疏通、明目的功效,可以殺滅寄生蟲。

能殺蟲、明目,治療虛勞病、五疳(小兒五種疳積),以及痘瘡痊癒後產生的眼翳。

兔子的肝臟能瀉肝火,因此能明目。

兔肉可以治療消渴症(《海上方》記載:將兔肉汁澄清後冷飲),小孩吃兔肉可以使痘瘡出得稀少(陶弘景說:孕婦吃兔肉,會使胎兒有兔唇。保壽堂的兔血丸,可以使小孩永遠不出痘,即使出了也會很少。在臘月初八取生兔的血,和蕎麥麵,加入雄黃四五分,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剛出生的嬰兒,用母乳送服二三顆,全身就會發出紅點,這就是藥效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