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本草備要》~ 金石水土部 (13)

回本書目錄

金石水土部 (13)

1. 陰陽水

一名生熟水

宣、和陰陽

治霍亂吐瀉有神功(陰陽不和而交爭,故上吐下瀉。而霍亂飲此輒定者,分其陰陽,使和平也。按:霍亂有寒、熱二證,藥中能治此者甚多,然未嘗分別言之。倉卒患此,脈候未審,慎勿輕投偏熱、寒之劑。曾見有霍亂服薑湯而立斃者,唯飲陰陽水為最穩。霍亂邪在上焦則吐,邪在下焦則瀉,邪在中焦則吐瀉兼作,此濕霍亂,症輕易治。

又有心腹絞痛、不得吐瀉者,名乾霍亂,俗名絞腸痧,其死甚速。古方用鹽熬熱,童便調飲,極為得治。勿與穀食,即米湯下咽亦死)。以沸湯半鍾,井水半鍾和服。

白話文:

陰陽水,又叫生熟水。

調和陰陽,對於治療霍亂引起的上吐下瀉有神奇的功效(霍亂是因為體內陰陽不協調而互相抗爭,所以才會上吐下瀉。而霍亂患者飲用陰陽水之所以能立即止住症狀,是因為它能區分並調和體內的陰陽,使其達到平衡。註:霍亂有寒性、熱性兩種,有很多藥物都能治療,但很少有人明確區分這兩種情況。如果倉促間患上霍亂,脈象還沒搞清楚,千萬不要輕易使用偏熱或偏寒的藥物。我曾經見過有人因為霍亂喝薑湯而立即死亡的,所以只有喝陰陽水最為穩妥。霍亂邪氣在上焦就會嘔吐,邪氣在下焦就會腹瀉,邪氣在中焦就會同時出現嘔吐和腹瀉,這是濕霍亂,病情比較輕,容易治療。

還有一種是心腹絞痛、卻沒有嘔吐和腹瀉的,叫做乾霍亂,俗稱絞腸痧,死亡速度非常快。古代的方子是用鹽加熱後,用童子尿調和飲用,效果很好。不要吃任何食物,即使是米湯喝下去也會有生命危險)。方法是用半杯滾燙的開水,加上半杯井水混合後服用。

2. 黃薺水

宣,湧,吐

酸鹹,吐痰飲、宿食。酸苦湧泄為陰也。

白話文:

宣散、湧吐出來。

味道酸鹹,可以吐出痰飲、宿食。酸味苦味能使之湧出排泄,這種性質屬於陰。

3. 露水

潤肺

甘平。止消渴,宜煎潤肺之藥。秋露造酒最清冽,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霜殺物,露滋物,性隨時異也。露能解暑,故白露降則處暑矣。瘧必由於暑,故治瘧藥,露一宿服)。

白話文:

露水,味甘性平,能滋潤肺部。可以止渴,適合用來煎煮滋潤肺部的藥材。秋天的露水用來釀酒最為清澈甘冽,百花上的露水,能使人容光煥發(霜會使萬物凋零,露水則能滋養萬物,性質會隨著時節而有所不同。露水可以解暑,所以白露節氣降臨,暑氣就消退了。瘧疾一定是因暑熱而引起的,所以治療瘧疾的藥,放置在露水下一晚後再服用)。

4. 臘雪水

瀉熱

甘寒。治時行瘟疫,宜煎傷寒、火暍(音謁,傷暑)之藥,抹痱良。

白話文:

性味甘甜寒涼,能清瀉熱邪。適合用來治療時行的瘟疫,也適合煎煮治療傷寒、中暑等熱病藥物。將它塗抹在痱子上,效果很好。

5.

瀉熱

甘寒。太陰之精,水極似土。傷寒陽毒熱甚昏迷者,以一塊置膻中(兩乳中間)良。解燒酒毒(陳藏器曰:盛夏食冰,與氣候相反,冷熱相激,卻致諸疾。宋徽宗食冰太過,病脾疾,國醫不效。楊介進大理中丸,上曰:服之屢矣。介曰:病因食冰,臣請以冰煎此藥,治受病之源也,果愈)。

白話文:

冰,性味甘甜寒冷。它是太陰的精華,水寒到極點就類似於土的性質。如果因為傷寒或陽毒導致發高燒、神志不清,可以用一塊冰放在膻中穴(兩乳房中間)的位置,效果很好。冰可以解除燒酒的毒性(陳藏器說:盛夏吃冰,與氣候相反,冷熱互相激盪,反而會導致各種疾病。宋徽宗因為吃冰過多,得了脾臟疾病,國醫治療都沒效果。楊介進獻了大理中丸,宋徽宗說:這個藥我吃了很多次了。楊介說:您的病是因為吃冰引起的,我請用冰煎煮這個藥,來治療病根,果然治好了)。

6. 地漿

瀉熱,解毒

甘寒。治瀉痢冷、熱、赤、白,腹內熱毒絞痛。解一切魚肉、菜、果、藥物、諸菌毒(菌,音郡,生朽木濕地上。亦名蕈,音尋,上聲),及蟲蜞入腹(如誤食馬蟥蜞入腹,生子為患,用地漿下之),中暍(暑熱)卒死者(取道上熱土圍臍,令人尿臍中,以熱土大蒜等分,搗水去渣,灌之即活)。

以新水沃黃土攪濁,再澄清用(凡跌打損傷,取淨土蒸熱,以布裹更互熨之,勿大熱,恐破肉。雖瘀血凝積,氣絕欲死者亦活。宋神宗皇子病瘛瘲,國醫不能治。錢乙進黃土湯而愈。帝問其故,對曰:以土伏水,水得其平,風自止矣)。

白話文:

地漿

性味甘甜寒涼,可以清瀉熱邪、解除毒素。

可以用來治療腹瀉、痢疾,無論是寒性或熱性,或是血性(赤痢)或白痢,以及腹腔內因熱毒引起的絞痛。能解各種魚、肉、蔬菜、水果、藥物、各種蕈類的毒素(蕈,指的是生長在腐朽木頭或潮濕地上的菌類),也能解蟲蜞(如水蛭等)誤入腹中的毒害(如果誤食馬蟥等蟲類入腹,可能在體內產卵造成疾病,可以用地漿來排泄)。

對於中暑(暑熱)突然昏死的人,可以用道路上的熱土敷在肚臍周圍,讓病人在肚臍上小便,然後用熱土和大蒜等量搗碎,加水去渣,灌入病人口中,就可以救活。

製作方法:用新水澆淋黃土,攪拌至混濁,靜置澄清後取用(凡跌打損傷,取乾淨的土蒸熱,用布包裹輪流熱敷患處,不要太熱,以免燙傷皮膚。即使是瘀血凝積、氣息奄奄的人,也能救活。宋神宗的皇子得了抽搐的病,御醫都治不好,錢乙用黃土湯治好了。皇帝問他原因,他回答說:「用土來制伏水氣,水氣得到平復,風邪自然就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