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本草備要》~ 谷菜部 (2)

回本書目錄

谷菜部 (2)

1.

補、和中

甘平。益氣和中,宣脾利胃(陶宏景曰:稷米,人亦不識。書記多雲黍與稷相似,又注:黍米云穄米。與黍米相似,而粒殊大,食之不宜,人發舊病。《詩》云:黍稷稻粱,禾麻菽麥,此八谷也。俗猶不能辨證,況芝英乎?按:黍、稷辨者頗多,皆無確義。李時珍曰:稷、黍一類二種。

黏者為黍,不黏者為稷。昂謂:詩人既云八谷,何必取一類者強分二種?是仍為七谷矣。蓋穄、稷同音,故世妄謂穄為稷,不知穄乃黍類似粟,而粒大疏散,乃北方下谷,南土全無,北人亦不之重,安能度越粳、糯而高踞八谷之上乎?陶氏所說,因是穄黍,所以疑也。若稷當屬高大如蘆,世之所謂蘆稷者,實既香美,性復中和,干又高大,所以能為五穀之長,而先王以之名官也。況穄黍所生不遍,而蘆稷薄海蕃滋,《本草》乃指蘆稷為蜀黍,其名義亦不倫矣。

此實從來之誤,敢為正之,以質明者。又蘆稷最能和中,煎湯溫服,治霍亂吐瀉如神。昂嘗病中啾唧,經兩月,有友人見招,飲以蘆稷燒酒一醉,而積病暢然,性之中和,又可見矣)。

白話文:

稷,味道甘甜,性質平和。能夠補益氣力,調和脾胃,使脾臟功能正常運作,並促進胃部的消化。

(陶弘景說:稷米,人們也不認識。書寫記載大多說黍和稷相似,又註解說:黍米又稱穄米。穄米和黍米相似,但顆粒較大,吃了不好,會使人舊病復發。《詩經》說:黍、稷、稻、粱、禾、麻、菽、麥,這是八種穀物。世俗之人仍然無法分辨清楚,更何況是稀有的芝英呢?我認為:辨別黍、稷的人很多,但都沒有確切的說法。李時珍說:稷和黍屬於同一類植物,但有兩種。

黏性較強的稱為黍,沒有黏性的稱為稷。昂認為:詩人既然說了八種穀物,何必把同一類植物強行分為兩種?這樣就還是七種穀物了。大概是因為穄和稷的發音相同,所以世人錯誤地認為穄就是稷,卻不知道穄其實是像黍但又類似粟,而且顆粒大而鬆散,是北方較差的穀物,南方根本沒有,北方人也不重視它,怎麼可能超越粳米、糯米而位居八穀之首呢?陶弘景所說的,大概是因為把穄當成了黍,所以產生了疑惑。而真正的稷應該是長得像蘆葦一樣高大的植物,世俗所說的蘆稷,實際上是既香甜美味,性質又平和,莖稈又高大的植物,所以才能成為五穀之首,古代君王也因此用它來命名官職。況且穄這種植物生長範圍不廣,而蘆稷卻在全國各地廣泛種植,《本草綱目》卻把蘆稷說成是蜀黍,名稱的定義也不符合。

這實在是從古至今的錯誤,我敢於將其糾正,以求明辨是非。蘆稷最能調和脾胃,用它煎湯溫服,治療霍亂引起的上吐下瀉有如神效。我曾經生病很久,身體一直不舒服,持續了兩個月,有朋友來找我,給我喝了用蘆稷釀造的酒,喝醉了一次,長久以來的病痛就暢快地消除了,它的性質平和由此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