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癍疹

夫小兒癍駁疹毒之病,俗言疹子,是肺有熱也。其肺胃蘊積熱毒,遇以時氣所作,熏發於皮膚,狀如蚊蚤所咬,故赤癍遍體也。凡發赤癍,十生一死;黑癍者,十死一生。

《類證》:,臟腑蘊熱不同,表裡受證各異。小兒時氣,咳嗽聲重,涕唾稠黏,目眶焮赤,煩熱燥渴,此則肺胃蘊積,熱毒發則易出,一出遍於肌膚之上,如痱瘡泡子,見而漸沒,病在於表,受毒之淺,此名疹子,亦名膚瘡。或時蘊毒,熱氣熏蒸,病在於里,受毒之深,發於皮膚,狀似錦紋,或如蚤咬,痕類小豆大,或赤或黑,是名癍也。

又有小兒水痘一證,與正痘不同,易出易靨,不宜燥溫,溫之亦不為害,但不能結痂,則爛成瘡搭矣。

白話文:

癍疹

小孩子長疹子的疾病,俗稱疹子,是因為肺部有熱。肺和胃積聚了熱毒,遇到季節性的氣候變化而誘發,從皮膚上表現出來,看起來像蚊蟲叮咬的樣子,所以身上佈滿紅疹。凡是發紅疹的,十個孩子中只有一個能活;發黑疹的,十個孩子中只有一個能活。

不同臟腑積聚的熱,以及表裡受證的情況也不同。小孩子如果咳嗽聲音重,鼻涕和口水又稠又黏,眼眶紅腫,煩躁發熱口渴,這就是肺胃積聚了熱毒,容易發疹,疹子一出就遍佈全身,像痱子或小水泡一樣,出現後慢慢消退,因為病在皮膚表面,受毒不深,這叫做疹子,也叫膚瘡。如果體內積聚的毒素很多,熱氣熏蒸,病在內臟,受毒很深,發疹於皮膚上,看起來像錦緞上的花紋,或像跳蚤叮咬的樣子,疹子像小豆子一樣大小,有的紅色有的黑色,這叫做癍疹。

還有一種小兒水痘,跟天花不一樣,容易出現也容易消退,不宜用燥熱的方法治療,即使用溫和的方法治療也不會造成傷害,但如果不能結痂,就會潰爛成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