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仁術便覽》~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釀乳法】

解胎中受熱生下,面赤眼閉不開,大小便不通,不能進乳食。

澤瀉(二兩半),豬苓,赤茯苓,天花粉,茵陳,甘草(各一兩),生地黃(二兩)

上每服二錢,水煎,捏去宿乳,服之。

一方,小兒口糜,滿口生瘡者是。

黃柏,細辛,青鹽

上等為末,噙之,吐出涎。亦治大人。

一方,治口角爛瘡。發灰,豬脂調敷。

一方,治小兒臼屑滿口,壯如鵝口。用發纏指,蘸井花水,拭舌淨,用煅過黃丹摻之。

一方,治小兒牙疳。白礬裝入五倍子內,燒存性,為末敷。

又方,梔子皮燒存性,為末敷,好。

一方,治小兒口瘡。用巴豆一個,研爛,,和胭脂再研。貼眉中,半炷香,急去之。

一方,小兒口瘡久不瘥,涎入胸中生瘡,角蒿灰塗之。

一方,小兒舌下生舌,名曰重舌,針刺去惡血,即愈。

又方,治馬牙重舌。研鎖上鐵鏽,水搽。好。

一方,治疳穿破腮口。用紅棗去核,入白礬一分,封固,火煅存性,為末,搽之。

白話文:

【針對胎熱的處理方法】

嬰兒出生時,因為在母胎中受到熱邪影響,導致臉色發紅、眼睛緊閉睜不開、大小便不順暢,且無法進食乳汁。

藥方:澤瀉(二兩半),豬苓、赤茯苓、天花粉、茵陳、甘草(各一兩),生地黃(二兩)。

服用方法:每次取藥末二錢,加水煎煮,餵服前先將嬰兒殘留在口中的乳汁清乾淨。

【治療口腔疾病的藥方】

另一個藥方,用於治療嬰兒口中長滿瘡瘍,也就是鵝口瘡。

藥方:黃柏、細辛、青鹽。

使用方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含在口中,讓口水慢慢流出。這個方法也適用於成人。

另一個藥方,用於治療嘴角潰爛。

藥方:頭髮燒成灰,用豬油調和後塗抹。

另一個藥方,用於治療嬰兒口中長滿白色屑狀物,像鵝口瘡一樣。

使用方法:用頭髮纏繞手指,沾井水擦拭舌頭,清潔乾淨後,再塗上煅燒過的黃丹。

另一個藥方,用於治療嬰兒牙齦潰爛。

藥方:將白礬放入五倍子中,燒至保留藥性,研磨成粉末後塗抹。

又一個藥方,將梔子皮燒至保留藥性,研磨成粉末後塗抹,效果很好。

另一個藥方,用於治療嬰兒口瘡。

藥方:巴豆一顆,研磨成爛泥狀,與胭脂一起再研磨。貼在眉毛中間,待半炷香的時間,立即取下。

另一個藥方,嬰兒口瘡久久不癒,口水流到胸腔內導致生瘡,用角蒿灰塗抹。

另一個藥方,嬰兒舌頭下長出新的舌頭,俗稱「重舌」,用針刺破放出惡血,即可痊癒。

又一個藥方,治療馬牙和重舌。將鎖上的鐵鏽研磨成粉末,用水擦拭患處,即可痊癒。

另一個藥方,治療疳瘡穿破臉頰。

藥方:紅棗去核,塞入白礬一分,封好後,用火煅燒至保留藥性,研磨成粉末後,塗抹患處。

2. 治小兒鼻衄【地黃湯】

川芎,生地,赤芍,當歸(各等),蒲黃(少許),水煎服。

白話文:

將川芎、生地、赤芍、當歸各取相同份量,再加入少許蒲黃,用水煎煮後服用。

3. 【小兒初生大便血蒲黃散】

生蒲黃,油頭髮灰(各一錢),生地黃汁,或米飲或乳汁,俱可調服。

一方,小兒溺血。

蒲黃,生地黃,赤茯苓(各等),入發灰,空心,水煎服。

一方,牙噤不開。用南星一錢,片腦少許,研勻,紙蘸生薑汁,搵藥左右,搽牙根,開。

白話文:

【小兒初生大便血蒲黃散】

生蒲黃和油頭髮燒成的灰(各取一錢),用生地黃汁,或是米湯,或是乳汁,都可以調和服用。

另一個方子,是治療小兒小便出血的。

蒲黃、生地黃、赤茯苓(各取等量),加入頭髮燒成的灰,空腹時用水煎服。

還有一個方子,是治療牙關緊閉張不開的。用天南星一錢,加上少許冰片,一起磨成粉末,用紙沾上生薑汁,把藥粉塗抹在左右兩邊牙齦的根部,牙關就會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