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離集 卷六 (35)

回本書目錄

離集 卷六 (35)

1. 產後

產後脈洪數,產前脈細小澀弱,多死。懷孕者,脈主洪數,已產而洪數不改者多死。產後諸疾以藥治之,大補氣血為主。大凡產前不可用熱藥,產後不可服涼藥。

產後傷寒不可輕易汗、下,恐產時傷力。其發熱,有去血過多,有惡露不盡,有三日蒸乳發熱,或早起勞動,或飲食停滯,俱有發熱惡寒,狀類傷寒,不可便用發表攻裡之劑。凡有傷力發熱,或早起勞動發熱,或去血過多發熱,脈必虛大無力。內無痛者,此熱非有餘之熱也。乃陰虛不足生熱,用芎歸調血飲,加減治之。治產後諸病,無不奏效。

如大熱不退,必加炒黑乾薑,神效。乾薑性熱,能引血藥入血分、生新血,引氣藥入氣分、補氣。

芎歸調血飲(主方),治產後諸病。

當歸身(酒洗),川芎,白芍(火煨,切片,酒炒熟用),懷生地黃(酒蒸黑),白朮(去油蘆,土炒),白茯苓(去皮),陳皮,香附(童便炒),甘草(炒,初產臨服,加童便一鍾,好酒半鍾同服,是能行瘀血,退熱如神)

上銼作劑,生薑一片,棗一枚,水煎溫服。看病加減於後。

一產後昏憒不語,加荊芥;一產後口苦咽乾,加麥門冬;一產後看氣惱,加木香、烏藥;一產後發熱不止,加炒黑乾薑;一產後生腸不收,加黃耆、人參;一產後咳嗽,加五味、杏仁;一產後兩脅痛,加青皮、肉桂;一產後吐痰,加半夏、貝母;一產後嘔吐不止,加砂仁、半夏,去地黃;一產後盜汗、自汗,加黃耆、酸棗仁;一產後泄瀉不止,加黃耆、乾薑炒,去地黃;一產後瘀血不行,心腹兒枕作痛,加官桂、五靈脂、蒲黃、玄胡、丹皮,去熟地、白朮;一產後去血過多,頭暈眼暗,口噤,加荊芥、人參、乾薑炒黑;一產後胸膈脹悶,加砂仁、枳實、山楂、厚朴;一產後惡露不行,加益母草、牡丹皮,加童便和酒服;一產後血大下不止,另用加蒲黃炒黑,入前湯藥調服;一產後心腹痛,去白朮、茯苓,加玄胡、牡丹皮、桃仁、紅花、青皮、澤蘭;一產後驚悸、怔忡,加遠志、麥門冬、酸棗仁;一產後驚悸亂語,精神不定,用好硃砂為末,每服錢許,酒調下;

按上方,治產後諸虛百病,宜加減用之。

家傳黑神散,治婦人胎死腹中,胞衣不下,敗血攻心,眩暈欲絕,併產後一十八症。

當歸(一兩),赤芍(一兩),白朮(一兩),生地黃(一兩),熟地黃(一兩),香附(炒,一兩),五靈脂(一兩),蒲黃(炒,一兩),乾薑(炒,一兩),玄胡索(一兩),棕炭(一兩),乳香(五錢),沉香(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童便和酒調下。產後一十八症,俱童便酒下。

失笑散,治產後心腹絞痛欲死,或血迷心竅,不知人事,及尋常瘀血、積血作痛,並小腸氣痛,加玄胡索。

白話文:

產後:

產後脈搏洪大而快,而產前脈搏細小、澀滯、微弱者,大多會死亡。懷孕期間脈搏洪大而快,生產後脈搏仍洪大而快未改變者,也大多會死亡。產後各種疾病,治療以大補氣血為主。總之,產前不可服用溫熱藥物,產後不可服用寒涼藥物。

產後傷寒不能輕易使用發汗或瀉下的方法治療,以免加重產後身體虛弱的狀況。產後發熱,可能是由於失血過多、惡露不盡、三日回奶發熱,或是產後提早活動、飲食積滯等原因造成的,這些情況雖然症狀類似傷寒,但不能立即使用發散或攻邪的藥物。凡是產後因體力損傷、提早活動或失血過多而發熱的,脈象通常會虛弱、大而無力。如果沒有腹痛,這種發熱就不是體內熱邪過盛,而是陰虛不足導致的虛熱,此時應服用芎歸調血飲加減治療,效果很好。治療產後各種疾病,此方無不奏效。

如果高燒不退,必須加入炒黑乾薑,效果神奇。乾薑性溫熱,能引導活血藥進入血液,生長新血;引導補氣藥進入氣分,補充元氣。

芎歸調血飲(主方),用於治療產後各種疾病:

當歸(酒洗)、川芎、白芍(火煨,切片,酒炒)、生地黃(酒蒸黑)、白朮(去蘆,土炒)、白茯苓(去皮)、陳皮、香附(童便炒)、甘草(炒)。初產婦服用時,加入童便一盅,好酒半盅同服,能有效行瘀血,退熱效果極佳。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生薑一片、大棗一枚,水煎溫服。根據病情,可酌情增減藥物。

一些產後常見病症的加減方:

  • 產後昏迷不醒、不說話:加荊芥;
  • 產後口苦咽乾:加麥門冬;
  • 產後煩躁易怒:加木香、烏藥;
  • 產後發熱不止:加炒黑乾薑;
  • 產後腸胃功能不好:加黃耆、人參;
  • 產後咳嗽:加五味子、杏仁;
  • 產後兩肋疼痛:加青皮、肉桂;
  • 產後吐痰:加半夏、貝母;
  • 產後嘔吐不止:加砂仁、半夏,去地黃;
  • 產後盜汗、自汗:加黃耆、酸棗仁;
  • 產後腹瀉不止:加黃耆、乾薑炒,去地黃;
  • 產後瘀血不行,心腹部及枕部疼痛:加官桂、五靈脂、蒲黃、玄胡索、丹皮,去熟地、白朮;
  • 產後失血過多,頭暈眼花,口噤:加荊芥、人參、乾薑炒黑;
  • 產後胸悶氣脹:加砂仁、枳實、山楂、厚朴;
  • 產後惡露不行:加益母草、牡丹皮,加童便和酒服;
  • 產後出血不止:另用蒲黃炒黑,加入上方藥物同服;
  • 產後心腹疼痛:去白朮、茯苓,加玄胡索、牡丹皮、桃仁、紅花、青皮、澤蘭;
  • 產後驚悸、心神不寧:加遠志、麥門冬、酸棗仁;
  • 產後驚悸胡言亂語,精神恍惚:用好硃砂研末,每次服用少許,酒送服;

根據上方處方,治療產後各種虛弱及疾病,需根據病情增減藥物。

家傳黑神散,治療婦人胎死腹中、胎盤不下、敗血攻心、頭暈眼花欲絕及產後十八種症狀:

當歸、赤芍、白朮、生地黃、熟地黃、香附(炒)、五靈脂、蒲黃(炒)、乾薑(炒)、玄胡索、棕櫚炭、乳香、沉香。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童便和酒送服。產後十八種症狀,都用童便和酒送服。

失笑散,治療產後心腹絞痛欲死,或血迷心竅,神志不清,以及一般的瘀血、積血疼痛,以及小腸氣痛,加玄胡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