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全書》~ 離集 卷六 (4)
離集 卷六 (4)
1. 麻木
驅風豁痰湯,治手足頑麻及口眼喎斜。
蒼朮(一兩半),陳皮(三兩),南星(一兩半),半夏(二兩半),白茯苓(二兩半),防風(一兩半),羌活(六錢),天麻(三兩半),白殭蠶(一兩),大川烏(六錢,麵裹煨,去皮臍),粉草(六錢)
上銼,生薑三片,水煎,臨服入薑汁三匙溫服。
治婦人遍身麻痹,謂之不仁,皆因血氣受風濕所致,用祛風散送下五補丸。
祛風散
生川芎,白朮,白芷(各三錢),甘草(二錢)
為末,調酒吞下五補丸。
五補丸
黃耆(一兩),人參(五錢),大附子(一錢),當歸(三錢),白芍(五錢)
為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用祛風散送下。
不仁者,謂不柔和也,痛癢不知,針火不知是也。經曰:諸虛乘寒而鬱冒不仁。蓋其血氣虛弱,不能周流於一身,於是正氣為邪氣所伏,故肢體頑麻不知痛癢。寒過,厥如死屍而鬱且冒也,用桂麻各半湯不愈者,補中益氣湯入薑汁。設或身汗如油,喘不休,喘而直視,水漿不入者,此為命絕也。
白話文:
麻木
驅風豁痰湯:這個藥方用來治療手腳頑固麻木,以及口眼歪斜的症狀。
藥材組成:蒼朮(約56克)、陳皮(約112克)、南星(約56克)、半夏(約93克)、白茯苓(約93克)、防風(約56克)、羌活(約22克)、天麻(約131克)、白殭蠶(約37克)、大川烏(約22克,用麵包裹著煨過,去除皮和臍部)、甘草(約22克)。
用法: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快要服用時再加入三湯匙薑汁,溫服。
針對婦女全身麻木(又稱為「不仁」)的治療:這種情況大多是由於氣血受到風濕侵襲所導致的。可以使用祛風散配合五補丸來治療。
祛風散:
藥材組成:生川芎(約11克)、白朮(約11克)、白芷(約11克)、甘草(約7克)。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五補丸。
五補丸:
藥材組成:黃耆(約37克)、人參(約19克)、大附子(約4克)、當歸(約11克)、白芍(約19克)。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祛風散送服。
解釋「不仁」:所謂的「不仁」,指的是身體失去柔和的感覺,對疼痛和搔癢沒有知覺,針刺火烤也沒有反應。根據醫書記載:「各種虛弱的情況,如果受到寒邪侵襲,就會導致鬱悶、昏迷和不仁的現象。」這表示身體的氣血虛弱,無法順利運行到全身,導致正氣被邪氣壓制,因此肢體麻木,沒有痛覺和癢覺。如果寒氣過盛,就會像死屍一樣僵硬,並且感到鬱悶、昏迷。如果使用桂麻各半湯沒有效果,就要使用補中益氣湯,並加入薑汁。如果出現全身出汗如油、喘息不止、喘息時眼睛直視、不能喝水等症狀,就表示生命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