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雲林神彀》~ 卷四 (1)
卷四 (1)
1. 肥瘡
小兒肥瘡滿頭顱,將鹽煅紅白礬枯,五倍燒存性等分,研末漏燈油調塗,須把瘡痂先洗淨,只塗三次病根除。若醫禿加烏龍尾,輕粉調勻也莫粗,禿前羊糞湯熱洗,洗時宜早不宜晡,發物忌之功更效,茶童從此作金呼。
大凡禿瘡,用鮮螃蟹,煎湯頻洗,千金難買。
小兒頭瘡胎毒瘡,五倍白芷各一兩,花椒黃丹各五錢,枯礬三錢研末放,干則香油調和搽,濕則只用乾摻上。(五味)
白話文:
如果小孩的頭上長滿了肥瘡,可以用鹽和白礬一起燒至紅熱,然後讓白礬燒到乾枯,再加入五倍子,一同燒存其性質,最後將這三種材料等量混合,研磨成粉末。使用時,先將瘡上的痂皮清洗乾淨,再用燈油調和粉末塗抹於患處,只需塗抹三次,就能根除肥瘡。
若要治療禿瘡,除了上述方法外,還可以添加烏龍尾,與輕粉一起均勻調和,不可粗糙。在治療禿瘡前,應先用熱羊糞湯清潔頭部,清潔時間應選擇在清晨而非傍晚。在治療期間,應避免食用可能引發病情的食物,這樣療效會更好。治好後,茶童會被視為金貴的存在。
一般而言,對於禿瘡的治療,可使用新鮮的螃蟹煮湯,頻繁地清洗患處,這種方法價值千金,難以用金錢衡量。
若小孩頭上有胎毒瘡或一般的頭瘡,可用五倍子和白芷各一兩,花椒和黃丹各五錢,以及枯礬三錢,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後存放。當患處乾燥時,可用香油調和粉末塗抹;若患處濕潤,則直接將粉末撒在上面即可。(以上共五種材料)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