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三 (1)
卷三 (1)
1. 噁心證治
一、虛寒噁心,其證最多。屬痰火者多,故用竹茹、生薑為要。屬寒者,間或有之,未可以虛寒最多立言。或形氣不足之輩,悉以胃氣弱也,宜溫補為主。不可執定溫補。○若脾腎虛寒,痰滯咳嗽而噁心者,金水六君煎。噁心專屬脾胃,不可混言脾腎,亦不可執定脾虛,用藥宜理胃中之滯,歸地血藥,斷無所宜。
白話文:
[噁心病症與治療]
一、虛弱和寒冷導致的噁心,這種情況最為常見。大多數是因為痰火所引起,因此使用竹茹和生薑是關鍵。然而,也有部分是由寒冷所致,不能僅因虛寒最多就這樣下定論。對於體質較差的人來說,這通常是由於胃氣虛弱,所以應以溫補為主。但是,也不能過度依賴溫補。
如果因為脾腎虛弱和寒冷,痰滯引起咳嗽和噁心,可用金水六君煎來治療。噁心主要是由脾胃問題引起,不能一概而論為脾腎問題,也不可固守脾虛的觀念。在使用藥物時,應該著重於消除胃中的滯留,而歸地血藥在這種情況下,並不是合適的選擇。
2. 噯氣證治
據丹溪曰:噯氣以胃中有痰有火。愚謂此說未必皆然。蓋噯氣多由滯逆,滯逆多由氣不行,氣逆不行者,多寒少熱,可皆謂之火耶?痰、氣、食閉塞胸膈之間,郁其肝火,不得伸越而噯,非寒多熱少也。亦有胃中空虛無物,下焦火氣衝上,連綿不絕而噯者,竟宜降火,當用滋腎丸以降之,不可言寒也。王注象火炎上,煙隨焰出。
氣滯不行,不得下降,隨火上衝而噫。若寒,但能凝結不行,不能上升也。《準繩》云:噫者,是火土之氣鬱而不發,故噫而出。又云:有痰閉膈間而噯者。又云:如煙隨焰出。景岳於《準繩》,尚未看過。
若脾腎虛寒,命門不暖,陰邪不降,而痞滿噯氣者,理陰煎加減。噯氣而言命門不暖,斷無是理。
一、丹溪曰:噯氣以胃有痰火,宜半夏、南星、香附、石膏、梔子。按此治必真有火邪乃可用,否則恐滯於中而噯愈甚。用熟地豈不滯於中乎?
白話文:
根據丹溪的說法,噯氣是由於胃裡有痰和火。但我認為這種說法不一定全對。噯氣通常是由於消化不順,而消化不順往往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氣血運行不暢,通常是由於寒冷而非過熱,怎能都歸咎於火呢?痰、氣、食物堵塞在胸膈之間,肝火被壓抑,無法正常釋放,因而產生噯氣,並非因為寒冷多於熱。也有因胃部空虛無物,下腹的火氣向上衝,連續不斷的產生噯氣,這種情況應降火,應該使用滋腎丸來降低火氣,而不是說這是因為寒冷。
王注象指出,就像火焰向上,煙隨著火焰冒出一樣,當氣血運行受阻,無法下降,反而隨火氣上衝,因而產生噯氣。如果是因為寒冷,只能導致氣血凝結,無法運行,卻無法使它們上升。《準繩》提到,噯氣是因為火土之氣被壓抑,無法釋放,因而噯氣。又說,有時是因為痰堵塞在膈間,因而產生噯氣。又說,就像煙隨著火焰冒出一樣。
如果脾腎虛弱且寒冷,命門無法保持溫暖,陰邪無法下降,因而產生脹滿和噯氣,可以使用理陰煎加減。噯氣而說命門無法保持溫暖,這說法不合理。
丹溪說,噯氣是因為胃裡有痰和火,應該使用半夏、南星、香附、石膏、梔子。但這種治療方法必須在確實有火邪的情況下才適用,否則可能會讓氣血在中焦淤積,噯氣會更嚴重。使用熟地黃,難道不會讓氣血在中焦淤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