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本事方》~ 卷第八 (1)
卷第八 (1)
1. 麻黃湯
(方在前)
有人病傷寒。身熱頭痛。予診之曰:邪在表,此表實證也,當汗之以麻黃湯。或人問曰:傷寒大抵因虛,故邪得以入之。今邪在表,何以雲表實也?予曰:古人稱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則實。蓋邪之入人也,始因虛,及邪居中,則反為實矣。大抵調治傷寒,先要明表裡虛實。
能明此四字,則仲景三百九十七法,可坐而定也。何以言之?有表實,有表虛,有裡實,有裡虛,有表裡俱實,有表裡俱虛。予於表裡虛實歌中,常論其事矣。仲景麻黃湯之類,為表實而設也;桂枝湯之類,為表虛而設也;裡實則承氣之類是也;裡虛則四逆之類是也;表裡俱實,所謂陽盛陰虛,下之則愈也;表裡俱虛,所謂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也。嘗讀《華佗傳》。
有府吏倪尋李延共止,俱頭痛身熱,所苦正同。佗曰:尋當下之,延當發汗。或難其異。佗曰:尋內實,延外實,故治之異。
白話文:
有人得了傷寒,身體發熱、頭痛。我診斷後說:「病邪在表,這是表實證,應該用麻黃湯發汗治療。」有人問:「傷寒通常是因為身體虛弱,病邪才能侵入。現在病邪在表,為什麼說是表實證呢?」我說:「古人說病邪會侵入,是因為身體的氣虛。病邪停留不去,久了病就會轉為實證。病邪侵入人體,開始的確是因為身體虛弱,但等病邪在體內紮根後,反而會變成實證了。大抵上,治療傷寒,首先要搞清楚表裡虛實。」
能明白這「表、裡、虛、實」四個字,張仲景的三百九十七種治法,就能輕鬆掌握了。為什麼這樣說呢?有表實證,有表虛證,有裡實證,有裡虛證,有表裡俱實證,有表裡俱虛證。我之前在《表裡虛實歌》中,常常討論這些問題了。仲景的麻黃湯之類,是為了表實證而設的;桂枝湯之類,是為了表虛證而設的;裡實證就要用承氣湯之類的藥方;裡虛證就要用四逆湯之類的藥方;表裡都實的,就是所謂的陽盛陰虛,應該用攻下的方法治療;表裡都虛的,就是所謂的陽虛陰盛,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我曾經讀過《華佗傳》。
有府吏倪尋和李延一起來看病,他們都頭痛身熱,症狀完全相同。華佗說:「倪尋應該用攻下的方法治療,李延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有人不理解為什麼治療方法不同。華佗說:「倪尋是裡實證,李延是表實證,所以治療方法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