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小兒科卷之四 (1)
小兒科卷之四 (1)
1. 暑
夏月吐瀉多因暑,加減香薷飲可止。香薷藿香及木香,厚朴陳皮(神)曲麥(芽)始,半夏茯苓並木通,扁豆蒼朮滑石同,熱加黃連去蒼朮,瀉多炒芍亦良工,有食山楂枳實妙,臨服薑汁助成功。
按:燒針丸治小兒吐瀉甚效。用東丹、硃砂、白礬等分為細末,棗肉為丸,丸如黃豆大,每服三四丸,戳針尖上,燈火燒過,研細涼水調服。外用綠豆粉以雞子清調成膏,如吐塗兩腳心,瀉塗囟門上,止則去之。
白話文:
【關於暑熱】
夏季常見的嘔吐與腹瀉多由暑熱引起,可以使用加減香薷飲來緩解症狀。其成分包括香薷、藿香、木香、厚朴、陳皮、神曲、麥芽、半夏、茯苓、木通、扁豆、蒼朮和滑石。如果患者體內有熱,可加入黃連,同時去掉蒼朮;若是腹瀉嚴重,炒過的白芍會是不錯的選擇。對於消化不良的患者,山楂和枳實會有奇效。在服用時,加上薑汁會更有效果。
另外,燒針丸對於兒童的嘔吐和腹瀉有很好的療效。具體製作方法如下:取等量的東丹、硃砂、白礬,研磨成細末,再用棗肉搓成大小如黃豆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到四粒,先用針尖戳穿藥丸,然後在燈火下燒過,再研成細末,用涼水調和後服用。此外,還可以外用綠豆粉,將其用雞蛋清調成膏狀。如出現嘔吐,塗抹在兩腳心;如出現腹瀉,塗抹在囟門上,症狀緩解後即可洗去。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