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三 (19)
卷之三 (19)
1. 陽明少陽
和解證另有方,《濟生》加減柴胡湯,產後血羸發寒熱,飲食少進腹脹忙,陽明不眠少陽嘔,隨症加減保無妨。
加減柴胡紫(蘇)陳(皮)(人)參,酒炒白芍川芎勻,甘草丹皮並半夏,生薑大棗水煎吞。口渴不眠加乾葛,竹葉知母亦須行(去芎半);惡露未淨加生地,荊芥炒灰香附靈;胸中煩滿加(瓜)蔞桔(梗)(不嘔去半夏);腹痛延胡姜(灰)(香)附興;血虛發熱夜尤甚,四物合用莫因循(脈必微細無力);津液不足生煩渴,麥冬竹茹知(母)(五)味臨(去半夏);錯語心煩不得睡,竹葉辰砂知母精;嘔加薑汁去甘草;熱入血室紅(花)(當)歸行(一加生地、桂枝);茵陳山梔發黃用,斑爛元參青黛尋(一加牛蒡子、升麻,治斑欲出未出者)。
白話文:
對於調和身體狀態有另一種方法,就是根據《濟生》中的方子,調整柴胡湯的成分。這種方法適用於產後因為失血而身體虛弱,導致忽冷忽熱的情況,以及飲食減少、腹部感到脹滿的問題。如果出現了陽明經的失眠或少陽經的噁心,可以根據症狀適度調整方子,不用過於擔心。
調整後的柴胡湯包括柴胡、紫蘇、陳皮、人參,酒炒過的白芍和川芎,還有甘草、丹皮、半夏、生薑、大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如果感到口渴且失眠,可加入乾葛、竹葉、知母;如果惡露還未排清,則加入生地、炒過的荊芥灰和香附;如果胸部感到悶脹,可加入栝樓、桔梗,但若沒有噁心症狀,則需去掉半夏;腹部疼痛時,可加入延胡、炮製過的薑和香附;血虛導致的發熱,尤其在夜晚更為嚴重,可用四物湯,不要拖延;津液不足導致口渴,可加入麥冬、竹茹、知母和五味子,但需去掉半夏;若出現錯亂的言語、心煩且無法入睡,可用竹葉、辰砂和知母;若出現嘔吐,則加入薑汁並去掉甘草;若熱邪進入血室,可加入紅花和當歸;若出現黃疸,則使用茵陳和山梔;若出現斑疹,則尋找元參和青黛,或者加入牛蒡子和升麻,這適用於斑點即將出現但尚未完全顯現的情況。
請注意,以上方子需根據具體病情調整,且需由專業醫師指導使用。
2. 三陰經
三陽邪傳三陰,燥渴大便不通行,腹滿硬痛脈沉實,將軍四物莫沉吟。
將軍四物(當)歸生地,酒炒大黃白芍因,(川)芎(香)附丹皮柴(胡)甘草,生薑煎服即身輕。新產姜灰山楂用,兼行導法更為神。
按:此用大黃轉藥,必須看腹中硬痛非凡,燥渴日數已久,方可用之。若燥結在廣腸,豬膽導法尤妙。蓋產後陰血已虧,用大黃恐復傷其血,變生他症耳。
白話文:
[三陰經]的部分內容可
如果三陽病邪氣轉入三陰經,會出現極度口渴、大便不通、腹部脹滿且堅硬疼痛,脈象沉實的情況,這時候可以使用將軍四物湯,不必猶豫。
將軍四物湯的組成成分包括當歸、生地、經過酒炒的大黃和白芍,還有川芎、香附、丹皮、柴胡和甘草,加入生薑一起煎煮服用,身體會感到輕鬆。
對於產後婦女,可以在方中加入姜灰和山楂,配合導瀉的方法,效果更佳。
說明:使用大黃作為主要藥材時,必須確定腹部有非比尋常的堅硬疼痛,且口渴持續多日,才適合使用。如果乾燥便祕發生在大腸部分,使用豬膽汁導瀉的方法非常有效。因為產後婦女陰血已經損耗,使用大黃可能會進一步傷害血液,導致其他症狀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