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五 (24)
卷之五 (24)
1. 楊梅瘡
水二碗,煎八分,看病上下,食前後服。腿腳之下,加牛膝一錢。病淺者,一月可退;病深者,百日可痊。此瘡欲發,先發下疳,預服此方,能免發瘡也。忌食如前。
外治法一用銅綠、膽礬各五錢,輕粉、熟石膏各一兩,共研極細末,磁罐收貯。濕瘡乾摻;干瘡,公豬膽汁調點,一日二次,自愈。一用輕粉三錢,冰片五分,杏仁四十九粒(泡去皮尖),去油取霜研極細,和輕粉、冰片再研勻,豬脊髓調點。
若瘡一二枚,既大且硬,須先用白降丹少許,拔腐毒氣,後用上藥收口。
洗瘡方,用黃柏、黃芩、黃連、白及各五錢,用椒三錢,黃古五錢,食鹽少許,煎湯洗之。一用上方,入好醋下冬青葉三四十葉同煎,取葉貼瘡上,渣煎湯洗。一方用土菖蒲一味,煎湯洗瘡,即得收口。
白話文:
用兩碗水煎煮成八分,根據病情的部位,在飯前或飯後服用。如果是腿腳部位的病症,可以加入一錢的牛膝。病症輕微的,一個月可以痊癒;病症嚴重的,大約一百天可以痊癒。這個瘡如果將要發作,會先出現下疳,如果預先服用這個藥方,就可以避免發瘡。飲食禁忌跟之前一樣。
外用藥方一:用銅綠、膽礬各五錢,輕粉、熟石膏各一兩,一起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磁罐裝起來。如果是濕疹,就直接灑上藥粉;如果是乾瘡,就用公豬膽汁調和藥粉塗抹,一天兩次,就會自行痊癒。外用藥方二:用輕粉三錢,冰片五分,杏仁四十九粒(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去除油脂後取霜,磨成極細的粉末,再和輕粉、冰片一起研磨均勻,用豬脊髓調和塗抹。
如果瘡只有一兩個,而且又大又硬,必須先用少許白降丹拔出腐爛的毒氣,然後再用上面的藥來收口。
洗瘡的藥方:用黃柏、黃芩、黃連、白及各五錢,花椒三錢,黃古五錢,少許食鹽,用水煎煮後清洗患處。另一個洗瘡藥方是使用上面的藥材,加入好醋,再放入冬青葉三四十片一起煎煮,取出葉子敷在瘡上,剩下的藥渣用來煎湯清洗。還有一個藥方是用土菖蒲一種藥材,煎煮後清洗患處,就可以幫助傷口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