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五 (2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2)

1. 瘰癧

人參,茯苓,陳皮,白芍,貝母,香附,當歸,川芎,黃耆,熟地(各一錢),甘草,桔梗(各五分),白朮(二錢),生薑(三片),大棗(二枚)

水煎服。胸膈痞悶,加枳殼、木香,飲食不甘,暫加厚朴、蒼朮;往來寒熱,加柴胡、地骨皮;膿潰作渴,倍參耆歸術;膿多或清,倍當歸、川芎;脅下痛痞,加青皮,木香;肌肉生遲,加白蘞、肉桂;痰多,加半夏、橘紅;口乾,加麥冬、五味;發熱,加柴胡、黃芩;渴不止,加知母、赤小豆;膿不止,倍人參、黃耆、當歸;潰後反痛,加熟附子、沉香;虛煩不睡,倍人參、熟地、遠志、棗仁。

示吉曰;瘰癧之作,七情六慾,痰飲鬱熱,積久而成,實非一朝一夕之故也。故以上三方,以養榮益氣為主,而佐以治癧之品,蓋恐榮衛一衰,變證蜂起,雖欲治癧而不可得矣。若病初起,人壯氣實,後方亦可選用。

桃蠍散,治憂思鬱結,痰留氣滯,乃生瘰癧。

用大全蠍二十一枚,核桃二十一個,核桃劈開去肉,入全蠍在內,紫緊火內煅存性,各用一枚為末,臨臥陳酒送下。

孫真人方,治瘰癧初起,用壁虎裹泥中,煅存性,去泥為末。臨臥陳酒送下,並治瘰癧潰爛不收口。

外治法,一用千槌膏貼,欲速用白降丹點撥。一用火針法:其法用做鞋底大針二條,將竹筋頭劈開,以針雙夾縫內,相離一分許,用線系定;先用桐油一盞,用燈草六七根,油內排勻點著,將針燒紅;用手指將核捏起,用針當頂刺入四五分,核大者再針數孔亦妙。核內或痰或血,隨即流出,候盡以膏蓋之,次日針孔漸腐。若堅硬者,以白降丹厚麵糊打成條,曬乾插入針孔,內以紙糊二重封固,其核發腫作痛腐出。內服益氣養榮湯調理,切戒勞動、氣惱、房事,煎炒海腥,一切發物。

白話文:

瘰癧

這個藥方是用人參、茯苓、陳皮、白芍、貝母、香附、當歸、川芎、黃耆、熟地(各一錢)、甘草、桔梗(各五分)、白朮(二錢),加上生薑三片、大棗兩枚,用水煎服。

如果覺得胸口悶脹不舒服,可以加入枳殼、木香;如果食慾不佳,可以暫時加入厚朴、蒼朮;如果時冷時熱,可以加入柴胡、地骨皮;如果膿瘡潰破後覺得口渴,就把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的用量加倍;如果膿很多或膿比較清淡,就把當歸、川芎的用量加倍;如果脅肋下方疼痛,可以加入青皮、木香;如果肌肉生長緩慢,可以加入白蘞、肉桂;如果痰很多,可以加入半夏、橘紅;如果口乾,可以加入麥冬、五味子;如果發熱,可以加入柴胡、黃芩;如果口渴不止,可以加入知母、赤小豆;如果膿液流個不停,就把人參、黃耆、當歸的用量加倍;如果潰爛後反而覺得疼痛,可以加入熟附子、沉香;如果覺得心煩難以入睡,就把人參、熟地、遠志、棗仁的用量加倍。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瘰癧這種病,是因為情緒不穩定、過度慾望、痰飲、鬱積的熱毒,長時間累積造成的,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所以上面提到的三個藥方,主要是用來滋養身體、補益氣血,同時搭配治療瘰癧的藥材。這是因為擔心身體虛弱,會引發其他病症,即使想治療瘰癧也沒辦法。如果剛開始發病,病人身體強壯、氣血充足,也可以選用後面的藥方。

桃蠍散,是治療因為憂愁思慮、情緒鬱結,導致痰液積留、氣機不暢,而產生瘰癧的。

做法是:取全蠍二十一個、核桃二十一個。把核桃剖開,取出核桃肉,把全蠍放進核桃裡,用紫色的緊火燒到留下藥性,每個都取出一枚研成粉末。睡前用溫熱的陳年酒送服。

孫真人方,是治療剛開始發病的瘰癧。

做法是:用壁虎用泥土包起來,燒到留下藥性,去掉泥土,研成粉末。睡前用溫熱的陳年酒送服。這個方法也可以治療瘰癧潰爛後傷口無法癒合。

外治法,一是使用千槌膏貼在患處,想要快一點見效,可以用白降丹點在患處。二是使用火針療法:方法是,用做鞋底的大針兩根,把竹子的頭劈開,用針夾在竹子裂縫中,相隔一分左右,用線固定住。先準備一盞桐油,放入六七根燈芯草,點燃後把針燒紅。用手指捏起瘰癧,用燒紅的針從頂端刺入四五分深。如果瘰癧比較大,可以多刺幾個洞。瘰癧裡面的痰液或血液就會流出來,等流乾淨後,用藥膏蓋住傷口。第二天針孔會慢慢腐爛。如果瘰癧比較硬,就把白降丹和濃稠的麵糊混合,做成細條,曬乾後塞入針孔內,外面用兩層紙糊住固定。瘰癧就會發腫、疼痛,然後腐爛掉。內服益氣養榮湯調理身體,切記要避免勞累、情緒激動、房事,也要避免吃煎炸、海鮮等容易引發疾病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