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女科 (3)

回本書目錄

女科 (3)

1. 達生

八九月間達生散,服過數貼無產難,腹皮洗淨(三錢)(人)參陳(皮)蘇(梗)(各五分),芍藥白朮當歸慣(各一錢),炙甘(草)二錢蔥五葉,能食胎肥黃楊贊。春入(川)芎防(風)夏入芩,冬加砂(仁)(枳)殼秋澤(瀉)真。多怒(黃)芩柴(胡)食炒(神)曲,胎動苧根及金銀,渴加(黃)芩麥(冬)痰加半(夏),氣上加蘇(子)生地尋。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獻大意如下:

在八月到九月之間,服用達生散,可以避免生產困難。配方如下:用洗淨的腹皮三錢,人參、陳皮、蘇梗各五分,芍藥、白朮、當歸各一錢,炙甘草二錢,加上五片蔥葉。此方對於增強胎兒健康有幫助,黃楊也是贊助胎兒健康的佳品。

春季應加入川芎和防風,夏季則加入黃芩,冬季時則需添加砂仁和枳殼,秋季則可加入澤瀉。若情緒易怒,則應加入黃芩和柴胡,且食物應炒過後再加入神曲。若是胎動不安,則可用薴根和金銀花來安胎。如果口渴,則可添加黃芩和麥冬;若有痰,則應加半夏。若感到氣上衝,則可加蘇子和生地。

2. 臨蓐

臨蓐之時有主方,催生甚穩佛手湯,當歸六錢川芎四,五錢益母水煎嘗。冬天衣服宜厚暖,若傷冷氣名凍產,紫蘇吳萸煎熱湯,熏洗下身無憂患。夏月臨產宜貯水,溫涼得所人無累,黃蜀葵子用煎湯,調入五苓功為最。

子死腹中症如何?面赤舌青脹悶多,二錢熟(大)黃二分麝,本方加(童)便妙無過,唇舌俱青母亦死,面青舌赤子活疴(母主死)。

交骨不交加龜板(醋炙二錢為末),血餘一錢和勻服。

示吉曰:懷胎十月,覺腰痛連腹,腹中轉動,即產候也,進佛手湯一劑,俟漿水破下。產婦正身仰臥,兒自轉順,頭對產門,努力送出,名曰正產。若臨月忽然腹痛,或作或止,或三四日,或數日,胎動而痛陣不息者,名曰弄胎;或一月前,忽然腹痛水下,似欲便產,卻又無事,名曰試水,俱非當產也。不問胎水來否,宜寬心候時,服本湯調理。

若坐草太早,或努力過度,或先期動手,風入產門,使生路腫脹狹小,以致累日不下,及橫逆偏礙之患,治之宜多服本湯,生血氣,益胞水,庶為可生。如產經日久氣乏,名曰宿疾,宜用赤小豆二錢,阿膠(炒)三錢,水盅半,煎八分服。一法用皂夾末吹鼻中,令嚏即生。

白話文:

在分娩的時候,有一個主要的處方,那就是催生效果穩定的佛手湯。具體的藥方是:當歸六錢、川芎四錢、益母草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冬天生產,衣物應當穿得厚且保暖。如果受了寒氣導致的生產問題被稱為凍產。可用紫蘇、吳茱萸煎煮成熱湯,用於燻洗下半身,這樣就不會有後顧之憂。

夏天生產,應該準備好足夠的水,溫度適中,讓產婦不會感到疲憊。可用黃蜀葵子煎湯,再加入五苓,功效最佳。

如果胎兒在母體內死亡,其症狀表現為面部泛紅、舌色青紫、胸部脹悶。可用熟大黃二錢、麝香二分,並加入童子尿,效果非常好。如果母親的嘴脣和舌頭都呈現青色,那麼母親也可能會死亡。但如果母親面色青紫,舌色泛紅,則可能是孩子還活著,但母親的情況危急。

如果骨盆無法打開,可以加入醋炙龜板二錢磨成粉末,再加入一錢的血餘,混合均勻後服用。

總結來說,懷孕十個月,感覺腰部疼痛且連到腹部,腹中開始轉動,這就是即將分娩的徵兆。此時應服用佛手湯一劑,等待羊水破裂。產婦應平躺仰臥,孩子自然會轉身順位,頭部對準產道,然後用力將其送出,這種生產方式被稱為正產。

如果在預產期前突然感到腹痛,時痛時止,或者持續幾天甚至數日,胎動伴隨著持續的陣痛,這種情況被稱為弄胎。或者一個月前,突然感到腹痛且有水流出,像是要生產,但隨後又沒有任何事情發生,這種情況被稱為試水,這些都不是即將生產的徵兆。不論胎水是否已排出,產婦都應保持心情平靜,等待適當的時間,服用佛手湯調養。

如果產婦過早開始用力,或者用力過猛,或者提前動手,導致風進入產道,使得產道腫脹變窄,結果導致數日都無法順利分娩,甚至可能導致胎位不正等問題。對於這種情況,產婦應多服用佛手湯,以補充血氣,增加羊水量,這樣纔有可能順利分娩。如果分娩過程耗時過長,導致氣力衰竭,這種情況被稱為宿疾。可使用赤小豆二錢、炒阿膠三錢,用水半盅煎煮至八分熟後服用。另一種方法是,將皁夾末吹入鼻子,讓產婦打噴嚏,這樣也有助於分娩。

3. 胞衣不下

產後何症最為急?胞衣不下腹悶極,皆因惡露脹胞中,漸沖清道痛不息。若喘滿時定主凶,脫衣散用從來得,牛膝木通各三錢,歸尾枳殼(各)二錢入,滑石四錢冬葵子(二錢五分),水煎熱服應有益。產母自銜頭髮尾,得嘔噦時胞自出。

按:胞衣不下,急以臍帶斷之,以物墜住,使其子血脈不潮入胞中,則胞衣自當萎縮而下,總淹延時日,亦無害矣。只要產母心懷安泰,不可焦躁驚憂,古法取夫單衣蓋井上,立出。一用鐵秤槌燒紅,酒浸少頃服。一用胭脂一張,溫水洗服。一用黑豆一合,炒熟入醋一盞,煎五沸去渣,分五服。外用鞋底炙熱熨小腹,上下三五次,立效。

白話文:

【胎盤未排出】

產後最緊急的情況是什麼?就是胎盤未能順利排出,使得產婦腹部感到極度悶痛。這是因為產後的惡露脹滿在子宮內,不斷地刺激著子宮口,導致持續的疼痛。如果產婦出現呼吸困難且胸悶,這通常是兇險的徵兆。此時,可以嘗試使用傳統的方法,如服用牛膝和木通各三錢,當歸尾和枳殼各二錢,加上滑石四錢和冬葵子二錢五分,用水煎煮後熱服,對病情應有幫助。另外,產婦可自行咬住自己的頭髮,當感到噁心想吐時,胎盤通常就會自然排出。

註解:若胎盤未能排出,應立即剪斷臍帶,並用東西壓住,防止子宮內的血液迴流到胎盤中,這樣胎盤會逐漸萎縮並自然排出,即使拖延一些時間,也無大礙。重要的是產婦要保持心情平靜,不要過於焦躁或擔憂。根據古法,將丈夫的單衣蓋在井上,胎盤就能立即排出。或者使用燒紅的鐵秤錘浸泡在酒中片刻後服用。還可以使用一張胭脂,用溫水洗淨後服用。另一種方法是將一把黑豆炒熟,加入一碗醋,煮沸五次後去掉渣滓,分成五次服用。此外,還可以將鞋底烤熱後熨燙小腹,反覆三至五次,效果立竿見影。

4. 產門不閉

產門不閉是為虛,胎前調攝不相宜,補中益氣湯誠妙,加入炮姜香附(醋炒)醫。

白話文:

產門不閉這情況是因為身體虛弱造成的,懷孕期間的調理和保養若不得當,就容易出現這種問題。治療上,補中益氣湯的效果極佳,如果在其中加入炮製過的薑和醋炒過的香附,對此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也就是說,產後子宮收縮不良導致產道無法正常閉合,主要是由於體質虛弱。若孕期保健不當,更容易發生這種狀況。補中益氣湯是個不錯的治療選擇,再添加一些特殊處理的薑和香附,能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5. 子宮不收

玉門不閉或腫脹,焮熱疼痛苦無量,加味逍遙散所司,當歸芍藥白茯苓,白朮甘草(炙)及柴胡(各一錢,芍酒炒),加入丹皮(山)梔二樣,若腫消後用升提,補中益氣如良相。

按:子宮不收外治法,用荊芥、藿香、椿根皮三味,煎湯熏洗。總之二症俱屬虛乏,升補為急,切忌寒涼。

白話文:

【子宮鬆弛】

症狀表現為私處不能緊閉或是出現腫脹,伴有發熱疼痛,苦不堪言。治療上可採用加味逍遙散,藥方包含當歸、芍藥、白茯苓、白朮、炙甘草以及柴胡(以上各一錢,其中芍藥需酒炒),再加入牡丹皮和山梔兩種藥材。等到腫脹消退後,應轉向提升和固攝的功能,可用補中益氣湯,如同一個好的宰相一樣,調理身體。

另外,對於子宮鬆弛這種情況,外部治療的方法是使用荊芥、藿香和椿根皮三種藥材,煎煮成藥湯來進行燻洗。總的來說,這兩種病症都屬於虛弱的狀態,急需提升和滋補,切記不可使用寒涼性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