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五(利集) (7)
卷五(利集) (7)
1. 勞病方
四君子湯,治氣虛。
四物湯,治血虛。
八物湯,治氣血兩虛。
六君子湯,治氣虛挾痰。
大全大補湯,治氣血俱虛而挾寒暑者。(以上五方並見中風)
腎勞方
當歸,川芎,熟地,知母,黃柏,五味,天冬,麥冬,杜仲,肉桂,白芍
加竹瀝、童便、韭汁。
心勞方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茯神,胡連,蓮心,遠志,菖蒲,硃砂
白話文:
【勞病處方】
-
四君子湯:用於治療氣虛。
-
四物湯:適用於血虛的情況。
-
八物湯:對氣血兩虛有療效。
-
六君子湯:適用於氣虛且伴有痰的情況。
-
大全大補湯:適合氣血皆虛,且伴有寒暑症狀的人。(以上五種處方同樣適用於中風病人)
-
腎勞處方: 當歸、川芎、熟地、知母、黃柏、五味子、天冬、麥冬、杜仲、肉桂、白芍, 另外加入竹瀝、童便、韭汁。
-
心勞處方: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茯神、黃連、蓮心、遠志、菖蒲、硃砂。
2. 肝勞方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沙參,麥冬,五味,知母,貝母,桔梗,桑皮,骨皮,款冬,紫菀,兜鈴,百合,百部
加童便、竹瀝、薑汁。
脾勞方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白芍,蓮肉,苡仁,山藥,豬苓,澤瀉,扁豆
肺勞方,治肺勞短氣,皮毛枯澀,津液不通,氣力損乏,脈來遲緩。
人參,黃耆,白朮,桂心,附子,姜,棗
上方名黃耆湯,合前五勞藥味參酌用之,治虛勞以不傷胃氣為主。
二母散,治肺勞有熱,不能服補氣之劑者。
知母,貝母
等分為末,白湯下二錢。
六味地黃丸,治腎勞要藥,凡腎經虛損,新久憔悴,盜汗發熱,五臟齊損,瘦弱虛煩,骨蒸痿弱,下血咯血。
熟地(八兩),山藥,山萸(各四兩),茯苓,丹皮,澤瀉(各三兩)
上末,蜜丸梧子大,白湯下五六十丸,忌蘿蔔。
人參固本方,治肺勞虛熱。
人參(一兩),天冬,麥冬,生地,熟地(各二兩)
上末,蜜丸,淡鹽湯下五六十丸,忌蘿蔔。
崔氏八味丸,治腎經水火俱虛。
熟地,山藥,山萸(各四兩),丹皮,茯苓,澤瀉(各一兩),附子,肉桂(各五錢)
大補陰丸,降陰火,補腎水。
熟地,龜板(各六兩),黃柏,知母(各四兩)
雄豬脊髓和蜜為丸,淡鹽湯下。
補陰丸,一名虎潛丸。
黃柏(八兩),龜板(四兩),知母,熟地(各三兩),白芍,陳皮,牛膝(各二兩),鎖陽,當歸(各兩半),虎脛骨(一兩)
上末,酒煮羊肉丸,淡鹽湯下。冬月加乾薑五錢。
加味虎潛丸
人參,黃耆,白芍,黃柏,川歸,山藥(各一兩),鎖陽,枸杞,脛骨,龜板,菟絲,杜仲,故紙,五味(各七錢五分),牛膝(二兩),熟地(四兩)
煉蜜和豬脊髓丸梧子大,淡鹽湯下五七十丸。
滋陰大補丸,補陰和陽,生血溢精,潤肌膚,強筋骨。
熟地(二兩),牛膝,山藥(各兩半),杜仲,巴戟,山萸,肉蓯蓉,五味,茯苓,茴香,遠志(各一兩),枸杞,石菖蒲(各五錢)
上末,紅棗肉和蜜丸,淡鹽湯下。非虛寒者少服,與上虎潛丸間服更妙。
補腎丸
黃柏,龜板,杜仲,牛膝,陳皮(各二兩),乾薑(五錢)
冬月加五味子。薑汁糊丸,空心白湯下。
龜鹿二仙膠
鹿角(十斤),龜板(五斤),枸杞(二十兩),人參(十五兩)
如法熬膏。初服酒化一錢五分,加至三錢,空心服。
安神丸,治憂愁思慮傷心,驚悸善忘,夜不安臥。
黃連,硃砂(各一兩),當歸,生地,炙甘草(各五錢)
上末,米糊丸。
歸脾湯,治飲食過飽傷脾,面黃善臥。
人參,黃耆,白朮,茯苓,圓眼肉,棗仁(各二錢),遠志(一錢),當歸,木香,炙甘草(各五分)
白話文:
[肝勞方]:使用當歸、川芎、白芍、熟地、沙參、麥冬、五味、知母、貝母、桔梗、桑皮、骨皮、款冬、紫菀、兜鈴、百合、百部等藥材。另外加入童便、竹瀝、薑汁。
[脾勞方]:包含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白芍、蓮肉、苡仁、山藥、豬苓、澤瀉、扁豆等藥材。
[肺勞方]:治療肺功能衰弱,皮膚毛髮枯槁,津液不流通,體力疲乏,脈搏緩慢。藥材包括人參、黃耆、白朮、桂心、附子、生薑、棗。
黃耆湯:上述藥材合併使用,主治虛弱勞累,但需注意不傷害胃氣。
[二母散]:治療肺勞伴隨熱象,無法服用補氣藥物的情況。使用知母、貝母。
[六味地黃丸]:治療腎虛的重要藥物,針對腎經虛損、長短期憔悴、盜汗發熱、五臟損耗、身體瘦弱虛煩、骨蒸痿弱、下血咯血。藥材包括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澤瀉。
[人參固本方]:治療肺勞虛熱。藥材有人參、天冬、麥冬、生地、熟地。
[崔氏八味丸]:治療腎臟水火雙虛。藥材包括熟地、山藥、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澤瀉、附子、肉桂。
[大補陰丸]:降陰火,補腎水。藥材有熟地、龜板、黃柏、知母。
[補陰丸]:又稱虎潛丸。藥材有黃柏、龜板、知母、熟地、白芍、陳皮、牛膝、鎖陽、當歸、虎脛骨。
[滋陰大補丸]:補陰和陽,生血溢精,滋潤肌膚,強壯筋骨。藥材有熟地、牛膝、山藥、杜仲、巴戟、山茱萸、肉蓯蓉、五味子、茯苓、小茴香、遠志、枸杞、石菖蒲。
[補腎丸]:藥材有黃柏、龜板、杜仲、牛膝、陳皮、乾薑。
[龜鹿二仙膠]:由鹿角、龜板、枸杞、人參熬製而成。
[安神丸]:治療因憂愁思慮傷心,驚悸善忘,夜晚睡眠不佳。藥材有黃連、硃砂、當歸、生地、炙甘草。
[歸脾湯]:治療飲食過量導致脾臟受損,面色黃且易睡。藥材有人參、黃耆、白朮、茯苓、圓眼肉、棗仁、遠志、當歸、木香、炙甘草。
[人參養榮湯]:治療失血脈虛。藥材有人參、黃耆、陳皮、白芍、當歸、甘草、茯苓、五味子、遠志、白朮、桂心、熟地。
[犀角地黃湯]:治療勞心動火,吐血鼻血。藥材有生地、生犀角、白芍、牡丹皮。
[天王補心丹]:治療勞慮傷心。
[補中益氣湯]:治療勞累傷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