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五(利集) (2)

回本書目錄

卷五(利集) (2)

1. 積聚方

肥氣丸,治肝積。

黃連(七錢),厚朴(五錢),柴胡(一兩),川椒(四錢),廣朮(三錢),人參,昆布(各三錢五分),炙甘草(三錢),皂角,茯苓(各錢半),巴霜,乾薑(各五錢)

上除茯苓、皂角、巴霜另研末外,諸藥共研成細末,入前藥和勻,蜜丸梧子大。初服二丸,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又從二丸加起服之,周而復始,減至大半,即勿服。

伏梁丸,治心積。

黃連(兩半),厚朴(五錢),黃芩(三錢),桂枝,丹參,茯苓(各一錢),乾薑,菖蒲,巴霜,川烏(各五分),紅豆蔻(二分)

上除巴霜另研,余俱共研為末,旋入巴霜和勻,蜜丸梧子大。服如上法,淡黃連湯下。

痞氣丸,治脾積。

黃連(八錢),厚朴(四錢),茱萸(三錢),黃芩(二錢),茵陳,乾薑,砂仁(各錢半),人參,茯苓,澤瀉(各一錢),川烏,川椒(各五分),桂皮,巴霜(各四分),白朮(二分)

上研末,服法俱如前,淡甘草湯下。

息奔丸,治肺積。

黃連(一兩三錢),厚朴(八錢),青皮(五錢),川烏,白豆蔻,桔梗,陳皮,三稜,天冬,人參(各二錢),乾薑,白茯,川椒,紫菀(各錢半),巴霜(五分)

上研末,服法亦如前,淡薑湯下。

以上四方如秋冬月服,加厚朴減黃連四分之一。

奔豚丸,治腎積。

黃連(五錢),苦楝(三錢),茯苓,澤瀉,菖蒲(各二錢),玄胡(錢半),全蠍,附子,獨活(各一錢),厚朴(七分),川烏,丁香,巴霜(各五分),肉桂(一分)

上研末,服法亦如前,淡鹽湯下。

導氣枳殼丸,治氣結不散,心胸痞痛,逆氣上攻。

枳殼,木通,青皮,陳皮,桑皮,卜子,白醜,黑醜,三稜,莪朮,茴香

上等分為末,薑汁麵糊丸梧子大,橘皮湯下三十丸。

血塊丸,治婦人血塊如盤,有孕難服峻藥。

香附(四兩),桃仁,白朮(各一兩),海石(二兩)

上末,神麯糊丸。

積塊丸,治血積。

海石,三稜,莪朮,香附(以上醋煮),桃仁,紅花,五靈脂

米糊為丸,白朮湯下。

《三因》散聚湯,治聚氣在六腑,隨其上下,發作有時,令人心腹痞痛,攻刺腰脅,小腹䐜脹,二便不利。

半夏,檳榔,川歸(各四分),陳皮,杏仁,桂心,茯苓(各一錢),甘草,附子,川芎(各五分),枳殼,厚朴,吳萸(各錢半),大黃(一錢,大便利即去之)

姜三片,煎服。

二陳湯(見中風)

保和丸(見內傷)

大七氣湯

三稜,莪朮,青皮,陳皮,藿香,桔梗,肉桂,益智,香附,甘草

姜三片,煎服。

小溫中湯,治食積成痞塊,面色痿黃,肌膚虛腫,飲食無味。

白話文:

積聚方

**肥氣丸:**治肝積。

黃連七錢,厚朴五錢,柴胡一兩,川椒四錢,廣朮三錢,人參、昆布各三錢五分,炙甘草三錢,皂角、茯苓各一錢半,巴霜、乾薑各五錢。除茯苓、皂角、巴霜另研末外,其餘藥材共研成細末,再將三種藥末混合均勻,製成蜜丸,丸如梧子大。初服二丸,每日增加一丸,兩日增加二丸,逐漸增加用量,直至大便略微稀溏;然後再從二丸開始服用,如此反覆,直到藥量減少至原先的一半,即可停止服用。

**伏梁丸:**治心積。

黃連半兩,厚朴五錢,黃芩三錢,桂枝、丹參、茯苓各一錢,乾薑、菖蒲、巴霜、川烏各五分,紅豆蔻二分。除巴霜另研外,其餘藥材共研成細末,再將巴霜混合均勻,製成蜜丸,丸如梧子大。服用方法同肥氣丸,用淡黃連湯送服。

**痞氣丸:**治脾積。

黃連八錢,厚朴四錢,茱萸三錢,黃芩二錢,茵陳、乾薑、砂仁各一錢半,人參、茯苓、澤瀉各一錢,川烏、川椒各五分,桂皮、巴霜各四分,白朮二分。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服用方法同肥氣丸,用淡甘草湯送服。

**息奔丸:**治肺積。

黃連一兩三錢,厚朴八錢,青皮五錢,川烏、白豆蔻、桔梗、陳皮、三稜、天冬、人參各二錢,乾薑、白茯苓、川椒、紫菀各一錢半,巴霜五分。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服用方法同肥氣丸,用淡薑湯送服。

以上四方,若在秋冬季節服用,需增加厚朴用量,減少黃連用量四分之一。

**奔豚丸:**治腎積。

黃連五錢,苦楝三錢,茯苓、澤瀉、菖蒲各二錢,玄胡一錢半,全蠍、附子、獨活各一錢,厚朴七分,川烏、丁香、巴霜各五分,肉桂一分。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服用方法同肥氣丸,用淡鹽湯送服。

**導氣枳殼丸:**治氣結不散,心胸痞痛,逆氣上攻。

枳殼、木通、青皮、陳皮、桑皮、卜子、白醜、黑醜、三稜、莪朮、茴香等分研末,用薑汁麵糊製成丸,丸如梧子大,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橘皮湯送服。

**血塊丸:**治婦人血塊如盤,有孕者不宜服用峻藥。

香附四兩,桃仁、白朮各一兩,海石二兩。將藥材研成細末,用神麴糊製成丸。

**積塊丸:**治血積。

海石、三稜、莪朮、香附(以上藥材需用醋煮),桃仁、紅花、五靈脂。用米糊製成丸,用白朮湯送服。

**《三因》散聚湯:**治氣滯於六腑,隨其上下移動,發作時間不定,導致心腹痞痛,刺痛腰脅,小腹脹滿,大小便不通暢。

半夏、檳榔、川芎各四分,陳皮、杏仁、桂心、茯苓各一錢,甘草、附子、川芎各五分,枳殼、厚朴、吳茱萸各一錢半,大黃一錢(若大便通暢則停用)。

用三片生薑煎服。

二陳湯:(見中風)

保和丸:(見內傷)

大七氣湯:

三稜、莪朮、青皮、陳皮、藿香、桔梗、肉桂、益智、香附、甘草。

用三片生薑煎服。

**小溫中湯:**治食積導致痞塊,面色萎黃,肌膚虛腫,飲食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