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生司命》~ 卷八(貞集) (7)
卷八(貞集) (7)
1. 調經方
茯苓(二錢),黃芩,熟地(酒洗),川連(各錢半),生地(酒洗),黃耆,蒲黃(炒黑),當歸(各一錢),人參(八分),甘草(三分)
治經水來多,虛弱無力,腰背腿疼,飲食減少。
當歸頭,熟地,生地(各錢半),麥冬,黃芩,人參,白朮(各一錢),黃耆(五分),五味(十粒),甘草(三分)
治經水來少,,血虛氣弱故也。
當歸,白朮(各二錢),黃耆,熟地(各錢半),人參,茯苓,白芍(各一錢),陳皮,川芎(各四分),甘草(三分)
治經水桃衣色,,血虛胃弱,行後服三五劑。兼治經水色淡。
當歸(二錢),熟地(錢半),人參,白芍,茯苓,神麯,白朮(各一錢),陳皮(八分),川芎(五分),砂仁(六分),甘草(三分)
治經水紫色,,行二日後服四劑。
生地,條芩(各二錢),白芍(錢半),蔓荊子,荊芥,山梔(炒),蒲黃(炒。各一錢),甘草(五分),紅花(三分)
治經水成片成塊,,熱極所致。行一日間,服一二劑。
白芍(二錢),生地,黃芩,紅花,蒲黃,玄胡(各一錢),丹皮,甘草(各五分)
治經水風熱成片塊,。行二日間,服至愈。
香附,桂枝,烏藥,玄胡,桃仁,五靈脂,陳皮,紫蘇,川歸,川芎(各一錢),丹皮(六分),甘草(三分)
治經水過期氣寒者,,至期服至行經。
當歸(三錢),乾薑(煨),川芎,陳皮,玄胡,桃仁(各一錢),烏藥(六分),桂,丹皮(各五分),甘草(二分)
治經水過期血少者,,至期服至行經。
當歸(四錢),香附(二錢),川芎,熟地(各錢半),人參,茯苓,陳皮(各一錢),甘草(三分)
治氣逆過期,,至期服至經行。
當歸,香附(各三錢),烏藥,川芎,桃仁,玄胡,陳皮(各一錢),茯苓(八分),木香(五分),甘草(三分)
治氣虛不及期而行,,行後服三五劑。
黃芩(錢半),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生地,熟地(各一錢),甘草(三分)
治經水不行,,服至經行。
當歸(三錢),香附,撫芎,丹皮,牛膝(酒洗),桃仁,玄胡(各一錢),烏藥(六分),甘草(三分)
治婦人室女經閉不行,,將成勞病,憎寒發熱等症。切不宜服峻補藥,此方最良。
馬鞭穗,荊芥穗(各二錢),川歸(酒洗),赤芍,艾梗(各一錢),川芎(六分),丹皮(五分),肉桂(二分),枳殼(麩炒,七個),烏梅(六分)
水二盅,煎一盅。一方無艾梗,治血聚四肢,或為浮腫併兼上症。
十五味調經丸,治經水乍多乍少,或行或止,或腰膝疼痛,或少腹飽悶,寒熱往來,不思飲食,骨蒸煩熱,遍身作痛,手足疲軟,困倦無力而不受孕者。
白話文:
調經方
方一 茯苓(7.5克),黃芩,熟地(酒洗過),川連(各5.6克),生地(酒洗過),黃耆,蒲黃(炒黑),當歸(各3.7克),人參(3克),甘草(1.1克)
- 適用於經血量過多,身體虛弱無力,腰背腿疼痛,食慾不振的情況。
方二 當歸頭,熟地,生地(各5.6克),麥冬,黃芩,人參,白朮(各3.7克),黃耆(1.9克),五味子(10粒),甘草(1.1克)
- 適用於經血量過少,屬於血虛氣弱的狀況。
方三 當歸,白朮(各7.5克),黃耆,熟地(各5.6克),人參,茯苓,白芍(各3.7克),陳皮,川芎(各1.5克),甘草(1.1克)
- 適用於經血顏色像桃衣,是血虛胃弱所致,月經結束後服用三到五劑。也適用於經血顏色淡的情況。
方四 當歸(7.5克),熟地(5.6克),人參,白芍,茯苓,神麯,白朮(各3.7克),陳皮(3克),川芎(1.9克),砂仁(2.2克),甘草(1.1克)
- 適用於經血顏色紫色的情況,月經來潮二日後服用四劑。
方五 生地,條芩(各7.5克),白芍(5.6克),蔓荊子,荊芥,山梔(炒過),蒲黃(炒過,各3.7克),甘草(1.9克),紅花(1.1克)
- 適用於經血成片或成塊,是熱邪過盛所導致,月經來潮一日間,服用一到兩劑。
方六 白芍(7.5克),生地,黃芩,紅花,蒲黃,玄胡(各3.7克),丹皮,甘草(各1.9克)
- 適用於經血因風熱而形成片狀或塊狀,月經來潮二日間,服用至痊癒。
方七 香附,桂枝,烏藥,玄胡,桃仁,五靈脂,陳皮,紫蘇,川歸,川芎(各3.7克),丹皮(2.2克),甘草(1.1克)
- 適用於經期延後,屬於氣寒的情況,從經期預計到來之時開始服用,直到月經來潮。
方八 當歸(11.2克),乾薑(煨過),川芎,陳皮,玄胡,桃仁(各3.7克),烏藥(2.2克),桂,丹皮(各1.9克),甘草(0.7克)
- 適用於經期延後,且經血量少的情況,從經期預計到來之時開始服用,直到月經來潮。
方九 當歸(15克),香附(7.5克),川芎,熟地(各5.6克),人參,茯苓,陳皮(各3.7克),甘草(1.1克)
- 適用於氣機逆亂導致經期延後,從經期預計到來之時開始服用,直到月經來潮。
方十 當歸,香附(各11.2克),烏藥,川芎,桃仁,玄胡,陳皮(各3.7克),茯苓(3克),木香(1.9克),甘草(1.1克)
- 適用於氣虛導致經期提前,月經來潮後服用三到五劑。
方十一 黃芩(5.6克),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生地,熟地(各3.7克),甘草(1.1克)
- 適用於經血停閉不行,服用直到月經來潮。
方十二 當歸(11.2克),香附,撫芎,丹皮,牛膝(酒洗過),桃仁,玄胡(各3.7克),烏藥(2.2克),甘草(1.1克)
- 適用於婦女或少女經閉不來,將要發展成勞病,出現畏寒發熱等症狀,切不可服用峻補藥物,此方最適合。
方十三 馬鞭穗,荊芥穗(各7.5克),川歸(酒洗過),赤芍,艾梗(各3.7克),川芎(2.2克),丹皮(1.9克),肉桂(0.7克),枳殼(麩炒過,7個),烏梅(2.2克)
- 用兩盅水煎煮成一盅。另一個藥方沒有艾梗,適用於血聚四肢,或有浮腫並兼有上述症狀。
十五味調經丸
- 適用於經血量時多時少,時來時不來,或有腰膝疼痛,或少腹脹悶,時冷時熱,食慾不佳,骨蒸煩熱,全身疼痛,手腳疲軟,困倦無力,且不易受孕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