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醫偶錄》~ 卷二 (6)
卷二 (6)
1. 脾部
濕腫者,不煩渴,喜熱,五苓散主之。
肢冷者,陽氣不營於四體也,附子理中湯主之。
厥脫者,氣衰火息也,附子理中湯加大劑人參主之。
脾熱之症,右關必數,舌苔薄而黃,唇赤。其症為熱吐,為流涎,為洞泄,為瀉渤,為赤痢,為腹痛,為目胞腫痛,為酒疸,為眩暈,為陽黃疸。
熱吐者,食不得入也,橘皮竹茹湯加薑汁、炒黃連主之
流涎者,睡中出沫,脾熱蒸濕也,黃芩芍藥湯主之。
洞泄者,暑濕勝土,一泄如注也,四苓散加益元散主之。
瀉渤者,暑濕內搏,利如蟹渤,將變痢也,黃芩芍藥湯主之。
赤痢者,暑熱傷血也,治痢奇方主之,或葛根治痢散,噤則開噤散。
腹痛者,乍作乍止,芍藥甘草湯加黃連清之。
目胞腫痛者,火上升也,柴芩煎主之。
酒疸者,酒濕積而為疸也,加味枳朮湯加茵陳、葛根主之。
眩暈者,酒濕生熱上蒸也,葛花清脾湯主之。
陽黃疸者,黃如橘皮有光,目溺皆黃,梔子柏皮湯主之。如便閉,茵陳大黃湯。
白話文:
脾臟部位的病症:
如果身體濕氣重而腫脹,不會感到口渴,喜歡溫熱,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
如果四肢冰冷,是因為身體的陽氣無法到達四肢,可以用附子理中湯來治療。
如果出現虛脫,是因為身體的氣虛弱,陽氣也衰退了,可以用加大劑量人參的附子理中湯來治療。
脾臟有熱的症狀,把脈時右關的脈搏會比較快,舌苔會薄而黃,嘴唇會發紅。這些症狀包括:熱性嘔吐、流口水、大便像水一樣不停地瀉、大便像螃蟹排泄物一樣且有轉變為痢疾的趨勢、赤痢(帶血的痢疾)、腹痛、眼皮腫痛、酒疸(因喝酒引起的黃疸)、眩暈、以及陽黃疸(黃疸的一種)。
熱性嘔吐,是指吃不下東西,可以用橘皮竹茹湯加薑汁、炒黃連來治療。
流口水,是指睡覺時口中會流出泡沫,這是因為脾臟有熱,蒸發了濕氣,可以用黃芩芍藥湯來治療。
大便像水一樣不停地瀉,是因為暑濕侵犯脾胃,導致大便如水注般傾瀉,可以用四苓散加益元散來治療。
大便像螃蟹排泄物一樣且有轉變為痢疾的趨勢,是因為暑濕在體內搏動,導致大便如螃蟹排泄物一般,這預示著可能會轉變成痢疾,可以用黃芩芍藥湯來治療。
赤痢,是因為暑熱損傷了血液,可以用治痢奇方來治療,也可以用葛根治痢散,如果患者無法進食,就用開噤散。
腹痛,是指疼痛時作時止,可以用芍藥甘草湯加黃連來清熱。
眼皮腫痛,是因為體內的火氣向上升,可以用柴芩煎來治療。
酒疸,是因為喝酒導致濕氣積聚而形成的黃疸,可以用加味枳朮湯加茵陳、葛根來治療。
眩暈,是因為喝酒導致濕氣生熱向上蒸騰,可以用葛花清脾湯來治療。
陽黃疸,是指皮膚黃得像橘子皮一樣有光澤,眼睛和尿液都是黃色的,可以用梔子柏皮湯來治療。如果出現便秘,就用茵陳大黃湯來治療。